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折手
  • 2篇神经阻滞
  • 2篇髋部
  • 2篇髋部骨折
  • 2篇骨折
  • 2篇骨折手术
  • 1篇动脉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腰丛
  • 1篇腰丛联合坐骨...
  • 1篇应激
  • 1篇应激障碍
  • 1篇预防保健
  • 1篇预防保健措施
  • 1篇镇痛
  • 1篇症状自评
  • 1篇症状自评量表
  • 1篇韧带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6篇郭颖
  • 3篇王春光
  • 2篇陈玉杰
  • 1篇胡小萍
  • 1篇韩威
  • 1篇杨红
  • 1篇龙玉斌
  • 1篇王超
  • 1篇刘振杰
  • 1篇李昂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分析白内障患者手术室护理联合细节护理的效果
2025年
分析手术室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内因白内障入院接受诊治的84例作为研究对象,1:1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42例。对照组接受细节护理下正念减压,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干预前视力恢复情况P>0.05;出院时实验组视力恢复情况良好,结果 比较P<0.05。术前应激指标P>0.05;术中实验组应激指标更稳定,结果 比较P<0.05。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P>0.05;出院时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更高,结果 比较P<0.05。干预前角膜内皮细胞P>0.05;出院时实验组内皮细胞膜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较低,中央角膜厚度、六角形细胞比例较高,结果 比较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6%,对照组发生率19.05%,结果 比较P<0.05。结论 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疗效。
韩威胡小萍郭颖李昂李鹏鑫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手术室护理细节护理
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预防保健措施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驻扎在海拔2800米地区某部汽车团700名汽车兵进行团体测试。与SCL-90军人常模、高原一般军人进行比较。结果:高原汽车兵SCL-90总均分76.00±0.59,阳性项目数41.01±21.06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阳性项目数外,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高原一般军人(P<0.05)。结论: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状况差,表现为躯体症状较多,情绪紧张、焦虑和抑郁,人际关系紧张,具有一定强迫倾向。
杨红郭颖
关键词:心理健康汽车兵症状自评量表
远端和近端入路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比较远端和近端入路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5~80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远端IPACK组(D组)和近端IPACK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D组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远端IPACK,P组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近端IPACK。D组和P组均于IPACK完成后行收肌管阻滞,并留置神经周围导管。当术后VAS疼痛评分>4分,且患者按压镇痛泵后30 min未缓解时,皮下注射羟考酮5 mg进行镇痛补救。记录IPACK操作时间、腓总神经运动阻滞例数、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前及术后1、2、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和步行距离,记录局麻药物中毒、穿刺部位感染、血肿、院内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D组IPACK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腓总神经运动阻滞率、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1、2 d步行距离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前、术后1、2、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及术后3 d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端IPACK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操作简便,镇痛效果明显,对运动功能影响小,效果优于近端IPACK。
王春光刘蕊柳进宁高美娜梁浩龙玉斌汤世宇郭颖
关键词:神经阻滞关节成形术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比较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方林格液输注量,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碱)应用率、镇痛补救情况、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复方林格液输注量减少,麻黄碱应用率降低,右美托咪定用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疼痛VAS评分A组均低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补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能满足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需要,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并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柳进宁刘振杰陈玉杰郭颖王春光
关键词:髋部骨折
YL-IPA08快速抗创伤后应激障碍作用与机制研究
背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患者在经历战争、地震等突发性、灾难性的事件或暴露于极端的压力之下发病率最高的精神心理障碍。PTS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
郭颖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Γ-氨基丁酸
文献传递
右美托咪定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可行性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Ⅱ或Ⅲ级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分别以0.4%罗哌卡因溶液50 ml(R组)及含0.5μg/kg右美托咪定的0.4%罗哌卡因混合溶液50 ml(RD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记录2组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镇痛时间,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压(SpO 2)及恶心呕吐、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R组相比,RD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延长(P<0.05);RD组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基础值及R组比较,RD组注药后15、30、45及90 min时MAP下降(P<0.05);RD组注药后15、30、45及90 min时HR减慢(P<0.05)。但2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恶心呕吐、神经损伤及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0.5μg/kg混合罗哌卡因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以明显延长阻滞持续时间及镇痛时间,且不增加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
王春光陈玉杰王超赵晓宝郭颖梁浩王旭伟
关键词:髋部骨折坐骨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