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瑞莲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重症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重症急性
  • 3篇腺炎
  • 3篇腹腔
  • 3篇腹腔感染
  • 3篇ICU
  • 2篇血液
  • 2篇严重腹腔感染
  • 2篇替加环素
  • 2篇器官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危重
  • 2篇耐药
  • 2篇抗菌
  • 2篇急性胰腺炎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2篇郭瑞莲
  • 10篇钟贵芳
  • 8篇何清
  • 7篇叶华
  • 5篇张克林
  • 4篇程慧华
  • 3篇曾丽萍
  • 3篇詹丽群
  • 2篇李莉
  • 2篇陈燕涛
  • 1篇许磊波

传媒

  • 4篇岭南现代临床...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I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11月21例SAP患者行间断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检测肝肾功能、氧合指数(PO2/FiO2)、电解质、葡萄糖、血常规,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21例SAP患者存活18例,死亡3例;经IRRT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生命体征明显好转;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综合治疗SAP同时,早期合理应用IRRT可以清除炎症介质,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脏器功能,提高疗效,为临床治疗SAP提供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叶华何清曾丽萍钟贵芳郭瑞莲
关键词:血液滤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移植围手术期使用艾沙康唑治疗毛孢子菌感染有效2例并经验分享
2024年
目的探讨艾沙康唑治疗毛孢子菌病的可行性及分享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2例肝移植围手术期发生肺毛孢子感染病例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学习,总结毛孢子菌病的特点与诊疗要点,以及评估艾沙康唑治疗毛孢子菌病的可行性。结果两例患者因“肝衰竭”行肝移植术,术前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更早地发现肺部毛孢子菌感染,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后效果不佳,均选择加用艾沙康唑联合治疗;病例1术后还合并肺部烟曲霉菌感染,使用艾沙康唑时间将近10个月,影像学上的双肺病灶有改善且多次真菌相关病原学结果阴性;病例2艾沙康唑治疗时长为2周,最后治愈出院。截至投稿日期,病例1患者已死亡,病例2患者仍存活。结论艾沙康唑是一种潜在有效治疗毛孢子菌病的药物,可为临床提供多一种选择。
麦汉滔张克林郭瑞莲庄苏园何清
关键词:毛孢子菌肝衰竭肝移植
ICU 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研究
2016年
ICU 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0 例ICU 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对其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对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加以识别,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在本次研究的200 例患者中,一共有20 例患者静脉导管培养显示阳性反应,感染发生率为10.00%,一共检测到20 例病原菌,包含有8 例经黄色葡萄球菌,所占百分比为40.00%,鲍氏不动杆菌4 例,所占百分比为20.00%,白色假丝酵母菌2 例,所占百分比为10.00%,肺炎克雷伯菌有2 例,所占百分比为10.00%,溶血葡萄球菌1 例,所占百分比为5.00%,人葡萄球菌1 例,所占百分比为5.0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 例,所占百分比为5.00%,剩下的还有柯泽柠檬酸杆菌1 例,所占百分比为5.00%。其中感染病原菌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百分比为40.00%。结论:ICU 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在临床中一定要加强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干预控制效果,促进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及早痊愈。
钟贵芳郭瑞莲詹丽群
关键词:ICU血液净化治疗导管
S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SICU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35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5.7%,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23.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11.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2.0%和4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0.0%和56.4%;非发酵菌严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保持高度敏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抗菌活性。结论 SICU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严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及时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何清陈燕涛曾丽萍叶华钟贵芳郭瑞莲
关键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大黄川芎汤鼻饲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大黄川芎汤鼻饲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与分析2014年本院ICU科救治的34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遵医嘱给予蒙脱石散治疗;回顾2015年本院ICU科救治的34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大黄川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胃肠道功能障碍/衰竭(GIDF)评分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肠道黏膜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GIDF评分、MODS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川芎汤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缺血、血氧状态,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从而降低诱发MODS的状况。
钟贵芳郭瑞莲叶华
关键词:蒙脱石散胃肠道危重症患者
肝移植术后并发人类疱疹病毒6B脑炎1例附文献分析
2024年
人类疱疹病毒6(human herpesvirus-6,HHV-6)包含HHV-6A和HHV-6B两种病毒变异体[1]。HHV-6在实体器官移植的受体中感染率高,其中HHV-6B是导致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毒类型,但只有1%的感染者会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2]。HHV-6脑炎更常见于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且预后较差,但发生于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报道目前不多,以个案报道为主,对其认识并不十分充分[3]。本文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HHV-6B脑炎的病例以及文献回顾与分析,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与诊治。
麦汉滔许磊波郭瑞莲韩宏伟何清
关键词:个案报道干细胞移植术实体器官移植病毒类型病毒变异人类疱疹病毒6
普通外科ICU严重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析与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外科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58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病原学发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7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6株,占70.7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39株,占20.79%,以屎肠球菌为主;真菌13株,占8.4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7.50%和57.25%,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初始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第2、3周之后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上升,真菌则多在第3周后出现。58例中混合病原菌感染占89.66%,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又占30.5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属。结论严重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混合感染的发生率及细菌的耐药率比较高,及早、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有利于控制细菌耐药的产生和播散。
叶华李莉钟贵芳张克林郭瑞莲程慧华何清
关键词:严重腹腔感染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抗菌药物
早期血浆白蛋白变异对ICU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
2016年
早期血浆白蛋白变异对ICU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60 例ICU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划分两组,分别是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全部开展常规预后治疗工作,对其相关指标大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生存组的年龄大小、二十四小时apacheII 评分大小、四十八小时apacheII 评分大小、anson 评分大小、sofa 评分大小以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六项指标大小分别是(39.59±8.11)岁、(20.59±10.77)分、(19.59±8.11)分、(3.75±0.25)分、(5.74±0.33)分以及(42.59±10.77)天,和死亡组的对应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早在临床中开展早期血浆白蛋白变异检测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在临床中作为一种诊断疾病和疾病预后处理的有效方式。
钟贵芳郭瑞莲詹丽群
关键词:ICU重症预后评估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 危重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016年
观察早期场内支持对ICU 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和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4 例ICU 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 例),前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组予以早期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改善状况,以及胃肠道并发症。结论: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ICU 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郭瑞莲钟贵芳詹丽群
关键词:ICU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联合替加环素的抗菌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药耐药菌腹腔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腹腔感染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后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胰腺或胰周坏死组织感染,所致的脓毒症乃至器官功能障碍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药耐药菌(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B)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SAP继发MDRB腹腔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我科应用替加环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SAP继发MDRB腹腔感染患者1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何清陈燕涛钟贵芳郭瑞莲张克林程慧华叶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药耐药菌腹腔感染抗菌治疗替加环素器官功能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