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孔荣
-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运动耐量及通气有效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通过比较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治愈的患者与健康人的肺功能指标及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结果,研究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心肺功能情况.方法 收集14例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治愈患者作为中毒组,另选取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静态常规肺功能检测(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动脉血气分析及CPET.结果 ①中毒组与对照组的CPET相关指标Peak (V)O2、Peak (V)O2/Kg、Peak (V)E及Lowest (V)E/(V) 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eakLoad、VD/VT及PeakPETCO2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Peak (V)O2 %pred、Peak O2 pulse及B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中毒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及血气分析主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中毒组与对照组的PFT相关指标FEV1/FVC、FEV1、FEV1% pred、RV/TLC、DL CO% pred及FVC% pr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运动耐量降低,通气有效性降低.应加强职业性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的预防与治疗,最大程度上减少劳动力损失.
- 严蓉孙道远杨文兰郭孔荣刘锦铭
- 关键词:刺激性气体中毒心肺运动试验
-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运动耐量及通气有效性的研究
- 目的 通过比较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治愈的患者与健康人的肺功能指标及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结果,研究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心肺功能情况.方法 收集14例急...
- 严蓉孙道远杨文兰郭孔荣刘锦铭
- 低浓度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对作业工人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调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methylenediphenyldiisocyanate,MDI)对作业工人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某汽配制造公司54名 MDI作业工人为观察组,同公司30名非 MDI作业人员为对照组。分别检查肺功能 (PFT)、脉冲震荡肺功能 (IOS)和呼气峰流量 (PEF),并计算 PEF 日内变异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 FVC%pred、FEV1%pred、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速占预计值百分 比 (MEF25-75%pred)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 [分 别 为 (95.40±9.99)%, (97.74±9.87)%;(94.54±9.24)%, (97.18±9.32)%; (98.81±7.07)%, (99.19±3.97)%; (83.64±17.92)%,(89.48±17.46)%]。周围气道阻力 (R5-R20)、周边弹性阻力 (X5)、低频电抗面积 (AX)、 共 振 频 率 (Fres)2 组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 [分 别 为 (18.67± 17.25)cmH2O·L-1 ·s-1, (15.95±10.90)cmH2O·L-1 ·s-1; (1.13±0.84)cmH2O·L-1 ·s-1, (1.04±0.65)cmH2O·L-1·s-1; (7.73±13.07)cmH2O/L, (3.76±4.07)cmH2O/L); (15.33± 6.91)L/s,(11.75±4.30)L/s]。但是 PEF%pred、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比值 (MVV%pred)显著降低 (P <0.05),而残气量占预计值比值 (RV%pred)、残总百分比 (RV/TLC%)、呼吸总阻抗占预计值比值 (Z5%pred)、总 气 道 阻 力 占 预 计 值 比 值 (R5%pred)、中 央 气 道 阻 力 占 预 计 值 比 值 (R20%pred)均显著增加 (P <0.05) [分别是 (86.37±16.22)%, (96.04±17.54)%; (88.91± 24.94)%,(121.30±41.71)%; (112.28±22.86)%, (97.95±9.90)%; (111.25±15.67)%, (100.93±12.45)%; (124.73±47.46)%, (96.47±19.73)%; (118.48±44.26)%, (89.08± 16.44)%;(112.27±35.66)%,(88.02±14.87)%]。PEF日内变异率显示工作日第1天接触组明显增加 (P <0.05)[分别为 (14.50±6.45)%, (9.56±3.77)%],第2、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分别为 (11.56±4.37
- 郭孔荣杨文兰郭健孙道远刘锦铭
- 关键词: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肺功能气道反应性
-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运动耐量及通气有效性的研究
- 目的 比较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治愈的患者与健康人的肺功能指标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研究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心肺功能情况.方法 收集14例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治愈患者作为中毒组,另选取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 严蓉孙道远杨文兰郭孔荣刘锦铭
- 疑似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性肺水肿一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报告1例疑似为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性肺水肿患者的诊治经过和体会.方法 回顾上海市肺科医院2014年11月收治的1例入院诊断为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肺水肿的患者,总结其职业接触史、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与诊治经过.结果 该患者连续职业接触刺激性气体8d,并自诉有两次过量暴露史.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胸部CT示两肺弥漫片状模糊影、毛玻璃影,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入院5d后痰脱落细胞检查找到腺癌细胞.结论 在化学物中毒诊断过程中,当存在比较明确的职业接触史,且出现了相对应的靶器官损害,影像学表现相似时,仍需做好鉴别诊断,以免误诊.
- 杜勤惠严蓉郭孔荣高蓓兰
- 关键词:中毒性肺水肿
- 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研究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2~48年后,血常规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方法]以上海市某医院诊断的3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确诊后均脱离苯接触)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匹配在社区选择36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72名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并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检测微核率。分别用配对t检验、Poisson回归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结果和微核率,用趋势性检验分析病例组血常规结果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分析微核异常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微核率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白细胞计数下降了1.95×10~9/L、中性粒细胞下降了0.85×10~9/L、淋巴细胞下降了0.7×10~9/L、红细胞计数下降了0.39×10^(12)/L、血红蛋白下降了9.21 g/L及血小板下降了50.17×10^(12)/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1);病例组白细胞异常率、中性粒细胞异常率、血红蛋白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P<0.001;χ~2=12.77,P<0.001;χ~2=11.61,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7.22±2.87)‰和(4.14±1.66)‰,病例组微核率比对照组升高74%(FR=1.74,P<0.00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与微核率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6、-0.495(P<0.05,P<0.01)。病例组18例当前白细胞正常者(≥4.0×10~9/L且≤10.0×10~9/L),其微核率仍高于配对对照组(FR=1.40,P<0.05)。病例组按脱离苯接触年数分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脱离年数的增加,三组微核率均升高(FR=1.46,P=0.025;FR=1.92,P<0.001;FR=1.79,P<0.001)。三组微核率异常的风险有升高趋势(OR=4.05,P=0.153;OR=27.33,P=0.001;OR=355.26,P=0.001)。[结论]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仍会持续存在血液毒性与遗传毒性,微核率比白细胞更加敏感。
- 吴含恬郭孔荣方延陆叶涂雨婷孙道远夏昭林
- 关键词:慢性苯中毒血常规微核率
- 慢性苯中毒lncRNA差异基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索慢性苯中毒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中lncRNA的差异表达,初步建立慢性苯中毒lncRNA异常表达基因谱。方法采用(4×180 K)lncRNA芯片,对慢性苯中毒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外周静脉血各6例共12个标本进行lncRNAs及mRNAs检测,最后采用GO分析和KEGG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生物学功能。结果lncRNA差异表达基因有4806个,其中2432个表达上调,2374个表达下调;mRNA差异表达基因有4131个,其中2281个表达上调,1850个表达下调。GO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主要包括有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细胞膜有机成分等。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交互作用通路、造血细胞系等通路上。结论差异表达的lncRNA为深入研究慢性苯中毒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田薇田薇吴晗恬郭孔荣郭孔荣黄明
- 关键词:慢性苯中毒基因芯片
- 电子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明确某电子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定性判定法(MES法)确定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正常工况下,各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5级,稍有危害。特殊工况下,产生氰化物、金属粉尘、聚乙烯/聚丙烯粉尘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3级,为显著危害;其余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4级,一般危害。
- 吴越芾戎艳张静波郭孔荣孙道远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职业应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职业应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7至12月,以上海市某区728名交通警察为调查对象,应用《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其工作要求-自主(JDC)和付出-回报失衡(ERI)模式职业应激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JDC和ERI模式高职业应激检出率分别为74.6%(543/728)和51.5%(375/728)。该区交通警察的JDC模式高职业应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学历、婚姻状况、平均周工作时间(χ2=16.82、10.04、18.71,P<0.05);ERI模式高职业应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实际月收入水平、学历、目前岗位时间、平均周工作时间以及轮班工作制(χ2=7.02、26.18、6.73、50.42、4.75、26.61、112.98、6.19,P<0.05)。该区交通警察JDC模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者高职业应激发生风险是未婚者的2.81倍(95%CI:1.45~5.41);高学历者高职业应激发生风险是低学历者的1.92倍(95%CI:1.34~2.73);平均周工作时间41~50h、≥51h者高职业应激发生风险分别是≤40h者的2.53倍(95%CI:1.40~4.58)、3.12倍(95%CI:1.73~5.63);交通警察ERI模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实际月收入9000~10999元、≥11000元者高职业应激发生风险分别是≤6999元者的0.33倍(95%CI:0.18~0.60)、0.22倍(95%CI:0.11~0.43);目前岗位工作15~<20年、≥20年者高职业应激发生风险分别是0.5~<5年者的2.19倍(95%CI:1.23~3.91)、1.91倍(95%CI:1.17~3.11);平均周工作时间41~50h、≥51h者高职业应激发生风险分别是≤40h者的4.78倍(95%CI:2.05~11.19)、18.36倍(95%CI:7.86~42.86)。结论该区交通警察JDC和ERI模式高职业应激检出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历、婚姻状况、实际月收入水平、目前岗位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
- 戎艳郭孔荣尹鹤峰吴越芾李霜孙道远
- 关键词:交通警察职业应激影响因素
-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运动耐量及通气有效性的研究
- 目的 通过比较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治愈的患者与健康人的肺功能指标及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结果,研究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心肺功能情况.方法 收集14例急...
- 严蓉孙道远杨文兰郭孔荣刘锦铭
- 关键词:运动耐量心肺运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