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郁芳芳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衰竭
  • 2篇通气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呼吸衰竭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2篇肺炎
  • 1篇待查
  • 1篇抵触
  • 1篇定位器
  • 1篇性疾病
  • 1篇序贯
  • 1篇序贯机械通气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乙醇中毒

机构

  • 4篇江阴市人民医...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7篇郁芳芳
  • 4篇江莲
  • 3篇谢伟国
  • 2篇唐良法
  • 2篇王丹凤
  • 2篇侯昕珩
  • 2篇曹励强
  • 2篇王兰
  • 2篇吴晓东
  • 2篇许群
  • 1篇吕剑
  • 1篇王兰
  • 1篇董筱莉
  • 1篇李杰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选择江阴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8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和稳定期COPD患者46例,对照组为38名健康志愿者。住院患者于人院第2天、急诊患者于就诊当日采静脉血2ml,并于人院15d时采取第2份静脉血,分离血清冷冻保存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测定肺炎衣原体抗体(IgG、IgM、IgA)。结果三组人群IgG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IgG的几何平均滴度(G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人群IgA阳性率以AE—COPD组最高,但与稳定期COPD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与稳定期COPD组IgA的G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E—COPD组急慢性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COPD组急慢性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与COPD的发展密切相关。
唐良法王丹凤曹励强吴晓东吕剑郁芳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衣原体抗体
一种经CT引导下肺癌穿刺检查的定位器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经CT引导下肺癌穿刺检查的定位器,包括气压腔、圆锥形空腔、柱形空腔、半圆形空腔、异形插入结构、锥形弹性抵触结构以及部分球形弹性抵触结构,能够对气压腔的一端堵塞、同时对半圆形头起到向...
王兰蔡雯雯张慧曹丹丹顾一航许群郁芳芳刘世峰徐心怡李杰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法对成人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咽拭子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法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对住院的10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同时对所有病例于发病后7~14 d检测血清MP-IgM抗体。结果 105例住院CAP患者咽拭子MP快速鉴定培养,阳性23例,阳性率21.9%。MP-IgM抗体检测阳性19例,阳性率18.1%。MP-IgM抗体检测阳性的19例患者MP快速培养均为阳性。结论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法可以实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
唐良法江莲董筱莉王丹凤曹励强吴晓东王兰郁芳芳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的原因,以利于合理使用无创通气。方法通过对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56例失败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无创辅助通气失败原因中低氧血症不能纠正占57.14%(32/56),分泌物过多影响通气占17.86%(10/56),面罩漏气不能耐受占7.1%(4/56),痰液过多致通气失败占17.86%(10/56)。结论提高无创辅助通气的技巧,选择好适应证和动态严密观察,是提高无创辅助通气技术成功率的关键。
郁芳芳江莲谢伟国
关键词:通气治疗无创辅助通气技术成功率无创通气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3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AECOPD合并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撤机失败分为成功组(n=108)与失败组(n=17)。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AECOPD合并RF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4.843,95%CI=1.316~17.819)、COPD病程>10年(OR=8.229,95%CI=1.003~67.539)、APACHEⅡ评分≥15分(OR=6.229,95%CI=1.359~28.573)、通气时间>7 d(OR=18.629,95%CI=4.021~86.306)、PaCO_(2)≥80 mmHg(OR=0.214,95%CI=0.058~0.788)是影响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于AECOPD合并RF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年龄≥75岁、COPD病程>10年、APACHEⅡ评分≥15分、通气时间>7 d、PaCO_(2)≥80 mmHg是影响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应用于AECOPD合并RF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考虑根据上述因素,制订干预措施。
郁芳芳许群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失败
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高压氧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组无论轻、重度中毒患者在意识恢复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临床应用安全,具有较好疗效。
郁芳芳谢伟国侯昕珩江莲
关键词:高压氧纳洛酮乙醇中毒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发热待查病因初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发热待查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因发热收住院患者采用胶体金比色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检测结果 4个等级,正常值<0.5 ng/ml,超过0.5 ng/ml为阳性阈值,>10 ng/ml考虑重度感染。结果在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中阳性率为10%、其浓度以0.5~2 ng/ml为主;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为58.6%,以0.5~2、2.0~10.0 ng/ml为主。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及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性感染患者及重度感染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则明显升高,尤其以重度感染组患者为甚。
侯昕珩江莲谢伟国王兰郁芳芳
关键词:降钙素原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发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