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遂虹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宣教
  • 1篇血压
  • 1篇院前急救
  • 1篇蔬菜
  • 1篇素食
  • 1篇素食者
  • 1篇体成分
  • 1篇体成份
  • 1篇烹调
  • 1篇烹调工艺
  • 1篇自我效能
  • 1篇自我效能理论
  • 1篇急救
  • 1篇急救中心
  • 1篇疾病
  • 1篇疾病谱
  • 1篇疾病种类
  • 1篇健康
  • 1篇健康教育
  • 1篇健康宣教

机构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邱遂虹
  • 1篇陈书盈
  • 1篇陈晓军
  • 1篇李丽萍
  • 1篇谭学瑞
  • 1篇谢金莲
  • 1篇郑红
  • 1篇熊敏
  • 1篇郭伟斌
  • 1篇陈玉芳
  • 1篇邓秀莲
  • 1篇陈进裕
  • 1篇陈彦欣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素食类型、素食时间对于素食者体成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6年
本次主要对不同素食类型、素食时间对于素食者体成分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在广东省汕头市市中心15家素餐馆中招募自愿接受调查的成年且健康的素食者240名,依照素食的类型将其分为全素组与奶蛋素组,全素组为102名,奶蛋素组为138名,依照素食的时间将其分为素食<5年组与≧5年组。<5年组为160名,≧5年组为80名。对所有素食者实行问卷调查,对其体质量和身高进行测量,并采取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所有素食者的体成分。结果: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得出:校正素食时间、性别与年龄后,全素组和奶蛋素组的人体脂肪百分含量、矿物质、骨骼肌以及蛋白质等体成份的指标对比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校正膳食能量的摄入量、素食时间、性别与年龄后,两组素食者超重的发病危险性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而奶蛋素组有中心性肥胖危险性明显低于全素组,P<0.05,素食<5年组与素食≧5年组的上述指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不同素食的类型与素食时间对各项体成份的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且奶蛋白素或许比全素更有利于降低中心性肥胖发生的危险性,但确切的论据需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邱遂虹
关键词:体成份
烹调工艺对潮菜中VC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烹调工艺对潮菜中VC含量的影响,选取5种潮菜加工中常用的绿色蔬菜,以快炒、水煮等烹调方法进行处理,分别测定烹调前后蔬菜中的VC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预处理及烹调方法会造成蔬菜中VC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陈进裕陈玉芳陈彦欣邱遂虹
关键词:烹调蔬菜VC保留率
自我效能理论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高血压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差异和不同文化水平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水平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引导患者积极参与,自觉配合,主动改变不合理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对于控制血压水平,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郑红贺素艮陈书盈谢金莲熊敏郭伟斌邱遂虹
关键词:高血压自我效能健康宣教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种类及发生月份和区域分布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汕头市2011—2015年“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种类以及发生月份和区域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汕头市区“120”急救中心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接诊的99112例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种类的构成及其发展趋势、急救需求量区域分布情况。结果汕头市2011—2015年院前急救前20种疾病种类的病例数共计84309例,占总数的85.1%(84309/99112)。身体方面疾病有66种,共44368例;意外伤害的疾病种类有16种,共54744例。构成“120”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前5种疾病种类依次是:道路交通伤害33379例(33.7%)、昏迷/晕倒12739例(12.9%)、外伤(除道路交通伤外)9357例(9.4%)、跌伤/跌倒7971例(8.O%)、呼吸困难6224例(6.3%)。前5种疾病种类分别为:创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出诊量最高为1—2月份,3—4月份相对较低。汕头市六大城区“120”急救出车次数从大到小依次是:金平区44833例次(42.1%)、澄海区17285例次(16.2%)、潮南区13449例次(12.6%)、龙湖区13349例次(12.5%)、潮阳区12916例次(12.1%)、濠江区4543例次(4.3%)。结论汕头市“120”院前急救疾病种类相对恒定,各种创伤是主要疾病之一,要重视伤害预防以及创伤急救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陈晓军邓秀莲邱遂虹谭学瑞李丽萍
关键词:院前急救疾病谱创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