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合黎

作品数:11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蝶类
  • 4篇生物学
  • 3篇蝶类资源
  • 3篇三峡库区
  • 3篇库区
  • 3篇蝴蝶
  • 2篇蝶类群落
  • 2篇养殖
  • 2篇生物学研究
  • 2篇群落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阔叶
  • 2篇阔叶林
  • 2篇类群
  • 2篇长江三峡库区
  • 1篇地带性
  • 1篇地带性植被
  • 1篇地理区划
  • 1篇多度

机构

  • 11篇重庆市森林病...

作者

  • 11篇漆波
  • 11篇杨萍
  • 11篇邓合黎
  • 5篇刘琼
  • 2篇吴平辉
  • 1篇陈军
  • 1篇陈冰勇
  • 1篇朱全科
  • 1篇杨世璋
  • 1篇林静
  • 1篇任本权
  • 1篇唐志强

传媒

  • 4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重庆林业科技
  • 1篇2004年重...
  • 1篇重庆市首届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三峡库区蝶类群落的物种获得率、小生境占有率及相对多度被引量:28
2005年
研究于 1998~ 2 0 0 3年在库区 10个区县 ,35个调查点进行。研究时 ,库区蝴蝶的生活环境被划分为 80个小生境 ,设置样带6 6 1条 ;调查期间获得 (Sampled)蝴蝶 331种 ,10 780只个体。报道三峡库区蝴蝶群落的部分参数 :2 5 3种蝴蝶的小生境占有率低于 10 % ,占有 4 0 %以上小生境的蝴蝶只有 7种 ;在 6 0条以上样带都获得的蝴蝶有 16种 ,而在 10条以下样带内获得的蝴蝶 2 19种 ,占总数的 6 6 .2 % ;优势种 2 1个 (6 .3% ) ,常见种 12 5个 (37.8% ) ,少见种 10 3个 (31.1% ) ,罕见种 82个 (2 4 .8% ) ;相对多度高于 1%的种类 2 2个 ,仅占总数的 6 .6 % ;个体数分布的规律接近对数级数法则。三峡库区蝶类现在的分布反映了库区生境破碎化的结果 ,意味着适宜的生境斑块周围分布不适宜生境 ,种群受到面积、隔离、边缘等多种效应的影响 。
杨萍邓合黎漆波刘琼
关键词:长江三峡库区蝶类群落相对多度
重庆蝶类资源及演变趋势预测
重庆山多、河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在这样的环境里,已知分布蝴蝶454种,隶属于12科,186属,其中东洋种297个,占重庆市蝶类的65.4%(297/454)。根...
杨萍邓合黎漆波
关键词:蝴蝶
文献传递
重庆蝶类资源及演变趋势预测
重庆山多、河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在这样的环境里,已知分布蝴蝶454种,隶属于12科,186属,其中东洋种297个,占重庆市蝶类的65.4%(297/454)。根...
杨萍邓合黎漆波
关键词:蝴蝶蝶类资源地理区划
文献传递
枯叶蛱蝶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被引量:21
2005年
在自然界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is Boisduval分布在潮湿天然阔叶林,成虫主要发生期在5-9月;卵期约6 d;幼虫期约36 d,5~6龄,以5龄居多;蛹期约10 d;1个世代约需50余d.在温度22~31.5℃,湿度48%~98%条件下繁殖饲养状况良好,生长情况近似野外,但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虫生长速度加快,幼虫期从野外的36 d左右缩短为16.8~23 d.在重庆,除取食马兰外,还有爵床Rostellulariapracumbens(L.)Nees和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等为其寄主植物.枯叶蛱蝶是一种野外种群数量低、不易见到,观赏、研究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成虫出现期长达7-9个月,容易养殖的蝴蝶并且寄主植物容易大量栽培,在蝴蝶养殖产业化过程中,可作为先导种之一.
杨萍漆波邓合黎陈军刘琼
关键词:饲养幼虫期生物学特性天然阔叶林卵期
长江三峡库区蝶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被引量:48
2006年
报道了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各小生境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在0~28之间,其下限值的数理分布范围主要在0与5之间,而上限值的分布主要在9、11和12.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是:样本间0~4.9285,小生境间0~2.1143,生境类型间0~1.7091和植被型0.9740~1.3143;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样本(4.9285)在1500~1500m针阔混交林的小生境中,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小生境(2.1143)是1000~1500m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生境类型是阔叶林灌丛(1.4373),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植被型是灌丛(1.3143);而灌丛各生境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从1.2773到1.4373;草地居第二位1.0588~1.2402,森林最低,0.8088~0.9618(仅分布在一个海拔梯度的生境类型除外);就整体有而言,物种多样性指数居前5位的生境类型都是灌丛.可见,三峡库区灌丛是最适宜于蝴蝶繁衍的植被型;完全成片的森林与纯粹的农田均不太适合蝴蝶生存.因环境的复杂性,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4.9285)和最低值(0.0)均出现森林植被型,样本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最大的也是森林植被型,表明它给蝴蝶生存的影响,也将是最复杂的.海拔高度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明显,最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出现在海拔1000~1500m(1.2363),最低是2000m以上(0.2536),但没有显著的规律性.灌丛和森林各个小生境的蝴蝶均匀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表明这两种植被型内各小生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主要受物种均匀度变化的影响;农田和草地两种植被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除受均匀度影响外,还较大程度地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在生境类型的水平上,蝴蝶均匀度与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间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这些结果反映了三峡库区蝶类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破碎化,从而影响了蝴蝶分布的丰富度、多样性和
漆波杨萍邓合黎
关键词:蝴蝶群落三峡库区
三峡蝶类补充调查及其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漆波杨萍唐志强朱全科陈冰勇任本权邓合黎杨世璋刘琼吴平辉林静
该项目完成了对三峡大坝临近蓄水前库区蝴蝶的野外调查,并根据植被、地形等特点,将三峡库区蝴蝶栖息环境划分为若干小生境,从蝶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着手,从中分析出三峡库区临近蓄水前的环境质量的优劣、预测其演变的趋势,并作为一定历...
关键词:
关键词:三峡库区蝶类
红锯蛱蝶Cethosia biblis(Drury)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我国蝴蝶中,翅面斑纹是暖色调的种类不多,红色的种类更少,红锯蛱蝶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成虫喜爱飞翔而色彩艳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赏蝴蝶。在重庆地区,红锯蛱蝶分布在海拔400~1 000 m的生境里,其中,分布在500~600 m占多数;从1998年2004年调查数据表明主要集中在山坡灌丛,阔叶林、针叶林也有分布;重庆武隆、巫山、石柱等地均采集到。三峡库区红锯蛱蝶取食杯叶西蕃莲Passiflora cupiformis Mast.,卵聚集产于寄主植物的叶面,一个卵块可达几十粒以上。饲养幼虫龄期6或5龄;初龄幼虫有群集性,数量较多。悬蛹,悬挂在植物的枝、叶上。卵期7 d左右,蛹期10~20d;
杨萍邓合黎漆波刘琼
关键词:生物学养殖
重庆蝶类资源及演变趋势
2004年
重庆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长江三峡库区西段及四川盆地东部,是一个典型的过渡性自然环境。重庆山多、河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在这样的环境里,已知分布蝴蝶454种,隶属于12科,186属,其中东洋种297个,占重庆市蝶类的65.4%(297/454)。根据植被、地貌可将重庆分为:盆东平行岭谷栽培植被一弄蝶小区,武陵山针叶植被一蛱蝶小区,大巴山阔叶植被一眼蝶小区,它们相互之间的区系相异性系数依次为:0.5879,0.6916,0.6529,充分表明小区间环境和蝶类组成均有较大差异。
杨萍邓合黎漆波
关键词: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针叶山地常绿阔叶林
碧凤蝶养殖生物学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人工养殖蝴蝶必须确立好的种源地,不断补充养殖种群数量,并对养殖种群进行复壮。重庆范围内碧凤蝶的种源地是天然植被良好、阔叶林、灌丛多的城口、江津、北碚、石柱、武隆等地,每年3-10月都可能从野外获得种源,但最容易获得的时间是5,8,9月份。人工养殖碧凤蝶幼虫的温湿度范围分别是7~31℃,52%~97%,养殖用饲料为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在此温度范围内,幼虫生长期的长短与养殖温度的升高成负相关的关系,其回归系数是-2.570;相关系数为-0.9608,2者显著相关,即随着温度的增加,幼虫生长显著加快。这些资料和数据对于碧凤蝶的规模养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杨萍邓合黎漆波吴平辉
关键词:凤蝶种源生长期复壮黄檗生物学研究
巴黎翠凤蝶PAPILIO PARIS LINNAEUS生物学与养殖被引量:4
2005年
巴黎翠凤蝶是1种限于东洋区分布的蝴蝶,以后翅中室的大色斑非常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而成为1种观赏性很强的昆虫,却几乎没有其生物学和养殖技术方面的报道.1998至2004年三峡库区和重庆市的调查[1]表明,巴黎翠凤蝶主要分布在石柱、城口、巫溪、武隆等地海拔500~1 000 m的范围内;在此区域,它是1个常见种;其主要栖息环境是山坡灌丛和阔叶林,主要寄主植物是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am..从4月到9月三峡库区都有巴黎翠凤蝶出现,在5月形成1个小高峰,在7月和8月形成2个较大高峰,据此估计,三峡库区巴黎翠凤蝶1 a 3代的可能性最大.巴黎翠凤蝶的卵单独产于寄主植物的老熟叶片上,卵期约4~5 d;幼虫龄期25~30 d,分为5龄,独栖性,均栖于叶表;缢蛹,一般附着于寄主枝、叶下侧,蛹期12~15 d.
杨萍邓合黎漆波刘琼
关键词:生物学繁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