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衡
- 作品数:219 被引量:2,222H指数:2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再现不可靠及其“纠正”被引量:7
- 2013年
- 所有的文本,无论是陈述还是叙述,都有"再现者"作为文本源头,也都有一个隐含作者体现其意义与价值。这两个人格会一致,此时文本可靠;也有可能对立冲突,此时文本再现者不可靠;另有一种可能是局部可靠,局部不可靠、文本处于可靠与不可靠的混杂局面,此时需要可靠部分作为"纠正点",在对比中显示文本的局部不可靠性。局部不可靠的文本,远远比全面不可靠的文本更常见。
- 赵毅衡
- 关键词:文本
- 都是“审美”惹的祸:说“泛艺术化”被引量:15
- 2011年
- 本文并不讨论美学,也不讨论翻译学,而是讨论如何理解当前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是这个问题牵涉到美学关键术语的翻译,必须从术语翻译问题谈起,才说得清楚。
- 赵毅衡
- 关键词:审美文化研究翻译问题翻译学美学
- “AI符号学”编者前言
- 2025年
-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留下了一场史前大洪水后重建文明的记载,此事无法用史实证明。但是眼前又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水席卷而来,横扫人类文明。它冲击着已有的高度成熟的文明,将有淹没历经几千年辉煌的人类文明的危险,更重要的是,这场洪水会永远存留:没有大禹导水,也没有诺亚方舟,无人能恢复世界原貌。无论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如何迥异,所有人类活动的领域只能在这个洪流之下设法获得新生。任何个人活动,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无论是富裕还是贫困,无论是活着还是死亡,都会身陷于这场洪水之中。洪流之所以出现,别无他因,它是人类自己几千年孜孜以求的技术进步的产物,我们求仁得仁而已。
- 赵毅衡
- 关键词:诺亚方舟符号学人类文明重新启动
- “第四理据性”与AI文本的构成
- 2025年
- 人工智能的文本生成方式,引发了巨大争论。或许可以从符号学的一些被讨论者忽视的根本原理来理解这场论辩。从索绪尔开始的关于理据性的讨论,皮尔斯理论中关于理据性本质的理解,尤其是他对所谓“心想符号”中关于连续性的特殊观点,雅柯布森对符号双轴操作原理,以及他对修辞与双轴关系类比的卓见,所有这些看法汇合在一起,让我们可以把连续性视为符号学必须注意的“第四理据性”。人工智能产生文本所用的连接方式,似乎跳过了显性理据控制的句法与逻辑,但是人工智能系统对词元连接方式的特殊处理,显露出连续性的重要性。
- 赵毅衡
- 关键词:理据性连续性人工智能
- 论艺术中的不协调因素
- 2017年
- 一、艺术学的协调说
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协调,一直被认为是艺术的真谛,艺术学者也把艺术文本各元素的协调性,看作艺术理论中永恒的原则。
- 陆正兰赵毅衡
-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文本艺术理论
- 论虚构叙述的“双区隔”原则被引量:22
- 2014年
- 虚构与纪实,是叙述研究最基本的分类。本文讨论的是相对于纪实性叙述而言的"虚构叙述",而且讨论所有各种虚构性叙述,试图从所有这些体裁中抽象出"虚构性"。本文首先回顾了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长年努力,从形态上、从逻辑指称上区分虚构,这个做法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本文提出用"双区隔"方式区分虚构:一度区隔用媒介化把再现与经验分开,二度区隔把虚构叙述与纪实再现相区隔。一旦因某种原因忽视区隔,虚构世界就会被当作"真实"对待。
- 赵毅衡
- 关键词:媒介指称
- 新中国六十年新批评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新批评是20世纪形式文论大潮中一个重要派别,其理论遗产至今影响深远。某些新批评派领袖人物长期居住在中国,与中国知识界关系密切。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论形成时,特别重视新批评;20世纪80年代"方法论热"中,新批评的地位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批评的研究在中国向纵深发展,渐渐融入中国文论的基础。在当今学界推进批评理论的努力中,重估新批评在中国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 赵毅衡
- 关键词:新批评形式论
- 现代性与本国资源:历史符号学的“评价漩涡”
- 2011年
- 从历史符号学角度看,韦伯提出的"文化决定经济论"是个元语言评价漩涡。"当代新儒家"提出,儒家为东亚资本主义提供了理想的伦理基础。要将韦伯论应用于东亚或中国,就要分解韦伯模式。韦伯原是解释原发型资本主义,那时清教的"天职观"将动力与制约合二而一。而所有的继发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动力价值与制约价值已经分开。东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是受激发产生的,其动力价值与制约价值,更是分源分途。儒家传统是中国宝贵的财富,应当作为制动价值起作用,在这个范围内充分发展。因此,在中国可行的现代性伦理价值,是二元的"中制西动"。
- 赵毅衡
- 关键词:新儒家符号学元语言
-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被引量:10
- 2009年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引进了大量西方文艺思潮和文论流派,各种学说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我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半个多世纪的思想历程。西方文论的各种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大大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对中国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无疑起了极大的作用;但当人们忙于对各种西方文论学习、输入和运用时,中国文论界却慢慢失去了自己固有的话语,失去了解决中国当下文论发展问题的能力,也简化了我们原本丰富、复杂甚至矛盾丛生的文艺现象。如何评价当代西方文论,探讨各种思潮、流派对中国当下文论的影响,寻找并建立我们自己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话语,如何更好地进行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这是需要认真总结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本着这一初衷,本刊将近30年来对中国当代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各种西方文艺思潮、文论流派加以梳理,系统研究。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陆续介绍到中国的重要文艺思潮和文论流派,本期的这组文章既有对这些思潮、流派的宏观把握,也有对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微观分析。希望这组文章对读者全面掌握这些思潮和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研究现状有所裨益。
- 赵毅衡姜飞
- 关键词:新批评文学批评布鲁克斯文学理解
- 选择与目的
- 2013年
- 对于这个课题,我是彻底的外行,我完全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让一个彻底的外行来评议,我想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摆脱具体的问题,从一个比较抽象的层次上来谈。那么,喜庆的话大家已经说了很多了,我和新建是老朋友,和文学人类学的其他几位也都是朋友。在这里。
- 赵毅衡
- 关键词:文化诗学文学人类学民族文学格萨尔王文化改造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