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春

作品数:31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外交
  • 13篇中国外交
  • 3篇外交战略
  • 3篇金融
  • 3篇金融危机
  • 3篇国际金融
  • 3篇国际金融危机
  • 3篇非传统安全
  • 3篇安全环境
  • 2篇单边主义
  • 2篇人类命运
  • 2篇全球治理
  • 2篇周边安全环境
  • 2篇主义
  • 2篇经济体
  • 2篇共同体
  • 2篇国际秩序
  • 1篇单极世界
  • 1篇邓小平
  • 1篇多极化

机构

  • 30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国际...

作者

  • 30篇赵晓春
  • 1篇高慧
  • 1篇胡美翅

传媒

  • 16篇思想理论教育...
  • 6篇现代国际关系
  • 3篇国际关系学院...
  • 2篇人民论坛·学...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国际安全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打造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
2016年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总产值与货物贸易先后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正在逐渐坐实“世界第二”的位置。在此大背景下,探讨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的新特点,打造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对于巩固并不断提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毕竟,
赵晓春
关键词:国际安全环境工业总产值货物贸易经济体
2006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2007年
2006年,国际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国际关系中不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2006年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美国依然深陷伊拉克战争,这直接导致了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控制国会,美国外交政策因此有可能进行调整;大国关系以合作为主,但斗争依然存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国际社会防止核扩散的努力遭遇重大挫折;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外交取得丰硕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赵晓春
关键词:中国外交
G20峰会与世界新秩序的演进被引量:5
2009年
G20崛起是当前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中一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2009年10月29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特邀中央部委和解放军的相关研究单位以及北京、上海一些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了题为"G20崛起与国际大变局"的专题研讨会,会议议题包括:G20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它与金融危机、世界力量结构的变化、全球化有何关系?G20崛起的影响和意义何在?它是否意味着国际体制转型的开始?是否意味着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全球治理趋势的加强?G20在危机过后是回归平庸还是取代G8而成为世界经济协调与合作的首要机制?如果G20真正机制化,它与G8、联合国等组织的关系如何处理?G20崛起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应怎样看待和利用G20,等等。与会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激烈交锋,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深度、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见解。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赵晓春
关键词:世界新秩序峰会世界经济秩序演进国际舆论
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2019年
2018年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动荡最为激烈、矛盾不断加剧的一年。秉持"美国优先"理念的特朗普政府,在战略上将中、俄列为主要竞争对手,中美关系竞争的一面明显上升,美俄关系对抗升级博弈加剧,美国与欧盟、日本在诸多问题上分歧加深、矛盾扩大。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传统安全问题回归,非传统安全挑战严峻,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总体可控但依然难解。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向好,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了全面改善和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国外交取得了丰硕成果。
赵晓春
关键词:中国外交
2004年国际形势回顾
2005年
2004年,国际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美国图谋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不减,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赵晓春
关键词:单边主义多极化中国外交
中国外交:从“有所作为”到“顺势而为”被引量:2
2010年
2010年是中国加速崛起的一年,也是中国面临多方外交挑战与考验的一年。面对美国、日本以及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种种摩擦与冲突,面对一波接一波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等国际噪音及其中潜藏的复杂挑战,中国外交需作哪些调整?随着中国实力变化以及世界、也包括中国自身对其认知的变化,中国对外战略目标应如何定位?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0年11月9日举办了题为"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对外战略"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外交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当前中国战略环境及战略选择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赵晓春
关键词:中国外交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总量
2007年国际形势特点分析
2008年
2007年国际形势依然保持了总体稳定。大国关系有紧张有缓和,既竞争又合作;单极与多极的较量仍在延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地区热点问题有所缓解,但矛盾仍在,隐忧犹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赵晓春
把握国际关系未来走向的几个重要问题被引量:2
2015年
2014年是国际形势在总体稳定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对于这一年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的解读。笔者拟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影响国际关系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的变化、及其对未来一个时期甚至更长时期国际关系的走势产生影响的角度,观察和把握国际形势的特点。笔者认为,2014年国际权力格局、地缘政治格局、全球治理格局都发生了一些带有标志性特点的事件和变化,值得高度关注。
赵晓春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治理根本性
2015年国际形势回顾与特点分析
2016年
2015年,国际关系的演进大势与基本特征依然是和平、发展与合作。大国关系在政治上保持了总体稳定,一些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趋缓;但在安全与战略领域,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与深层较量并未停止,甚至有所加剧。地区热点问题的演变与走向呈多样化特点。一些地区热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始降温;另一些地区热点问题持续发酵,对地区安全与国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国际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凸显,警示国际社会必须携手合作,加强全球治理,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
赵晓春胡美翅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
妥善应对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挑战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伴随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中国与有关国家海洋领土争端激化,以及部分周边国家对华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复杂而重大的变化,新世纪以来中国奉行的周边战略也面临新的课题与挑战,需要我们在冷静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适时做出调整,妥善应对。
赵晓春
关键词:周边外交周边安全环境重心东移领土争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