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曼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青少年流行语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青少年流行语特指在中国境内的青少年中使用频率高的词语。经对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对中国青少年流行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流行语的来源、特点、现状、兴盛的原因等方面。研究成果表现出了研究内容丰富、角度多向、方法多样的特征。对青少年流行语现状应开展持续性的研究,对影响中国青少年流行语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引导中国青少年流行语健康发展的对策有待深入研究。
- 赵利曼赵君茹
- 关键词:流行语校园流行语语言发展语言环境
- 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价值重构、实践逻辑与运用价值被引量:11
- 2022年
- 教师教学评价是一种对教师教学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对应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强调教师组织教学的一面。“嵌入”反映了评价与教学的关系,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以“共域”“融入”“互动”为基本特征。由重工具价值趋向强调目的性价值、从重视外在价值转向追求内在价值、多元主体价值替代单一主体价值是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对传统教师教学评价的价值重构。构建多元主体的信息支持系统、信息技术与教学及评价的深度整合、教师个体的反映性实践是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践逻辑。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的运用价值表现为,对教师个人而言,能够在教学与评价中发生学习;对学校组织而言,可以重构学习生态,实现增值评价。
- 史晓燕赵利曼
- 关键词:教师教学评价实践逻辑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学生如何从“高成绩”走向“高创新”
- 2024年
-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与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紧密相连。过去20年,我国普遍用高分“掐尖”作为选拔中小学创新人才的手段,将学科测试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等同于创新人才,看重学生的中高考成绩并淡化其他内容。然而,国外一项元分析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呈弱相关。“以分取人”的结果评价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其创造力堪忧。柯政、梁灿认为,应试教育下头部高成绩学生的创造力被明显遇制,换言之,“中国最头部学生的创造力不足”。钱颖一也提到中国人才表现出“均值高”和“方差小”的特点,“方差小”指的就是两端的人少,出众的人少,“拔尖创新人才”少。然而,上述相关结论多以经验论述为主,仍缺乏我国中小学实证数据的支持。
- 赵利曼王祎辉郭慧史晓燕刘坚
-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高考成绩应试教育
- 从特岗计划解读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创新被引量:1
- 2013年
- 发展农村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而教师补充机制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逐渐失灵,并暴露出很多弊端。"特岗计划"的实施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开启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创新。研究从原有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问题产生原因,论述特岗计划对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创新之处,以期能为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
- 张健龙赵利曼
- 关键词:农村教师
- 我国大学校长选聘制度的法制化研究
- 2013年
- 大学校长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的大学校长选聘机制离不开法律的赋权和保证。研究从世界一流大学校长选聘制度入手,结合我国大学校长选聘现状,站在法律角度,主要考察大学校长选聘标准、选聘机制和聘用机制三个层面,进而提出改进我国大学校长选聘制度的建议。
- 赵利曼张健龙
- 关键词:大学校长选聘制度
- 高校共青团组织结合自身特点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探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党和国家当前的大政方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职能。研究结合共青团组织自身特点,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性、优势、实现途径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发挥共青团职能,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做出贡献。
- 齐兴姚芳芳赵利曼
- 关键词:共青团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学生如何从“高成绩”走向“高创新”
- 2024年
-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至关重要。近20年以来,我国普遍采用高分“掐尖”作为选拔中小学创新人才的手段,然而这引发了对于“高成绩”是否等同于“高创新”的质疑。通过对我国H省某区19所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超过三成的高成绩学生创新素养不足。同时,学习兴趣、内部学习动机、积极的师生关系、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以及家长在生活中全方位地支持能够促进高成绩学生成长为高创新个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积极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加强创造性教学方式的影响。此外,教师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关注,降低对分数和排名等学习结果的关注,能更有效地提升高成绩学生成长为创新个体的可能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评价中功利化和短视化的倾向。在评价过程中应引入“多把尺子”,推进评价多元化,同时注重学生自身、教师和家长各方面的因素,以促进高成绩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
- 赵利曼王祎辉郭慧史晓燕刘坚
-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在中国青少年中的信效度研究
- 2025年
- 目的对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进行翻译和修订,并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初中和高中学段的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进行相关测试。采用中文版ISI对被试一进行测量,回收有效问卷590份,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形成修订的中文版ISI。采用修订的中文版ISI、一般焦虑障碍量表、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对被试二进行测量,回收有效问卷1958份,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校标效度和信度分析并计算青少年失眠问题发生率;抽取被试二中的部分被试(被试三)于4周后进行重复测量,回收有效问卷98份,用于修订的中文版ISI的重测信度检验。结果ISI各条目区分度良好。探索性因子分析(KMO=0.89,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和验证性因素分析(χ^(2)/df=9.27,RMSEA=0.06,CFI=0.99,TLI=0.98)均支持单维结构,删除1个共同度较低的条目后形成修订的ISI,6个条目的共同度均在0.4以上,且能够解释总体变异的60.16%。修订的中文版ISI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7、0.82和0.67,且与一般焦虑障碍量表、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50,P<0.01;r=0.54,P<0.01;r=0.77,P<0.01)。约1/4的高中生和1/10的初中生存在失眠问题。结论修订的中文版ISI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衡量青少年的失眠程度或睡眠质量。
- 张亚利刘劲原赵利曼
- 关键词:失眠睡眠质量信度青少年
- 以教育创新的全球经验优化我国本土实践被引量:5
- 2021年
- 全球所面临的挑战对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组织、政府部门、非营利民间组织、高科技产业等均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教育创新的蓬勃发展。但全球范围内教育创新仍存在重视表象、忽视实质,忽视教育创新的公平性,低估教师在创新中的作用,忽视教育创新的证据基础等一系列问题。以教育创新的全球经验反观我国教育创新实践可以发现,我国在课程结构创新、教学实践创新和教育评价创新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可推广、可复制的优秀教育创新成果,但全球教育创新中的问题在我国也同样存在。立足国内外教育创新现实,教育领导者应以全球经验为参考,以未来为目标,以公平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为成功的教育创新创造条件:避免短期的、疾风骤雨式的变革浪潮,为地方课程的蓬勃发展创设保护空间,优先推动教育评价领域的创新,有意识地关注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发展优秀的教育创新案例。
- 赵利曼张健龙
- 关键词:教育创新教学实践创新
-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2013年
- 受国内外环境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产生根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齐兴姚芳芳赵利曼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