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尧 作品数:61 被引量:92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理学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引入转动惯量减小重力加速度测量的系统误差 被引量:1 2017年 把刚体模型理论中的转动惯量等引入到单摆测量系统中进行误差修正,使系统误差减少了近60%.另外,此系统误差处理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单摆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还可以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理念. 张巧明 李青燕 卢晨蕾 贾伟尧关键词:转动惯量 不同BCP插层厚度及工作温度对高场有机磁电导正负转变的影响 2013年 采用插入较厚(40,80和120nm)的BCP空穴阻挡层,制备了结构为ITO/CuPc/NPB/Alq3/BCP(xnm)/Al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器件电流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conductance,MC).发现不同厚度BCP插层器件在低场(0B50mT)下均表现为正磁电导效应,且这一特性与器件工作温度无关.但高场部分(B>50mT)的MC却表现出对温度及厚度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即随着温度的降低,120nmBCP插层器件表现出明显的正负磁电导转变;而80和40nm的BCP器件则不存在这种转变现象,在低温下只存在负磁电导成分.其原因可能是:MC低场正磁电导部分由超精细相互作用引起;而高场MC的正负转变则主要是由于较厚BCP插层引起大量没有复合的剩余空穴,与低温下长寿命的三重态激子相互作用(即TQA作用)引起的. 陈林 张巧明 贾伟尧 焦威 刘亚莉 游胤涛 熊祖洪关键词:空穴阻挡层 相互作用 一种利用矩阵变换定位刚体惯量主轴的方法 2016年 针对理论力学教材中对惯量张量讨论甚少,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通过矩阵运算法则,对几个常见刚体模型相对于任意点为坐标原点的惯量张量进行对角化.找出了矩阵变换与刚体定点转动的对应关系,给出了一种通过惯量矩阵确定惯量主轴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的刚体,可以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惯量张量物理思想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贾伟尧 邹愉 邹新政 张巧明关键词:惯量积 惯量主轴 矩阵对角化 刚体转动 热活化延迟荧光器件中的发光磁效应 被引量:5 2016年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器件中,三线态激子可以吸收环境热量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ISC)转化为单线态激子从而发出延迟荧光,可望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为揭示TADF器件中电致发光的微观机制,本文选取4CzTPN-Ph,2CzPN,PIC-TRZ2三种不同带隙的高效TADF材料制成有机发光器件,测量并分析器件的电致发光磁效应(MEL).研究发现,尽管这几种TADF器件具有增强发光的RISC过程,但它们的MEL曲线却表现出与不具有RISC过程的普通荧光器件相似的线型,这是由于外加磁场只影响极化子对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而并不影响激子间的系间窜越与RISC过程.但是,这些TADF器件的磁效应幅度却会随注入电流的增加而变强,表现出与普通荧光器件相反的结果,电流对三线态激子的形成速率kt和单线态激子的形成速率ks的相对影响(kt/ks)被用来解释了这一反常结果. 邓军权 贾伟尧 陈颖冰 陈历相 向杰 熊祖洪关键词:电致发光 磁效应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空位缺陷对单层二硫化钨光学性质的影响 2025年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研究了空位缺陷对单层二硫化钨光学性质的影响,计算了单层二硫化钨含单个硫原子缺陷(Vs)、两个硫原子缺陷(Vs_(2))和单个钨原子缺陷(Vw)的功函数、电荷密度、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引入3种缺陷的单层二硫化钨功函数、带隙值均降低。材料表面电荷在空位缺陷处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且材料表面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减弱,带隙类型均由直接带隙转变为间接带隙。在可见光范围内,3种缺陷的引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单层二硫化钨的光学性能,其中Vs_(2)的效果最佳。Vs_(2)的介电函数虚部、吸收系数和反射率峰值较本征单层二硫化钨的峰值分别提高了1.82、1.47和1.48倍。研究通过引入缺陷提高了单层二硫化钨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学性能,为该材料在光学传感领域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尹开慧 朱洪强 吴泽邦 罗磊 谭毅 辜永红 岳远霞 杨英 冯庆 贾伟尧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空位缺陷 光学性质 螺旋型溶液浓度光纤传感仪及溶液浓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型溶液浓度光纤传感仪及溶液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光纤纤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纤芯本体和输出段,所述纤芯本体呈螺旋状;包裹壳,其整体呈螺旋状,且套设在所述光纤纤芯外部,包裹壳的... 李旭光 赵宛杉 曹圆婧 王馨悦 许龙 孙凯 贾伟尧 邓涛 李加兴 谢瑛珂 王飞 杨铁 谭兴文 桑文龙 张巧明 王彪反向系间窜越和三重态激子湮灭共存体系的有机发光磁效应 2016年 利用具有反向系间窜越(RISC)特性的荧光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in-4-yl-vinyl)-4H-pyran(DCJTB)制备了掺杂型有机发光器件,并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器件的磁致发光曲线(即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这些MEL曲线表现出奇特的线型:先在低场部分(〈10 m T)小幅度地快速下降,再随着磁场的增加大幅度地缓慢下降,最终低场和高场都表现为负的MEL,这与具有系间窜越的激子型器件的MEL明显不同.另外,MEL曲线在低场和高场的下降幅度都受注入电流和工作温度的调控.通过分析三重态激子参与的自旋相关过程,认为这些负的MEL是由RISC与三重态激子湮灭(TTA)过程共同引起的,并且三重态激子的寿命是影响RISC过程的主要因素. 邹越 贾伟尧 陈秋松 袁德 陈历相 向杰 陈颖冰 张巧明 熊祖洪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多种微观机制共存的有机磁效应 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探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三重态激子参与的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磁场效应的变化规律,揭示复杂环境下OLEDs的性能变化规律,本文在具有较高三重态激子能量的磷光材料m CP中掺入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能量共振(ES≈2ET)的荧光染料Rubrene,制备了Rubrene掺杂型的OLEDs.实验发现,掺杂器件的电致发光磁场效应(MEL)表现出了复杂变化,且MEL的低场(B≤5 m T)和高场(5 m T≤B≤500 m T)部分随着掺杂浓度的改变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MEL曲线可归结为掺杂体系内超精细相互作用、单重态激子裂变和三重态-三重态激子淬灭三种微观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直接产生荧光的三重态激子,可以通过一些自旋混合过程,改变单重态激子的比例,从而对器件发光产生重要影响.器件的工作温度和注入电流密度对磁场效应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组的观点. 卢晨蕾 贾伟尧 白江文 张巧明 令勇洲 刘虹 熊祖洪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 切延迟作用下的TD-ERCS混沌系统的周期轨道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重点研究了切延迟操作m≥1时系统的周期轨道的存在性问题.通过研究切延迟操作的物理图象,引入反射性等价概念,给出了切延迟操作下周期轨道判据.通过引入过渡态、正常态和正则周期轨道概念,导出了切延迟操作m≥1下可能存在的正则周期轨道,讨论了周期轨道的分布和基本判别方法,特别是短的正则周期轨道,稳定的周期轨道对于TD-ERCS混沌系统的安全性来说是致命的. 贾伟尧 盛利元 白海会关键词:物理图象 基于动态教案的物理教学实习技巧 2014年 针对物理学师范生在教学实习中听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的盲目听课问题,提出了“动态教案”的物理教学实习技巧. 杨珍珂 邹愉 李杨 贾伟尧关键词:教学实习 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