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探索全外显子测序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评估全外显子测序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方法学评价.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35例不明原因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收集患儿临床资料,运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进行检测,完成遗传病因诊断.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测序数据,结合患儿的表型寻找潜在致病基因/基因组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的基因变异解读指南完成变异致病性评估,同时利用Sanger测序、Real-time PCR、MLPA方法完成患者验证及家系成员的分离分析.结果 35例不明原因的神经发育障碍患儿中,检测出致病性单核苷酸变异(SNVs)14个、致病性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3个,检出率为48.6%.14例致病性SNVs中,11例是OMIM中有明确致病基因的综合征(如CHARGE 综合征、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Cockayne综合征等),其中新生变异共6个,占54.6%(6/11).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数据筛选出了3个致病性CNVs,包括2个微重复和1个微缺失.同时,还发现一例携带MECP2移码变异的女性患儿,其父亲精子DNA携带该位点的低频细胞嵌合体变异,变异频率为8.4%.结论 全外显子测序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病因诊断率可达48.6%,全外显子测序数据除了检测出致病性/可能致病性的SNVs,还可以筛选出致病性CNVs,从而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率.
- 谢华吕凌云高志杰彭继苹刘芳姬辛娜陈晓波李辉冯硕张建昭张裕吴南陈倩陈晓丽
- 关键词:发育障碍
- ERCC8基因复杂变异导致儿童发生Cockayne syndrome
- 目的:1例13岁男性患儿,具有多种医学问题:严重生长落后(<3SD)、智力低下、运动能力倒退、听力和视力异常、严重皮疹。患儿弟弟2岁,具有以上相同表型,较轻。但患者父母、姐姐发育正常,询问无家族史,孕期发育无明显异常,染...
- 谢华李小燕彭继平陈倩宋小珍李巍宇肖建球李才华钟建明陈晓丽
- 关键词:基因变异CGH外显子
- 文献传递
- 16p11.2微缺失在中国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中的发病率及表型异质性
- 16p11.2微缺失是指16p11.2区带长约500kb的基因组拷贝数缺失,属于再发性微缺失,是儿童一系列神经发育疾病(孤独症、智力低下等)的潜在致病因素。16p11.2微缺失携带者具有高度的表型异质性。本研究利用微阵列...
- 谢华
-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携带者微缺失发病率
- 文献传递
- SYNGAP1基因变异患儿的早期神经发育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SYNGAP1基因变异患儿的早期智力发育障碍表型,并确定其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SYNGAP1基因变异的幼儿(<5岁)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成了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家系验证和基因变异的致病性评估。在文献中检索携带SYNGAP1基因致病/可能致病变异的小年龄段幼儿(<5岁),必须有详细表型、0~6岁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或其他神经心理发育状态评估数值,作为SYNGAP1基因变异患儿的早期神经发育表型特点,之后分析其表型特点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例携带SYNGAP1基因可能致病/致病变异的患儿(1男3女,平均年龄为34.0±18.2个月),其中1例携带既往未见报道的变异(c.437C>G,p.S146*)。文献检索共发现19例患儿。在23例携带SYNGAP1基因变异的患儿(8男10女,5名性别未知,年龄为37.1±14.2个月)中,19例(82.6%)为功能丧失变异。所有患儿均在2岁前出现全面发育迟缓,有16例(69.6%)出现惊厥/癫痫发作,发病年龄为27.0±12.1个月,其中15例的惊厥/癫痫出现在发育迟缓之后,提示早期全面发育迟缓并非惊厥/癫痫引起。肌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是其常见的发作类型。与携带第8~15外显子变异者相比,第1~5外显子变异者发育迟缓严重程度较轻。结论携带SYNGAP1基因变异的小年龄患者主要表现为全面发育迟缓和癫痫,在2岁前即出现发育迟缓,其严重程度可能与变异类型和所在的外显子有关。
- 刘浩然杨圣海李佳一谢华陈晓丽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与自然妊娠双胎母儿围产结局对比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比较借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受孕的双胎妊娠与自然受孕的双胎妊娠孕产妇的围产期结局。方法选择双胎妊娠孕产妇128例,其中借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助孕妊娠的双胎妊娠53例(IVF-ET组),自然受孕的双胎妊娠75例(自然受孕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并发症、分娩情况和围产儿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前/低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量异常、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围产儿畸形率、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IVF-ET助孕受孕的双胎妊娠,在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方面与自然受孕双胎相似。
- 于淼谢华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双胎妊娠并发症
- 一个中国MECP2微重复综合征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 李小燕谢华李尔珍陈晓丽钟建民
- 体细胞变异对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和发育异常类疾病的致病性被引量:2
- 2016年
- 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各种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均可造成DNA损伤,引起体细胞变异。研究表明体细胞变异对肿瘤具有致病性作用,而体细胞变异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类疾病的致病性鲜有报道。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全外显子测序、靶向深度测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低频体细胞变异检出的敏感性,使科研人员重新认识了体细胞变异在神经系统肿瘤和发育异常类疾病发生中的致病性。本文综述了体细胞变异在神经系统肿瘤和发育异常类疾病致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研究该类疾病的遗传病因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刘芳宋小珍谢华陈晓丽
- 关键词:体细胞变异神经系统肿瘤
- 探索16p11.2微缺失对儿童精神发育迟缓的致病性
- 16p11.2微缺失指16p11.2区带长约500kb的基因组拷贝数缺失,属于再发性微缺失,是儿童一系列神经精神发育疾病(孤独症、智力低下、语言迟缓、注意力不足运动障碍综合症)的潜在致病因素,但具体致病原因不明.本研究利...
- 谢华王立文郭金王珺张裕张霆沈亦平陈晓丽
- 关键词:神经精神发育微缺失表达谱信号通路
- 16p11.2微缺失在中国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中的发病率及表型异质性
- 16p11.2微缺失是指16p11.2区带长约500kb的基因组拷贝数缺失,属于再发性微缺失,是儿童一系列神经发育疾病(孤独症、智力低下等)的潜在致病因素.16p11.2微缺失携带者具有高度的表型异质性.本研究利用微阵列...
- 谢华
- SCN2A基因变异相关发育迟缓患儿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
- 2025年
- 目的探讨SCN2A基因变异患儿早期发育迟缓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采用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SCN2A基因变异的10例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GDD/I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及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等,对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儿中男7例、女3例,年龄范围为27日龄至5岁9月龄。9例患儿完善了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测评,结果符合全面发育迟缓,其中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3例。10例患儿中3例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2例合并癫痫。6例患儿完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其中4例结果显示有异常,包括髓鞘化延迟、额叶局部脑外间隙增宽、额叶形态异常等。10例患儿SCN2A突变均为点杂合变异,其中9例为新发变异,1例为遗传性变异。10例患儿中有5例伴有拷贝数变异,但均为意义不明变异。10例点杂合变异中有8例已有报道,2例未见报道,分别为c.4145A>T(p.N1382I)和c.4937T>A(p.I1646N)。本研究10例SCN2A杂合变异患者中4例的变异位点位于由SCN2A编码的钠离子通道Nav1.2不同结构域的S4片段,突变位点位于结构域S4片段时发育商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1,P=0.017),提示发育迟缓的严重程度可能与变异位点对应氨基酸在蛋白质结构域内定位有关。结论SCN2A基因突变与多种神经发育障碍密切相关。本研究中SCN2A基因变异表型谱涵盖癫痫、全面发育迟缓及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早期即可能出现发育落后表现,多为中至重度。钠通道电压感应域功能障碍可能是神经发育损伤的重要机制,后续需通过电生理及分子学机制验证变异位点与表型严重程度的关联。
- 顾佳璐上官少方王建红李佳一谢华屈夏彭楠王曦许琪朱一可李星辉孙雪峰陈晓丽王琳
- 关键词: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