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绍锋

作品数:57 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1篇中毒
  • 17篇中毒事件
  • 12篇毒物
  • 10篇应急
  • 10篇突发中毒事件
  • 7篇卫生应急
  • 6篇毒物检测
  • 6篇会诊
  • 6篇会诊系统
  • 5篇远程
  • 5篇远程会诊
  • 5篇远程会诊系统
  • 5篇中毒救治
  • 5篇疾病预防
  • 5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试剂
  • 4篇试剂盒
  • 4篇数据库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机构

  • 57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烟台市疾病预...

作者

  • 57篇蒋绍锋
  • 33篇张宏顺
  • 33篇孙承业
  • 31篇周静
  • 26篇尹萸
  • 18篇郎楠
  • 11篇袁媛
  • 10篇马沛滨
  • 10篇孟聪申
  • 7篇谢立璟
  • 6篇李海蛟
  • 5篇张寿林
  • 5篇王明良
  • 2篇肖革新
  • 2篇汉锋
  • 1篇倪大新
  • 1篇陈超
  • 1篇裴雪松
  • 1篇金连梅
  • 1篇龙鑫

传媒

  • 13篇中国工业医学...
  • 6篇职业卫生与应...
  • 4篇中国卫生信息...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第十七次全国...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兔经口染毒溴敌隆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溴敌隆经口灌胃染毒后,家兔体内溴敌隆血药浓度变化及代谢特点,以期为溴敌隆体内代谢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普通级雄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试剂对照组(无水乙醇1 g/kg)、高剂量组(溴敌隆0.3 mg/kg)和低剂量组(溴敌隆0.05 mg/kg),每组6只。分别于经口灌胃染毒后1、2、4、8、12、16、24、36、48、72、168、336、504 h从家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样品1 h内离心,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中溴敌隆浓度,借助DAS 3.0.2软件对染毒时间、血药浓度等代谢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家兔染毒前后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家兔PT、APTT均出现明显异常,但PT出现异常早于APTT。高、低剂量组家兔均在染毒后12 h血浆中溴敌隆浓度达峰值,高剂量组溴敌隆半吸收期(t1/2ka)为4.34 h,清除半衰期(t1/2)为81.52 h;低剂量组t1/2Ka为6.90 h,t1/2为56.38 h。家兔经口染毒溴敌隆房室模型呈三室模型分布。结论溴敌隆口服吸收迅速,但代谢缓慢,溴敌隆经口染毒在体内变化符合三室模型。
蒋绍锋张驭涛孙健张晶张宏顺
关键词:溴敌隆
水银体温计汞中毒咨询调查特征及典型案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收集2008年1月至2023年5月31日“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信息平台--中毒咨询系统”中有关破损水银体温计汞中毒相关咨询记录,采用SPSS 22.0软件对咨询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筛选典型咨询个案进行电话回访。结果显示,2008-2021年水银体温计汞中毒咨询<5例次/年,仅2022年12月此类咨询突然增至384例次,2023年1-5月共记录372例次。咨询者主要关注体温计破碎后残留水银的健康危害以及正确的清理方式。回访62例个案中仅2例确诊为急性汞中毒,经驱汞治疗后均已康复。提示破损的水银体温计仅在特殊情况下对暴露者产生健康影响,症状较轻,经合理治疗可很快康复。
程博文张驭涛蒋绍锋郎楠何仟周静尹萸张宏顺
关键词:体温计水银
3114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咨询案例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3 114例病例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咨询病例特征,为农药管理及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分析中毒咨询热线数据库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病例的相关咨询数据,并借助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夏秋季中毒多发,中毒原因以自杀(51.57%)和意外及误服(28.87%)为主,<18岁儿童和青少年意外及误服占该组人群拟除虫菊酯类中毒的83.46%,不同年龄组中毒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460.35,P<0.01)。出现颜面部皮肤症状及眼部刺激症状者占总例数的37.4%,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病例的比例占3.37%。农药种类以溴氰菊酯及含溴氰菊酯成分者最多(53.89%)。结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中毒危害仍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农药监管,并应强化安全保存理念,增强施用者个人防护意识,减少意外及误服中毒和职业接触中毒的发生。此类农药引起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蒋绍锋马沛滨周静张宏顺尹萸孟聪申谢立璟孙承业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2004-2010年中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近年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的流行趋势,为儿童非故意中毒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2004-2010年死因监测儿童非故意中毒的汇总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对儿童非故意中毒的流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由1.32/10万降至1.10/10万。平均死亡率为(1.15±0.14)/10万,其中男童1.23/10万,女童1.06/10万。城市和农村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85/10万和1.29/10万;东、中、西部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67/10万、1.15/10万和1.69/10万。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的高发年龄依次为0~岁组、1~岁组和15~17岁组。结论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呈下降趁势,但婴幼儿、农村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制定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中毒控制策略,以减少儿童非故意中毒造成的疾病和死亡。
张驭涛蒋绍锋何仟马沛滨张宏顺
关键词:中毒儿童死亡率
一种毒物数据库及有毒动植物标本数据库平台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毒物数据库及有毒动植物标本数据库平台系统。包括:信息查询系统、毒物数据维护系统和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分别与信息查询系统、毒物数据维护管理系统链路连接;信息查询系统:向用户提供毒物类及中毒控制相关信息查询和检...
尹萸蒋绍锋孙承业张宏顺周静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毒物检测能力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在突发中毒事件医疗应急处置中毒物检测能力的现状,为区域差异化能力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信息平台,收集省、市、县级疾控机构的实验室资质和检测人员情况、检测设备的配备率,以及对该机构检测89种重要毒物的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各级疾控机构理化和微生物实验室在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方面均呈现减弱的趋势;省级和市级疾控机构理化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检测人员数量[22(14,30)人,6.5(4,11)人]显著高于县级疾控机构[3.5(0,5.2)人],与市级相比,省级疾控机构理化实验室检测人员数量优势较明显,而在微生物实验室检测人员数量方面两者差异并不显著[13(10,29)人vs.8(4.5,12.3)人]。省级机构在现场毒物检测设备和实验室检测仪器的配备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在有毒动植物检测方面仍然较弱;市级疾控机构在有毒动植物、细菌、真菌和药物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均较差;县级疾控机构的各种检测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被调查机构对溴化氢、麦角毒素、氟乙酸、一甲胺、乙二酸、3-硝基丙酸、溴、石房蛤毒素、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等指标的检测能力最低,对镉、汞、铅等金属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强。结论本次调查首次覆盖全国31个省级、18个市级及54个县级疾控机构,并新增89种毒物检测指标;调查结果显示,疾控机构的毒物检测能力较上次调查有一定提升,但距离国家要求尚有差距;县级疾控机构检测能力最为薄弱,提示各级疾控机构毒物检测能力建设均应进一步加强。
郎楠蒋绍锋袁媛张宏顺张驭涛周静
关键词:中毒事件毒物检测
2015—2024年中国急性中毒热线咨询数据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我国中毒咨询现状,分析近10年急性中毒咨询时空分布特征及毒物谱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做好中毒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24年全国急性中毒热线咨询记录数据,对高发地区、人群、月份和时段等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纳入咨询记录16137条,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主要咨询毒物类型为农药(9475人次,58.72%)、药物(2197人次,13.61%)、日用化学品(1648人次,10.21%)和汞(1481人次,9.18%);农药咨询逐年递减,降幅达69.36%,药物和日用化学品咨询逐年递增,增幅分别为244.44%和256.25%(2022年受中毒科普的影响,汞中毒咨询量大幅增加),农药中毒咨询呈现一定的季节趋势;日间和夜间咨询的毒物类型分布差异显著。咨询量居前5位的省份为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5个省份的咨询量占咨询总量的44.94%;药物中毒为内蒙古咨询的首要毒物类型,汞中毒咨询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经济发达的省份突出。13489人次(83.59%)的咨询为实际中毒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0∶1,年龄峰值为<10岁儿童(5124人次,37.99%);非故意中毒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且男童明显多于女童,主要为农药、药物和日用化学品中毒;故意中毒集中于30~<50岁人群,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结论近10年来中毒热线咨询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农药中毒咨询明显减少,但药物和日用化学品中毒逐年增加;中毒咨询趋势和分布差异提示,我国在毒物信息可及化方面尚存在缺口;中毒咨询服务模式亟待突破传统通话的局限性,需构建“智能交互+多模态数据”咨询平台,以最大化提升中毒咨询的质量和效率。
张驭涛蒋绍锋何仟程博文周静周静周静李海蛟袁媛尹萸郎楠张宏顺
关键词:急性中毒中毒控制中心数据分析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置中毒事件毒物检测能力调查
毒物检测指利用检测技术对有毒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毒物检测是其承担的主要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工作之一。是否能够充分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和检测条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开...
谢立璟张宏顺张寿林孟聪申周静蒋绍锋王明良孙承业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物检测中毒事件
文献传递
防护口罩防护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2年
防护口罩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保护人体健康为目的的呼吸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主要取决于口罩的过滤效率和佩戴者适合性检验结果。不同的过滤材料可造成过滤效率的巨大差异,过滤材料本身的纤维介质厚度、空隙率和纤维直径会影响过滤效率;口罩层数增加在提高过滤效率的同时也会增加呼吸阻力。适合性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大部分源于口罩自身设计,如口罩形状、尺寸、口罩带张力及鼻梁条类型等,佩戴者自身脸型及佩戴规范程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王梅周静蒋绍锋张宏顺孙承业
关键词:防护口罩
86家医疗机构急诊中毒调查
除数目庞大的有毒动物、有毒植物等天然有毒物质以外,人工合成物质的种类和使用的绝对数量迅速增加。至今人类已经合成的化学物总数超过2700万种,这些改变无疑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但随之带来一系列繁杂的公共卫生问题,...
谢立璟张宏顺孟聪申张寿林周静蒋绍锋王明良孙承业
关键词:中毒患者急诊医疗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