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斌 作品数:50 被引量:13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通市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通市科技局指令性课题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ATP—TCA)体外药敏试验在复发或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TP—TCA技术对复发或耐药淋巴瘤患者术后新鲜组织标本共34例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观察用敏感药物化疗疗效。结果淋巴瘤标本的药物敏感性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化疗药物的体外抑瘤活性不同。药敏试验组总有效率(RR)为82.4%(28/34),完全缓解(CR)率为52.9%(18/34);DICE化疗组RR为60.0%(18/30),CR率为33.3%(10/30);GDP化疗组RR为62.3%(33/53),CR率为26.4%(14/53)。药敏试验组的RR与DICE组及GD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P=0.047;x2=3.98,P=0.046)。结论ATP—TCA体外药敏检测结果与临床治疗反应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开展肿瘤个体化化疗的一种重要的体外药物筛选方法。 杨磊 宋诸臣 徐小红 蒋斌 彭春雷 魏金芝关键词: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 口腔颌面外科用肿瘤夹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外科用肿瘤夹持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柱和两个安装条,两支撑柱左右相对设置,两支撑柱前表面均设有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连接片,两安装条上下相对设置,两安装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片... 韩靓 汤明明 徐新江 蒋斌多灶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评估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16例多灶性甲状腺癌和309例单灶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分析,评估多灶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提出治疗策略。结果多灶组甲状腺癌侵犯包膜率大于单灶组;多灶组淋巴结转移率高、病期晚(P<0.05)。多灶性甲状腺癌中,肿瘤直径>1 cm、病灶数>2个、侵犯包膜、中央区有可疑淋巴结容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多灶性甲状腺癌比单灶性甲状腺癌病期晚,被膜容易受侵,更容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多灶性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必要的。 韩靓 蒋斌 徐新江 汤明明 季振华 戴文成关键词:甲状腺癌 下咽癌手术修复方式的选择(附134例报告)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下咽癌的手术修复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9年8月间134例下咽癌切除术后的各种修复方式,根据缺损大小,选择颏下瓣、游离前臂皮瓣、游离空肠、全胃上提或颏下岛状皮瓣联合胸大肌或背阔肌双带蒂皮瓣修复。结果:全组共13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游离空肠坏死1例,胃上提胃壁部分坏死1例,咽瘘6例,吻合口狭窄3例。1年生存率95.8%,3年生存率57.3%,5年生存率48.9%。结论:下咽癌手术修复方式的选择有赖于准确的术前评估,以及术中直视下缺损的测算,成功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各种带蒂皮瓣、胃上提、游离组织瓣血管吻合技术。 陈卫贤 蒋斌 顾云飞 韩靓 徐新江 季振华 陈怡 戴文成关键词:下咽癌 手术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肿瘤最大径≤5 mm 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43例cN0-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04例肿瘤最大径≤5 mm患者设为观察组,439例>5 mm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肿瘤最大径≤5 mm cN0-PTMC患者CLNM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多灶癌(26.6%)、双侧癌(14.8%)占比及CLNM率(23.7%)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多灶、双侧癌为肿瘤最大径≤5 mm cN0-PTMC患者CLNM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多灶癌为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对男性、多灶、最大径≤5 mm cN0-PTMC患者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季振华 蒋斌 陈卫贤 戴文成 张钦鑫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颏下岛状皮瓣一期修复腭部缺损 2000年 目的 :腭部肿瘤术后的腭部缺损 ,常用游离组织瓣行腭再造 ,因手术复杂 ,推广受到限制 ,本文寻找简单实用的修复方法。方法 :腭部肿瘤切除后 ,用颏下岛状皮瓣即刻修复。结果 :应共用颏下岛状皮瓣整复腭部缺损 9例 ,全部成功。结论 :颏下岛状皮瓣具有长而可靠的血管蒂 ,操作简单 ,邻近腭部缺损 ,便于一个手术区操作 ,无需吻合血管 ,缩短了手术时间 ,供皮区缝合后切口隐蔽。 蒋斌关键词:岛状皮瓣 颏下 腭部缺损 全喉切除前臂皮瓣一期发音管成形手术的配合 被引量:3 2005年 王晓蔚 蒋斌关键词:全喉切除 前臂皮瓣 手术室护理 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应用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头颈部鳞癌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A组,28例)或颏下岛状皮瓣(B组,35例)修复,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皮瓣面积、制取时间、血管蒂长、皮瓣成活率和局部并发症。结果 A组皮瓣面积小于B组[(32.1±11.7)cm2vs.(54.2±20.4)cm2](P<0.05)。A、B两组皮瓣血管蒂长相仿[(7.9±1.0)cm vs.(8.1±1.1)cm](P>0.05);两组皮瓣制取时间无统计学差异[(58.9±5.3)min vs.(56.8±5.4)min](P>0.05)。A、B两组皮瓣成活率均很高[96.4%(27/28)vs.97.1%(34/35)](P>0.05)。A组有1例口底癌患者皮瓣坏死,甲状腺上动脉内血栓形成,后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B组有1例因为术区感染导致皮瓣部分坏死,后经术区换药后瘢痕愈合。两组皮瓣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仿(P>0.05)。结论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各具有优缺点及适应证,均适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缺损修复,成活率高。 韩靓 陈卫贤 徐新江 季振华 戴文成 汤明明 蒋斌关键词:颏下岛状皮瓣 便携式吸痰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吸痰车,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架板(1)和下支架板(2),所述上支架板(1)和所述下支架板(2)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3)连接,所述上支架板(1)上设有一凹槽作为操作台面(1‑1... 王琳 周晓梅 钱春霞 杨洁 贲如琴 任伟 王啸宇 蒋斌 陈卫贤 徐新江 韩靓文献传递 胸大肌肌皮瓣Ⅰ期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术后缺损 1999年 对7例应用胸大肌肌皮瓣Ⅰ期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术后组织缺损,吞咽功能恢复率85.7%(6/7),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4.3%(1/7).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6)和60.0%(3/5).作者认为对下咽和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上方的颈段食管癌术后的上消化道缺损,用该皮瓣Ⅰ期重建,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效果好. 蒋斌 房敏 沈振祥 徐平 许映龙关键词:外科皮瓣 咽肿瘤 术后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