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京兰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新闻
  • 3篇日本媒体
  • 3篇媒体
  • 2篇地震
  • 2篇东日本大地震
  • 2篇灾难报道
  • 2篇日本大地震
  • 2篇小报
  • 2篇大地震
  • 1篇地震灾害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 1篇新闻监督
  • 1篇新闻评论
  • 1篇新闻舆论
  • 1篇新闻舆论监督
  • 1篇疫苗
  • 1篇疫苗质量
  • 1篇舆论
  • 1篇舆论监督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蒋京兰
  • 2篇张昊
  • 1篇贾荣荣

传媒

  • 3篇新闻世界
  • 2篇东南传播
  • 1篇青年记者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民生新闻之“民生”辨析
2010年
"民生新闻"应以"民"为主体,以"民生"为题材。因此,对"民"与"民生"的理解至关重要。"民"有"市民"和"农民",而"民生"有"大民生"("国计")与"小民生"。而现实的"民生新闻",却恰恰在这两点上存在误区:其一,可见"市民"而不见"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缺席;其二,多见"民生"而少见"国计",这就使"民生新闻"流于形式、沦于琐碎。
蒋京兰
关键词:民生新闻国计民生辨析
日本媒体的灾难报道及对我国的启示——以3·11东日本大地震为例
日本是个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全世界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20%以上发生在日本。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进而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蒋京兰
关键词:地震灾害日本媒体新闻报道安全教育
“街头小报”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兰州“街头小报”为例
2011年
"小报"是"一种社会传播方式,是大众表达的潜在论坛"。"小报"里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离奇故事,正是这种潜在论坛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小报"中有不同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各个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现状。本文从"小报"中最大的卖点——女性,来讨论这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小报"中的形象。
张昊蒋京兰
关键词:街头小报女性形象
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式选择——以“山西疫苗事件”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2010年3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对山西"问题疫苗"的报道,可谓舆论监督的典范。然而,"问题疫苗"的系列报道所引起的疫苗"拒打潮",却让人始料未及。面对舆论监督的副作用,人们很容易进入"因噎废食"和"顾此失彼"的认识误区。这都是进行舆论监督时应该引以为戒的。
贾荣荣蒋京兰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疫苗质量公众舆论新闻评论新闻监督专业主义
异地小报小众市场策略分析——以兰州市小报零售市场的抽样分析为例
2011年
尽管报业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但是小报却以开掘小众市场来避开锋芒,并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对兰州市面上零售的小报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本文认为,异地小报恰当地运用了小众市场策略,将自身与其他报纸在报道内容上实现了差异化,在采编和销售策略上降低成本,从而使其在都市报和综合类报纸的竞争真空中得以顽强存活。
蒋京兰
关键词:小报小众化
日本媒体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偏向——以《朝日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建国60年国庆阅兵的报道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在中国建国60国庆阅兵之际,《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报道中鼓噪"中国威胁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偏向。新闻的"客观性"神话背后是"国家利益优先原则"的深刻烙印。
蒋京兰
关键词:日本媒体中国威胁论客观性
浅谈影响时尚的社会因素
2011年
时尚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还体现着一种社会的权力关系。时尚塑造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一整套社会机制。在文化记忆所显现的"时尚"的历史轨迹中,笔者发现,推动时尚的,至少有政治意识、资本逻辑以及人的心理因素这三种主要力量。
蒋京兰张昊
关键词:政治意识资本逻辑社会机制
日本媒体的灾难报道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是个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全世界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20%以上发生在日本。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进而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蒋京兰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日本媒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