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标
- 作品数:34 被引量:20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通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135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形态结构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国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的组成、结构特点以及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各组成成分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取60例4%福尔马林溶液防腐保存的正常成人尸体肘关节标本,仔细解剖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各组成成分及起止点,然后分别测量各组成成分起止点的宽度以及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前束、后束、斜束的长度,同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由前束、后束、斜束组成,斜束未出现率为10%,有3种类型。前束起点宽度为7.96±0.93 mm,止点宽度为9.17±1.1 mm;后束起点宽度为9.86±1.57 mm,止点宽度为14.06±2.81 mm;斜束宽度为起点18.55±2.27 mm,止点宽度为13.37±2.62 mm;前后束长度随肘关节屈曲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斜束的长度则无变化。结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由前束、后束、斜束组成,斜束未出现率为10%,分三型。前束在肘关节屈曲90°时最长,此时亦为最紧张状态,后束则随肘关节屈曲角度增大而逐渐变长,而斜束的长度不随肘关节屈曲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 王友华汤锦波纪标刘璠吴菊
- 关键词: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出现率正常成人形态学变化组成成分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功能及生物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肘内侧副韧带的解剖,为临床诊治肘关节内侧不稳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解剖40例成人尸体肘关节标本,观察肘内侧副韧带组成及形态结构特点,并测量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韧带成分的长度。加外翻力矩,测量有完整韧带、切断前束、切断后束、切断前后束肘外翻角度的变化。结果:(1)肘内侧副韧带由前、后、斜束组成。(2)前、后束的长度随肘屈曲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斜束的长度不随肘关节屈曲角度的变化而变化。(3)加外翻力矩切断前束、切断前后束以及切断后束在肘关节屈曲大于90度时,肘外翻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肘内侧副韧带由前、后、斜束组成。肘内侧副韧带前束是维持肘外翻稳定的重要结构。
- 纪标王友华赵敦炎杨淮海刘红兵
- 关键词: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稳定性
- 四肢血管损伤28例吻合血管68条体会被引量:1
- 2001年
- 朱保明李来昌郭雄虎纪标丁克海
- 关键词:血管损伤吻合术
- 盐酸川丁特罗片的制备及其处方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制备盐酸川丁特罗薄膜衣片,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溶出度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按优化后的处方得到的片剂达到实验设计要求,优化工艺各参数分别是:喷雾压力0·3MPa,喷浆速度8mL·min-1,包衣温度约45℃,包衣锅转速50r·min-1。结论该片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 薛梅妍王东凯纪标张春叶徐飒程卯生
- 关键词:薄膜包衣溶出度
- HPLC法测定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含量
- 2005年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含量。方法使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pH 3.0)–甲醇(体积比为75∶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乙酰谷酰胺在50~250 mg·L-1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含量测定。
- 纪标王东凯薛梅妍徐飒
- 关键词:药剂学高效液相色谱法乙酰谷酰胺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功能及生物力学研究
- [目的]:通过对肘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为临床诊治肘关节内侧不稳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解剖40例成人尸体肘关节标本,观察肘内侧副韧带组成及形态结构特点,并测量起止点宽度及肘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韧带的长度.在...
- 纪标
- 关键词: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侧副韧各组成成分在肘关节稳定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取60例4%福尔马林溶液防腐保存的正常成人尸体肘关节标本,仔细解剖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的前束、后束和斜束,随机分为5组,然后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分别观察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各组成部分在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对肘外翻角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临床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伴肘关节不稳定患者11例,随访其疗效。结果: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在肘关节屈曲过程中,在抗外翻应力方面起主要作用,而单纯后束或斜束损伤对肘关节内侧稳定影响不大;11例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经手术修复前束,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见遗留内侧不稳定。结论: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前束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临床上当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应重点修复或重建前束以稳定肘关节。
- 王友华纪标吴菊刘璠
- 关键词:肘关节副韧带生物力学
- 臀筋膜挛缩症的康复措施被引量:2
- 1999年
- 孙月柏李来昌郭雄虎纪标
- 关键词:臀筋膜挛缩症康复疗效
- 利福平水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 2006年
- 目的通过利福平水溶液稳定的pH测定,优化利福平输液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针对影响利福平水溶液稳定性的因素,分别对溶液pH值和抗氧剂进行考察,并进行处方优化。采用加速试验考察物理稳定性。结果取利福平1.2 g、甲醛合次硫酸氢钠0.3 g、抗坏血酸钠0.3 g、枸橼酸钠0.07 g、赖氨酸0.10 g、丙二醇15 mL,注射用水加至1 000 mL,可得到稳定的利福平水溶液。利福平水溶液稳定pH值为6.0~7.0。结论溶液的pH值和抗氧剂的抗氧化作用是利福平水溶液长期稳定的主要因素。
- 薛梅妍王东凯高红纪标李丹丹徐飒
- 关键词:药剂学药物稳定性PH值抗氧剂
- 阿昔洛韦棕榈酸酯亚微乳剂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 2006年
-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棕榈酸酯(acyclovir palmitate,ACVP)亚微乳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高压匀质法制备O/W型ACVP亚微乳,并测定其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pH值和含量,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在所得处方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ACVP亚微乳平均粒径为(206±26)nm,Zeta电位为–35.8 mV,pH值为7.38,含量符合要求。结论制备的ACVP亚微乳稳定性良好。
- 纪标王东凯薛梅妍王晶宋涛
- 关键词:药剂学亚微乳剂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