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和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型激素对儿童哮喘血Eos和IL-5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联合吸入型激素(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白细胞介素5(IL-5)的影响。方法将68例6~14岁的中度哮喘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200u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每晚睡前加服孟鲁司特,剂量5mg/d,每日1次,两组持续治疗共4周。患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进行临床评估和肺功能检查,同时检测Eos计数和IL-5水平。结果两组哮喘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以治疗组的效果显著;治疗后血Eos计数、IL-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在控制哮喘疗效方面优于单纯用布地奈德吸入组,其机理是通过降低血EOS、IL-5的水平,减少气道炎症物质,抑制气道高反应而起作用。
- 佘志婉薛立军童和平
- 关键词:血嗜酸粒细胞孟鲁司特钠IL-5儿童哮喘EOS肺功能检查
- 布地奈德与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对比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比布地奈德与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2%,对照组为9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4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小儿哮喘均可取的较好疗效,改善患儿气道通气状态及肺功能。
- 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
-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
-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观察组(28例感染性黄疸新生儿)及对照组(5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WBC、CRP指标,并对2组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TBIL、IBIL、WBC、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除胆红素的影响,血清CRP与WBC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20 7,P<0.01)。结论 CRP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判定病情的演变及治疗效果。
- 佘志婉薛立军童和平张新玲
-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C反应蛋白
-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儿内科患儿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究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在儿内科患儿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于我院儿内科行胸部CT检查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胸部CT检查采用ASIR技术重建图像,对照组采用传统滤波反投影(FBP)技术重建图像。选择2名高年资儿内科影像医师双盲法阅片,采用5分制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测量左心室最大层面及同层面背部竖脊肌客观噪声值,并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客观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TDIvol、DL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估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5),所有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标准。结论在儿内科患儿胸部CT检查中应用ASIR技术可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具较高水平应用价值。
- 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吴丽萍
- 关键词:儿内科胸部CT
- 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氨溴索组(A组)35例,PS组(B组)35例,未预防用药组(C组)35例,比较3组患儿的NRDS发生率、发病时间、已发生NRDS病例的病情、并发症及汪,病死率等。结果 A、B组NRDS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病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症明显减少,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PS预防NRDS均有良好的疗效,由于氨溴索起效较慢,PS起效快,临床可视病情和患者家属经济条件选择性使用。
- 佘志婉张新玲薛立军童和平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
- 益生菌对早产儿胃肠动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早产儿胃肠动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9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喂养,治疗组加服益生菌(双歧三联活菌散剂)14 d。观察两组早产儿呕吐、胃潴留、腹胀等情况及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早产儿呕吐、胃潴留、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19.2%、11.5%、7.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升高,CD8+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能减轻早产儿的消化道症状,改善胃肠动力,可提高早产儿机体免疫功能。
- 佘志婉徐碧红薛立军张新玲童和平
- 关键词:益生菌早产儿胃肠动力免疫功能
- 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其对患儿炎症状态和停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和对照组(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12个月时自我症状积分,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12个月时炎症指标、肺功能,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哮喘复发率。结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两组患儿自我症状积分均呈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时自我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两组间平均轻、中度哮喘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重度哮喘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水平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4、IL-5、IL-13、FeNO水平及治疗前后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90.70%和72.09%(P<0.05),复发率分别为6.98%和23.26%(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可有效调节其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水平,缓解患儿症状,控制哮喘发作,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停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案。
- 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何柳芳
- 关键词:粉尘螨滴剂孟鲁司特钠炎症状态
- 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疹、腹痛及关节肿痛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多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 单纯性肥胖儿童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单纯性儿童肥胖血浆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单纯性儿童肥胖设为观察组,40例正常儿童做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的TNF-α、血糖、血胰岛素和血脂等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酯(TG)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TNF-α与体质量指数(BMI)、HOMA-IR、TC、TG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TNF-α与HOMA-ISI、高密度脂蛋白成负相关(P<0.05)。结论单纯性儿童肥胖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浆TNF-α与单纯性儿童肥胖的BMI、胰岛素抵抗、TC、TG等指标密切相关。TNF-α可作为一个潜在性的临床判断单纯性儿童肥胖生物学指标。
- 佘志婉童和平薛立军
- 关键词:肥胖症儿童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
- 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观察维生素D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RRI患儿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阿法骨化醇胶囊,每次0.25μg,每周3次,连续服用3个月,RRI患儿随访1年,观察并记录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次数。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25-(OH)D3、IgA、IgM、IgG水平。结果:治疗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充维生素D后治疗组血清25-(OH)D3和IgA、IgM、IgG水平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变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RI患儿存在血清25-(OH)D3低水平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 佘志婉徐碧红薛立军张新玲童和平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维生素D免疫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