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芳
- 作品数:21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脑干缺血对听觉脑干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探讨脑干缺血模型ABR变化特点及其在脑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阻断猫基底动脉不同部位血流 ,观察记录阻断血流后不同时间ABR变化特点及其规律。结果 :①夹闭基底动脉上、下段或小脑下前动脉 10min左右 ,ABRP3 ,P4振幅明显减小 (P <0 .0 1,P <0 .0 5 ) ,60min恢复夹前水平 ;②夹闭基底动脉上段 10~60minP5明显减小 (P <0 .0 5 ) ,直到 12 0min尚未恢复至夹前状态。结论 :①猫的ABRP3脑区的血供主要来自小脑下前动脉 ,P1,P2产生部位基本不依赖基底动脉供血 ;②轻度暂短性脑缺血时ABR振幅比潜伏期更敏感 ,振幅减小的程度与脑干缺血的程度密切相关 ;③ABR可用于脑缺血定位诊断及脑功能动态观察的电生理检测。
- 汤浩张合沈静崔桂英章小芳陈桂芳
- 关键词:脑缺血听觉脑干反应
- C反应蛋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加重期的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C反应蛋白是首先在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发现的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分子量为11800,是反映机体感染的敏感指标.国内外对此均已有文献报道,但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加重期的意义的报道不多,笔者对COPD患者加重期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 楼翰健章小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痰病C反应蛋白
- 两种卧位在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喂养中应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两种卧位在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病案单双号将52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喂养的早产儿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俯卧位,对照组采用仰卧位,评价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率。结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观察组为25.9%、对照组为88%,两组比较,x2=20.28,P<0.01。结论俯卧位能减少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喂养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 叶丽娟章小芳楼瑞英
- 关键词: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卧位
- 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的慢性咳嗽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与小气道功能相关性研究
- 楼翰健章小芳吴春玲朱捍君宋秋香滕一鸣陈国钟吴洪
- 阐述不同性别、年龄等人群感染后咳嗽发病率无差异,感染后咳嗽患者常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无明显异常,但存在小气道功能指标FEF25%-FEF75%、MMEF75/25异常的患者比例较高,并创新性使用Logis...
- 关键词:
- 关键词:咳嗽
-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采用与拒绝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R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2小时后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4小时后呼吸频率、心率减慢,PH、PaO2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R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做好心理护理、呼吸道的管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能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上显著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章小芳
- 关键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患者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被引量:1
- 2014年
- 总结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做好呼吸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体重合理选择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药物剂量,用药时做好配合,用药后密切观察病情;正确使用NCPAP,维持有效压力;同时加强NCPAP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本组18例病情好转,肺泡萎陷得到改善,生命体征稳定后治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 章小芳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气道正压通气
- 服务于社区医疗的智能诊疗系统开发研究
- 2012年
- 本文根据案例和规则推理的技术理论,利用物元的知识表示形式,构造出一种具有通用性的适合医学病例的表达方式。即物元思想与面向对象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以一种医学病历为例介绍推理系统的设计流程。研究适用于社区医疗的医疗资源新途径,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我国社区卫生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
- 刘尚辉章小芳
- 关键词:基于实例推理知识表示物元人工智能
- 袋鼠式护理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致疼痛的效果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260例接受足跟采血筛查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 0例。对照组足跟采血过程中不予护理干预,观察组予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面部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啼哭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中和穿刺后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袋鼠式护理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效果良好,利于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
- 金巧燕叶丽娟章小芳楼燕芳
-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新生儿足跟采血
- 豚鼠耳蜗离体外毛细胞底侧膜的钙激活钾通道
- 1997年
- 豚鼠耳蜗离体外毛细胞底侧膜的钙激活钾通道李煜兴汤浩殷萍吴玉环章小芳王忠(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110001)哺乳类动物内耳听毛细胞具有机电换能作用。有文献报导,内毛细胞的作用是将声音振动转变为神经信息;外毛细胞对特定声音频率具有选择性即调谐作用。这...
- 李煜兴汤浩殷萍吴玉环章小芳王忠
- 关键词:耳蜗外毛细胞钾通道
- 家庭参与对NICU早产儿营养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究家庭参与式管理对NICU早产儿营养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NICU收治的95例早产患儿,根据就诊时间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6)。其中研究组实施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开始胃肠内喂养时间、体重增长速度、院内感染率、全胃肠内营养时间、母乳或混合喂养率、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护理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采用幼儿睡眠问卷表(BISQ)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两组院内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开始胃肠内喂养时间、体重增长速度、全胃肠内营养时间、母乳或混合喂养率、总氧疗时间、护理知识知晓率、再次住院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入睡潜伏期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夜间睡醒次数、觉醒次数、白天睡眠总量、夜间觉醒时间、睡眠总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能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提高患儿睡眠质量及家属满意度,降低再次入院发生率。
- 楼瑞英叶丽娟金巧燕楼燕芳章小芳
- 关键词:早产儿营养状况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