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宏辉
- 作品数:102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用于熔盐堆尾气中多形态氚的去除装置和去除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盐堆尾气中多形态氚的去除装置,包括用于多形态氚去除的设备组,该设备组包括用于吸附熔盐堆尾气中的氟化氚以排出第一尾气的氟化物吸附床组;用于还原第一尾气中的氧化气氛并将不同形态的氚还原为气态氚以排出第二尾...
- 刘卫韩兴博吴胜伟钱渊吴小玲王广华程宏辉杨果颜攀
- 连续输氢设备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增压提纯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35MPa氢气增压提纯的连续输氢设备,解决传统的有油机械式氢压缩机存在的输出气体中含油、影响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等问题,以及无油机械式压缩机存在运动部件的磨损问题。设备由第一级...
- 程宏辉陈德敏周倩青李慎兰陈伟杨柯
- 文献传递
- 一种贮氢材料压力浓度温度性能精确测试方法
- 本发明为测定贮氢材料压力-浓度-温度(PCT)曲线的一种方法,特别提供了一种适用范围宽的测定贮氢材料的PCT曲线的精确测试方法。本发明采用容量法,即通过连续记录贮氢材料的吸氢或者放氢过程的各部分氢气压力及温度根据MBWR...
- 程宏辉陈德敏杨柯
- 文献传递
- 基于LabVIEW的氢同位素单质气体定量分装系统
- 2018年
- 氕(H)、氘(D)、氚(T)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其对应的单质气体(H2,D2,T2)在能源、化工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经常会涉及到上游原料供应单位根据下游客户需求量进行有关气体的定量分装操作。为此,研制了一套基于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氢同位素单质气体定量分装系统,并且介绍了该定量分装过程的原理,步骤和分装量计算方法。该分装系统的测控程序采用Lab VIEW软件编程实现,其中流量积分时间的控制是通过硬件定时方法实现,以保证较高的时间精度。最后,采用质量比较法对该系统的分装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测控程序设计合理,能够精准控制氢同位素单质气体的分装量,其定量分装精度可达0.001 g。
- 程宏辉李康韩兴博刘卫李晓林
- 关键词:LABVIEW氢同位素
- 电站锅炉炉管材料球化与硬度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采用高温加速时效的方法模拟3种电站锅炉炉管常用材料组织球化的演变过程,并测试不同球化程度下的布氏硬度。基于Matlab软件分别模拟建立3种材料的硬度与组织球化之间的关系模型,为电站锅炉炉管寿命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潘金平潘柏定程宏辉祝新伟王董平
- 关键词:高温时效电站锅炉炉管球化
- 耦合相变材料的LaNi5储氢反应器性能调控研究
- 2024年
- 以LaNi5为代表的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MH)因吸/放氢反应温度低、易于活化、可逆吸/放氢性能强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此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储氢反应器内传热阻力大和反应速率慢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相变材料(PCM)的新型阵列式储氢反应器,旨在构建高比表面积传热界面,强化反应热传递与吸氢反应速率。本文建立了三种不同结构反应器吸氢过程热质传递与反应耦合数理模型,对比分析了耦合PCM反应器的传热优势以及阵列式结构对其性能的进一步强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外壁面与周边空气自然对流换热型反应器传热效果较差,导致吸氢反应速率较慢。PCM与反应器的耦合显著增加了传热与吸氢反应速率,反应器阵列式结构的构建进一步增大了PCM与MH间换热面积,强化了反应热传递,其平均吸氢速率较非阵列式耦合PCM的反应器提高了46.4%。此外,PCM热物性是影响此类反应器性能的关键,其传热与吸氢速率随着PCM热导率的增加而提高,但随着熔点的升高而降低。
- 周登波吴梓彬叶阳程宏辉刘晶晶严凯王维龙
- 关键词:LANI5相变材料传热强化
- 基于LabVIEW的自适应循环调压PCT测试系统
- 2024年
- 稀土储氢材料是镍氢电池和固态储氢装置不可或缺的主要原材料。而在研发和生产稀土储氢材料过程中,PCT曲线(压力-组成-等温线)是必然测试的性能曲线。针对PCT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效率低和操作繁琐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循环调压的新型PCT测试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基本测试原理、自适应循环调压方法的数学模型和软件结构设计;使用USB-6002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对采集数据的准确度进行了优化;利用LabVIEW软件编写测试程序,设计了合理的自动化测试步骤,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自动化测试效率。
- 刘健程宏辉陈东雷叶阳刘晶晶严凯缪宏
- 关键词:储氢材料自动化LABVIEW容量法
- 一种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综合测试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综合测试设备,该设备由气体循环系统,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气体循环系统为测试系统提供真空环境和高纯氢气源;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对测试样品进行快速加热冷却...
- 陈伟程宏辉李慎兰罗刚韩兴博陈德敏刘实杨柯
- 文献传递
- 吸、放氢循环对V及V_(0.9)Cr_(0.1)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添加少量LaNi_5对V以及V_(0.9)Cr_(0.1)合金进行有控制的机械合金化处理,改善了材料的活化性能.吸、放氢循环测试表明,吸、放氢循环超过100次并脱氢后,V和V_(0.9)Cr_(0.1)合金仍然保持单一bcc结构.随着吸、放氢循环的进行,V的吸、放氢平台压力不断增加,相同压力下吸氢量减小,且吸氢动力学有所下降.这与吸、放氢过程中晶格应变的降低和晶胞体积的减小有关.SEM观察表明,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和内部形成大量的深裂纹,这对提高放氢平台压力和改善放氢动力学有促进作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V比V_(0.9)Cr_(0.1)合金放氢容量衰减更快的原因是:吸、放氢循环前、后V的晶格应变降低和晶胞体积下降程度均比V_(0.9)Cr_(0.1)合金的要大,导致吸、放氢循环后V的吸氢量下降更大.
- 邓小霞程宏辉李慎兰吕曼祺陈德敏杨柯
- 关键词:V机械合金化动力学
- 一种半自动X射线晶面指数标定方法和晶胞常数计算方法
- 本发明涉及X射线晶面指数标定方法和晶胞常数计算方法。依据LaNi<Sub>5</Sub>基贮氢材料具有与LaNi<Sub>5</Sub>在X射线谱上相同的峰形的基本原理编制了计算机半自动标定程序实现晶面标定,同时利用该晶...
- 程宏辉陈德敏杨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