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继慧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时间流程图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流程图对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血压病患者在射频消融围手术期内血压、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及高血压病行射频消融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时间护理流程图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心功能指标、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124±11)mmHg(1 mmHg=0.133 kPa)比(135±12)mmHg、(81±8)mmHg比(90±6)mmHg],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96.7%(29/30)比73.3%(22/30)](均P<0.05)。干预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最大摄氧量、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长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2组护理依从性中遵医用药、科学饮食、适量运动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中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时间护理流程图干预可提高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射频消融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率,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护理依从性并改善生活质量。
- 周文悦马晓桦石继慧马艾刘畅刘玮桑才华马长生
-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血压病
- 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情况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与认知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7718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达标组和不达标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状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校正混杂因素后,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血压控制达标情况与认知评分的关系。结果7718例患者中血压控制不达标者5618例(72.8%),血压控制达标者2100例(27.2%)。校正混杂因素后,血压控制达标组MoCA评分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比值比=1.09,95%置信区间:1.03~1.16,P=0.002)、注意力(比值比=1.05,95%置信区间:1.01~1.09,P=0.027)、语言(比值比=1.05,95%置信区间:1.01~1.09,P=0.010)、抽象能力(比值比=1.04,95%置信区间:1.01~1.08,P=0.022)、MoCA总分(比值比=1.25,95%置信区间:1.06~1.47,P=0.007),MMSE评分中回忆能力(比值比=1.05,95%置信区间:1.01~1.10,P=0.010)、语言能力(比值比=1.08,95%置信区间:1.04~1.11,P<0.001)以及MMSE总分(比值比=1.19,95%置信区间:1.06~1.33,P=0.004)均高于不达标组。结论高血压患者人群中,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相比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
- 石继慧沈婷何柳马长生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控制认知域
-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锻炼装置。所述下肢锻炼装置包括横板;框体,所述框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的顶部;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开设在所述横板上;两个工型滑块,两个所述工型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槽上;两个U型板,两个所述...
- 周文悦石继慧刘畅刘玮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 评估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以探索新的复发风险分层指标。方法 本研究基于前瞻性、多中心的中国心房颤动注册队列,纳入2011年8月至2020年12月首次接受导管消融且符合HFpEF诊断标准的心房颤动患者413例。TyG指数通过基线甘油三酯与空腹血糖计算。主要结局为消融90 d空白期后的心房颤动复发。患者根据TyG指数第一和第三四分位数(Q_(1):8.44,Q_(3):8.96)进行分层,分为TyG指数低水平组(TyG指数<8.44,137例)、TyG指数中水平组(TyG指数8.44~8.96,139例)以及TyG指数高水平组(TyG指数>8.96,137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校正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TyG指数与心房颤动复发的关联。结果 413例患者年龄(61±11)岁,男性253例(61.3%)。在中位随访810 d期间,256例(62.0%)发生心房颤动复发事件。TyG指数每升高1个标准差,心房颤动复发风险增加29%(校正风险比=1.29,95%置信区间:1.07~1.55,P=0.007)。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显示,TyG指数与复发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与TyG指数低水平组相比,TyG指数中、高水平组的心房颤动复发风险分别增加74%(校正风险比=1.74,95%置信区间:1.21~2.50,P=0.003)和106%(校正风险比=2.06,95%置信区间:1.36~3.13,P=0.001),趋势检验P=0.001。结论 在心房颤动合并HFpEF患者中,TyG指数升高与导管消融后心房颤动复发风险显著增加相关,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TyG指数作为反映胰岛素抵抗的经济实用指标,可用于指导该人群复发风险分层与个体化管理。
- 赵小湃石继慧彭晓东马长生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 心电图评分在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评分在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PTE)患者危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60例急性PTE患者Daniel心电图分值与放射性核素全肺灌注缺损百分数(PLPD)、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前后径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动脉血气指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心电图分值预测PPDS>50%和SPAP>50mmHg的准确度。结果心电图评分值与PLPD和右心室前后径呈正相关;与肺动脉压呈等级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心电图分值预测PPDS>5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0.054,95%CI为0.774-0.985(P<0.01);心电图分值预测SPAP>50mmHg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0.093,95%CI为0.581-0.945(P<0.05),当Daniel 心电图分值为9.5时,其预测 PPDS>50%的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84.2%。结论在老年急性PTE危险评估中,心电图评分是一种简便而较可靠的方法。
- 吴培俊钭慧敏陈建芳马长生石继慧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肺灌注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
- 75岁及以上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现状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分析75岁及以上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患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1年8月至2020年12月参加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的75岁及以上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病患者4 107例,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收缩压、舒张压、合并疾病史、降压药物用药史,以评价高血压病知晓、治疗、控制现状以及降压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纳入分析的患者中,女性患者的高血压病知晓率高于男性[91.9%(1 945/2 117)比89.5%(1 782/1 990)](P=0.010),降压药物治疗率也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51.2%(2104/4 107)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男性51.9%(1 033/1 990)比女性50.6%(1 071/2 117),P=0.398]。未进行降压药物治疗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率低于降压药物治疗者[47.1%(503/1 067)比52.7%(1 601/3 040)](χ^(2)=9.642,P=0.002),病死率高于降压药物治疗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6.4,8.2)/100人年比6.4(6.0,6.9)/100人年](Z=2.600,P=0.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降压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较小的年龄、知晓高血压病史、有医疗保险、有心力衰竭和血管疾病病史与接受降压治疗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我国75岁及以上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现状较好,进一步加强血压监测、高血压筛查,有针对性地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以提高治疗率和服药依从性,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石继慧王海怡周文悦刘玮马晓桦刘畅马艾何柳马长生
-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血压血压管理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患者的出院后随访及指导被引量:3
- 2010年
-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估计有一千万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是治愈房颤的有效方法,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导管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房颤导管消融病例数快速增长,做好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患者的出院后教育,对提高患者术后服药和随访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出院后教育的内容进行阐述。
- 石继慧马长生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心律失常
- 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63),2021年3—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17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EA)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ESE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ESE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弹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周文悦刘玮马晓桦石继慧刘畅马艾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理弹性自我护理
- 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体位及制动时间的探讨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卧8h,观察组实施绝对平卧2h,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情况、血管并发症、尿潴留情况、术肢麻木、舒适度、24h睡眠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8h的腰背疼痛评分和术肢麻木情况均更低(P<0.05),且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和24h睡眠时间更高(P<0.001),血管并发症无增加。结论: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实施绝对平卧2h,可有效减轻其腰背疼痛程度和术肢麻木的发生,提升患者睡眠时间和卧床期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并不增加出血、血肿等血管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周文悦石继慧刘畅马艾刘玮马晓桦桑才华马长生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