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自体血注入法脑出血模型水通道蛋白4(AQP-4)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减轻脑出血后水肿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ICH)组和脑出血加局部亚低温(ICH+H)组。每组分为对照、脑出血后6、24、72 h,5、7 d共6个亚组,ICH+H组于注血后给予4 h的局部亚低温治疗,各亚组分别进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脑水含量的检测以及应用逆转录(RT)-PCR及W estern印迹对AQP-4进行测定。结果ICH组大鼠脑组织水含量、BBB通透性以及AQP-4 mRNA表达的增加始于脑出血后6 h,AQP-4蛋白质表达的增加始于脑出血后24 h,均至72 h达高峰(P<0.01)。AQP-4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与BBB通透性的变化呈正相关(r=0.78和r=0.76)。ICH+H组的脑组织水含量和BBB通透性在各时间点与ICH组相比明显下降,而AQP-4 mRNA吸光度值(A)在脑出血后48 h与ICH组相比开始较低,在72 h,由ICH组的1.25±0.03降至1.04±0.02(P<0.01),AQP-4蛋白质A值在各时间点与ICH组相比明显下降,在72 h,由ICH组的0.77±0.08下降至0.25±0.04(P<0.01)。结论脑出血后BBB完整性的破坏可以导致AQP-4表达的上升。局部亚低温可以抑制脑出血后AQP-4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增加。局部亚低温可能既通过减轻BBB完整性的破坏在转录水平抑制AQP-4 mRNA表达的增加,也可以在翻译水平直接抑制AQP-4蛋白质的表达,来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形成。
- 代大伟王德生李克深毛颖张黎明段淑荣盛丽
- 关键词:脑出血水孔蛋白类
-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自体血注入法脑出血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 9)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局部亚低温减轻脑出血后水肿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
- 代大伟王德生李克深张黎明段淑荣盛丽
-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脑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
- 文献传递
-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后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水肿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加局部亚低温组;凝血酶加局部亚低温组。应用Evans—Blue测定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注血后6h开始出现脑组织水含量和BBB通透性的增加,在72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不同时程局部亚低温均可以显著降低脑出血后72h时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尸〈0.01),其中给以4h局部亚低温时,降低最明显。注射凝血酶6h后,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显著增高(P〈0.01),于24~48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凝血酶+局部亚低温组在各个时间点与凝血酶组相比,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可能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毒性作用来减轻脑出血后水肿的形成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 代大伟王德生张黎明段淑荣盛丽
-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脑出血脑水肿凝血酶
- 大鼠脑内注射凝血酶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脑内注射凝血酶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及脑水肿的变化以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凝血酶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1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雄性Wistar大鼠90只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n=15),注凝血酶6,24,72h,5,7d组及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脑右尾状核内注射凝血酶10U(50μL)。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假手术组在术后2h处死,分别进行注射点周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血脑屏障通透性、脑组织含水率的测定。应用伊文思蓝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应用阳性细胞计数法评估。结果:9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水通道蛋白4染色阳性细胞数:注凝血酶6h组即高于假手术组[(39.53±2.07),(18.40±1.24)个/视野,P<0.01],注凝血酶24h组达到高峰,为(51.93±1.67)个/视野,随后下降,注凝血酶7d组仍高于假手术组[(21.60±1.45)个/视野,P<0.01]。②脑组织含水率:注凝血酶6h组即高于假手术组(P<0.01),注凝血酶24h组达到高峰,随后下降,注凝血酶7d组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③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注凝血酶6h组即高于假手术组(P<0.01),注凝血酶24h组达到高峰,随后下降,注凝血酶7d组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脑内注射凝血酶,可导致注射点周围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增加,其变化趋势与脑组织含水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相一致。提示水通道蛋白4参与了大鼠脑内注射凝血酶后的脑水肿形成,其变化可能是凝血酶破坏了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结果。
- 代大伟王德生蔡军段淑荣盛丽
- 关键词:凝血酶水孔蛋白类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