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琳 作品数:47 被引量:133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 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多廿烷醇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多廿烷醇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有效性、安全性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6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多廿烷醇组(10 mg/d)及瑞舒伐他汀组(10 mg/d),每组30例,入选标准为:胆固醇(TC)≥5.... 申琳 崔君关键词:老年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 成本-效果分析 文献传递 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首次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接受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首次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接受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促进PICC置管在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参考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对182例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PICC置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PICC的接受情况、年龄、穿刺技术、穿刺疼痛、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态度、影响日常生活和院外导管维护等多个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结果接受PICC置管患者116例,未接受PICC置管患者66例。穿刺技术、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态度、病程分段及院外导管维护5个因素入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66例患者不接受PICC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日常生活、不易维护、并发症和治疗态度。结论提高PICC置管技术,进行科学的宣传,消除患者疑虑,在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推广PICC,让更多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受益于PICC。 申琳 勇琴歌关键词:高龄 多器官功能障碍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接受度 B超引导对老年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对老年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需PICC的老年患者34例,随机分为盲插组18例及超声引导组16例,超声引导组除使用超声引导寻找上肢静脉外,其余步骤与盲插组相同。对比两组穿刺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尖端到位率及1d内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7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穿刺时间短于盲插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盲插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盲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导管尖端到位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17)。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可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申琳关键词:介入性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静脉炎 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营养不良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准确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营养风险相关因素并建立营养不良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接受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574例,分为营养不良组(389例)和营养良好组(185例),比较2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环境、医学等因素共39个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筛选营养风险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偏高、BMI指数偏低、术后SAS评分偏高、骨折前较少锻炼、农民、经济压力较高,及术前白蛋白、前蛋白、血红蛋白偏低,骨折前Barthel指数偏低是PFNA内固定术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纳入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该类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的AUC(95%CI)=0.995(0.987~1.000),在阈概率>0.02时采用本模型预测PFNA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均可临床获益。结论基于年龄、BMI指数、经济压力、骨折前锻炼情况及术前白蛋白等指标构建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术后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申琳 白小嘉 王刚 薛丽娟 张春华 李霞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术式 营养风险 驻京部队官兵病毒疣流行病学及认知度调查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驻京部队官兵病毒疣的患病现状及相关情况。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选取驻京不同单位的部队官兵1 000名,进行匿名调查问卷。结果驻京部队官兵病毒疣的总患病率为10.4%,患病毒疣类型的患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寻常疣8.0%、扁平疣1.9%及传染性软疣0.5%,寻常疣中又以跖疣7.1%患病率最高。驻京部队官兵的病毒疣总复发率为67.6%,其中跖疣87.1%的复发率最高。已患病毒疣在治疗前及治疗阶段对官兵的行走、出操及体能训练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驻京官兵严重缺乏病毒疣相关知识,缺乏获取该类信息的相关途径或来源,仅有的认知多来源于朋友或亲戚,其科学性及安全性无法确定。结论驻京部队官兵病毒疣的患病率较高,严重者影响官兵日常生活及训练。驻京官兵缺乏病毒疣相关基础知识,知识的缺乏阻碍了官兵对病毒疣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增加了自身及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对驻京部队非战斗力损伤形成危害。 李珊 申琳关键词:病毒疣 流行病学调查 循证护理模式在高龄难治性高血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24例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108例)和循证护理组(116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住院4周后,循证护理组体重控制、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心理状况改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改善心理状况。 申琳 史艳丽 潘剑雪 白永怿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 老年人 护理研究 10%尿素软膏封包法对跖疣局部注射治疗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观察10%尿素软膏封包法在跖疣局部注射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12月某北京三甲综合性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126例跖疣初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10%尿素软膏封包治疗的67例为实验组,直接注射治疗的59例为对照组。对患者治疗中疼痛评分、推注药液阻力、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21天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62.6%,对照组22.0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7247,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5.81±0.74、对照组6.95±0.66,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液推注阻力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10%尿素软膏封包治疗用于跖疣局部注射,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申琳 李珊 王书娟关键词:尿素软膏 干预 病毒疣 局部注射 心理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使用病耻感量表对两组患者病耻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病耻感量表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银屑病患者病耻感水平,使患者正确面对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张翠翠 申琳关键词:心理护理 银屑病 病耻感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跖疣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跖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跖疣患者120例,按总疗程次数2~5次分成4组。5-氨基酮戊酸粉剂稀释成浓度20%溶液均匀涂于疣体表面,封包3 h后给予波长635 nm治疗仪照射,根据疣体脱落情况选择疗程。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4组患者经过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后均能清除疣体。随访6个月,2次治疗组复发率53.33%,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3、4、5次组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法治疗跖疣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治疗次数应大于3次。 申琳 鹿鸣 白小嘉 周羿关键词:跖疣 疗效观察 皮肤疣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16年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皮肤黏膜引发的一种皮肤良性病变,儿童及青少年多发[1],成年人发病率相对偏低[2]。根据疣的临床表现和发病位置又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及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皮肤疣的传染源为患病者及病毒携带者,多由HPV1、2、4型感染引起,HPV 2型可能是引起人群手、足寻常疣的最常见HPV分型([3])。皮肤疣病损部位触压有痛感,也可无任何症状;皮肤显微镜下可见淡黄色丘疹、增厚角质环及圆形乳头状角质增生,其间伴有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小黑点;病程与机体自身免疫力有重要关系,免疫力低下者发病率高, 申琳 皮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