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 作品数:108 被引量:1,340 H指数:27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骑田岭花岗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寄主岩及其暗色闪长质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2 2011年 燕山期骑田岭花岗岩体的仰天湖单元中花岗岩以发育暗色闪长质微细粒包体为特征。这些包体大小不等,呈被打散的片云状或次圆状,颜色较寄主岩深,粒度较细。在锆石内部结构的CL图像特征研究基础上,用LA-ICP-MS和MC-ICP-MS测定了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探讨了寄主二长花岗岩、暗色闪长质微细粒包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寄主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167.5±1.7)Ma和(155.4±4.3)Ma;闪长质微细粒包体的结晶年龄为(181.7±3.4)Ma和(167.6±3.9)Ma,寄主岩和包体均存在两组锆石年龄;对应的ε(Hf)t值为-13.2^-1.9与-8.3^+6.7,说明该岩体非单一源区岩浆物质形成,至少是两个源区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结合寄主岩、包体的年龄以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认为骑田岭花岗岩是以古老地壳物质熔融为主体的壳源岩浆与地幔的幔源岩浆高度混合的产物。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可能在18 2Ma前形成以壳源岩浆为主的岩浆房,在168 Ma时深部幔源基性岩浆进入壳源酸性岩浆房发生岩浆混合,壳、幔岩浆混合一直持续到15 5Ma左右。 刘勇 李廷栋 肖庆辉 耿树方 王晓霞 陈必河关键词:HF同位素 华北地台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与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 近年来,有关华北地台和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中有两个方面引人注目:(1)一些中酸性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2)花岗岩与同时代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类似,都具有极不寻常的很高的负εNd值,被认同富集地幔有... 洪大卫 王涛 童英 王晓霞关键词:华北地台 同位素 中生代花岗岩 文献传递 秦岭杂岩中花岗质片麻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 1997年 该片麻岩是目前秦岭杂岩中最古老的深成岩体,原岩岩性为(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是:SiO2较高;Al2O3,CaO,Na2O大离子亲石元素及过渡性元素低;稀土总量变化大,轻稀土分馏明显,Eu为负异常(0.31~0.61)。岩体中所含的黑云母变粒岩包体在地球化学方面与主岩有明显互补性,为难熔残体。研究表明该古岩体是成分相当于秦岭杂岩的长英质变质岩的岩石于晋宁期下冲深埋过程中部分熔融的产物。 王晓霞 王涛 李伍平关键词:地球化学 包体 杂岩 岩石化学 花岗质片麻岩 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1 2014年 太白花岗岩体位于商丹断裂带北侧,是北秦岭构造带西段重要的复式侵入体之一,蕴含着北秦岭造山带多期地质构造演化信息。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地貌,对太白花岗岩体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可靠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比较匮乏,岩体的成因类型归属不清,岩浆源区组成与演化过程不详,缺乏系统的地球化学与成因研究,限制了北秦岭造山带构造-岩浆热事件的深入研究和岩浆活动时空格架的建立。为此,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太白花岗岩体为对象。 吕星球 王晓霞 柯昌辉 李金宝 杨阳 聂政融 王顺安关键词:锆石 风信子石 岛状硅酸盐矿物 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 同位素 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中角闪石成分空间变化及其深部物质组成示踪和成矿意义 2025年 角闪石是花岗质岩体中常见的暗色矿物之一,蕴含着岩浆成因、物质来源、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等重要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应用于区域深部物质示踪和成矿规律探索,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中角闪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分和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的空间变化,探讨其对深部物质组成示踪和成矿规律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北秦岭和南秦岭2个构造单元中花岗质岩体的角闪石成分、形成条件及其物质来源差异明显,导致其成矿特征各异。北秦岭花岗质岩石中的角闪石主要为镁角闪石,成分变化范围较小,Cl含量高,形成温度(633~802℃)和压力(0.07~0.28GPa)较低,氧逸度较高(-16.5~-12.4),显示出良好的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而南秦岭的角闪石类型多样,包括镁角闪石、铁角闪石、铁韭闪石和韭闪石,成分变化范围较大,Cl含量较低,形成温度(687~808℃)和压力(0.12~0.36GPa)较高,成矿特征与北秦岭不同,主要以金多金属矿为主。这些角闪石成分的空间变化与之前通过黑云母成分和全岩Nd同位素组成揭示的深部物质组成空间变化特征一致,表明角闪石与黑云母成分在揭示深部物质组成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为区域深部物质组成、成矿背景、成矿潜力及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新的重要依据。 王晓霞 陈小丹 王涛 柯昌辉 杨阳关键词:物理化学条件 花岗质岩体 西秦岭中川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4 2014年 <正>西秦岭地区分布有大量的印支期中酸性侵入体,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冯建忠等,2003;陈衍景等,2004;李宏卫等,2011;毛景文等,2012等;徐学义等,2014;Zeng et al.,2014)。中川岩体为该地区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其外围分布有李坝、马泉、金山等金矿,它们分布于中川岩体外接触带1~3 km处。前人对中川岩体成岩时代。 聂政融 王晓霞 柯昌辉 杨阳 吕星球 王顺安 李金宝关键词:地质作用 金成矿 暗色包体 西秦岭 地球化学 秦岭新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岩浆演变特征及其对造山过程约束 秦岭造山带经历了多期造山作用和长期演化过程,花岗岩浆作用十分发育.依据锆石年龄和岩石组合,秦岭造山带花岗质岩浆作用主要发生在新元古代(9791~71Ma)、古生代(507~400Ma)、早中生代(250~185Ma)和晚... 王晓霞 王涛 张成立关键词:地质学 造山运动 新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北秦岭灰池子花岗质复式岩体的源岩讨论——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55 2001年 灰池子复式岩体是北秦岭造山带核部规模最大的花岗岩体 ,它由 3个深成岩体组成 .花岗岩具有高SiO2 (6 6 .86 %~ 73 .48% ) ,Al2 O3(14.44 %~ 16 .32 % )和Na2 O (4 .17%~4.78% ) ,低TiO2 (<0 .74% ) ,MgO(<1.18% )和K2 O(<3.33 % )的特征 .花岗岩轻稀土元素富集 (2 7.45 李伍平 王涛 王晓霞关键词:下地壳 北秦岭 同位素地球化学 试论花岗质深成岩体的复合定位机制及定位空间问题 被引量:22 1999年 大陆地壳中巨量花岗岩体的定位机制及定位空间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已提出十余种机制,但都因难以解决定位空间而引起争议。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岩体定位及获取空间是多种机制共存的复合定位机制,这是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笔者提出的复合定位机制可概括为主动膨胀、构造扩展、岩浆侵吞作用3个基本端元机制构成的复合,可用三角图解表述,并以具体研究实例进行论述。 王涛 王晓霞 李伍平关键词:花岗岩体 豫西花山复式岩体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 华北地块南缘作为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与金、钼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体,构成了重要的金、钼等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花山岩体进行LA-ICPMS... 聂政融 王晓霞 柯昌辉 杨阳 吕星球关键词:花岗岩体 年代学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