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菲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固定
  • 1篇导管固定方法
  • 1篇心电
  • 1篇心电监测
  • 1篇心电监测仪
  • 1篇心电监护
  • 1篇心电监护仪
  • 1篇血压
  • 1篇血压监测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导管
  • 1篇锁骨
  • 1篇锁骨下
  • 1篇凝血
  • 1篇凝血机制
  • 1篇皮肤
  • 1篇皮肤出血点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3篇王瑞兰
  • 3篇欧阳菲
  • 1篇牛秀娟
  • 1篇范琳琳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合并脊髓压迫综合征的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恶性淋巴瘤的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发生率在10%左右,一般分为颅内侵犯和脊髓压迫两种类型[1]。
欧阳菲王瑞兰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护理
改良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改良后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4月住院,肿瘤晚期并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60例,分为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各30例。传统方法组采用缝线、固定夹、贴膜三重固定,改良方法组采用输液贴、3M胶布、贴膜三重固定。比较两组导管滑脱发生率、皮肤损伤程度和穿刺处皮肤细菌检出率。结果2种固定方式下导管均无脱落情况,改良方法固定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对患者皮肤损伤小,穿刺处皮肤细菌检出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改良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固定效果好,减少患者皮肤损伤,值得推广。
欧阳菲王瑞兰牛秀娟
自制小垫巾在持续血压监测患者中的应用
2013年
心电监测仪在病房广泛用于出现病情变化、持续血压监测的患者。我科主要收治肝炎肝硬化及肝脏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及手术原因患者凝血机制下降。2011年使用心电监护仪的100例患者中,测量血压部位出现压力性紫癜1例、散在出血点3例、紫癜伴有水泡1例。2012年使用自制小垫巾后,无皮肤出血点、紫癜、水泡等现象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欧阳菲王瑞兰范琳琳
关键词:血压监测皮肤出血点心电监测仪肝炎肝硬化心电监护仪凝血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