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春红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第二四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护理
  • 1篇一过性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护理
  • 1篇术期护理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黄斑裂...
  • 1篇切割术
  • 1篇球后
  • 1篇球后注射
  • 1篇注射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 1篇围术期

机构

  • 4篇哈尔滨第二四...
  • 2篇北京医院

作者

  • 6篇樊春红
  • 2篇李伟
  • 1篇孙丽萍
  • 1篇历清爽
  • 1篇李阳
  • 1篇李晓霞
  • 1篇杨积荣
  • 1篇刘建颖
  • 1篇佰峰
  • 1篇刘惠俐
  • 1篇王雅丽
  • 1篇张丽娜

传媒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全国内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 2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25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术后护理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研究25G玻璃体切割手术之后病人的护理问题。方法选取2009年至今对近70例(70余只眼)IMH患者实施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联合内界膜剥离,疗效满意。结合手术开始给予之前心理护理与手术结束之后给予健康宣教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可直接经结膜和巩膜穿刺,不需剪开结膜,也不需要缝线缝合。对术者而言,手术操作简化,缩短了手术的时间。结论对患者而言,由于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需缝线,可减少病人的精神压力;减少因巩膜切口所致的并发症,眼内感染的风险降低;术后刺激症状减轻,恢复快,较传统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内界膜的剥离可提高裂孔的闭合率,减少复发机率,因手术操作比较精细,要求术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25GTSV参与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以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简便等优点,值得广泛的推广。
王雅丽樊春红李伟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护理
老年高热患者使用医用冰毯不同毯温时降温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高热病人应用医用冰毯两种不同毯温时降温效果,冰毯来原,使用美国GAYMAR公司生产的电脑自动控制医用冰毯。方法:选择平均年龄75岁以上的老年高热患者60例,体温(腋温37.8℃以上),药物和其
樊春红李晓霞刘惠俐
关键词:高热患者
文献传递
护理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2019年
探究眼科护理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之间接收的眼科患者为例,其中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接收的246例眼科患者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将其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到2019年1月的246例眼科患者进行了护理质量安全干预,将其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眼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进行安全管理之前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合格率为89.43%,护理操作合格率为87.8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0%,实行护理安全管理之后,基础护理理论合格率、护理操作合格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是97.56%、98.37%、4.070%;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99.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化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各方面的指标明显上升,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说明该安全护理办法是确实有效的,并且使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力推广。
历清爽樊春红马丽莹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眼科护理
罗依适应模式在高龄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中的应用
2006年
美国的护理学者Roy的适应模式以系统论的方法描述人是一个适应系统,其应对机制由两个次系统组成。心理调节作为一个次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对49例高龄糖尿病患者采用Roy适应模式为指导方法,给予不同的教育形式和信息支持,使他们获得本病的相关知识,淡化患者悲观、绝望、恐惧、焦虑的心理,使他们以明朗的心情乐观对待生活。给患者家属以精神支柱,使家属的情绪、行为对患者起到良性刺激。效果关键在于患者理解、掌握指导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把糖尿病知识运用于日常学习、工作中,达到健康促进。
刘建颖李阳樊春红
关键词:ROY适应模式糖尿病
角膜穿孔伤的围术期护理
2002年
张丽娜孙丽萍樊春红杨积荣
关键词:角膜穿孔伤围手术期护理
1例球后注射药物出现一过性眼球固视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球后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眼球后肌锥内,使药物更多地作用于眼后节及视神经。达到治疗眼球后节疾病或球后阻滞麻醉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眼科临床常用的一项治疗措施。由于其注射位置较深,且球后血管、神经丰富,多有并发症发生。于2007年5月发生1例球后注射药物后出现一过性眼球固视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李伟樊春红佰峰
关键词:球后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