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润和 作品数:7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孕中期(孕22~26周)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对辅助诊断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孕中期行超声检查的孕妇918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引产结果及产后结果确诊为胎儿体表畸形和(或)脊柱畸形者55例。比较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 9184例产妇中,有55例引产及产后确诊为胎儿畸形,发生率为0.6%,其中颜面、头颅畸形45例,包括颈部水囊瘤、无脑儿、愚型面容、唇腭裂等。脊柱畸形3例,主要是隐性脊柱裂、开放性脊柱裂、脊柱曲度异常;四肢畸形2例,主要是足内翻、短肢体等;5例躯干畸形,主要是裂腹、脐膨出等。55例胎儿,二维超声检出率72.7%。实时三维超声检出率92.7%,实时三维超声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对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确诊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 汤华 姚惠莉 梁润和 欧世荣 邹志强 区薛宜 陈红方关键词:孕中期 胎儿体表畸形 脊柱畸形 实时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是临床防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案。 马少雯 梁润和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2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与研究组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无精索静脉曲张的健康研究对象60例。所有患者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单侧精索静脉曲张90例(70.31%),双侧精索静脉曲张38例(29.69%)。研究组患侧Dm、Dv、TR、Vmax明显高于同组健侧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侧Dm、Dv、TR、Vma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中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无X线辐射、价格低廉、无创等的优点,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有较高的诊断正确性及较强的重复性,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早期、准确诊断提供依据,可作为精索静脉曲张的有效检测手段之一。 汤华 姚惠莉 邹志强 梁润和 陈红方 艾利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 药物治疗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通过B超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brachial flow mediated dilatation,FMD),观察单纯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及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对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否有叠加作用及哪种病变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更为严重;了解临床上常用的"标准化药物"治疗有无改善内皮功能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163例,分为正常组:未服用药物治疗;单纯高血压组:单药治疗半年,给予缬沙坦80 mg/d;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联合药物治疗半年,予拜阿司匹林0.1 g/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d、缬沙坦8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晚治疗。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半年测定肱动脉FMD,比较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并冠心病组单药治疗与联合药物治疗后FMD的变化。结果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服药后FM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MD变化幅度方面,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患者服药后FMD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患者服药后FMD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比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损伤更为严重;单纯高血压患者经单药治疗及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经联合药物治疗后均能使内皮功能改善,提高肱动脉FMD。 马少雯 柳俊 梁润和 殷华关键词: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治疗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8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2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其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 马少雯 梁润和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利多卡因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纳入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成TSH〈0.55 m IU·L-1组、0.55~4.78 m IU·L-1组、〉4.78 m IU·L-1组。比较3组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及各组房颤发生率。结果:61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48例诊断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发生率为7.8%。房颤发生率TSH 0.55~4.78 m IU·L-1组最低,为6.3%(34/543);TSH〉4.78 m IU·L-1组最高,为19.6%(9/46),TSH〈0.55 m IU·L-1组为17.9%(5/28),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房颤存在相关性。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房颤的发生相关,对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警惕和预防房颤的发生。 马少雯 殷华 梁润和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 甲状腺功能异常 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