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彦

作品数:1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植入
  • 4篇肺癌
  • 3篇永久植入
  • 3篇食管
  • 2篇支架置入
  • 2篇支架置入治疗
  • 2篇支气管
  • 2篇置入治疗
  • 2篇食管癌
  • 2篇气管
  • 2篇微粒
  • 2篇理教
  • 2篇护理教学
  • 2篇化放疗
  • 2篇化疗
  • 2篇放疗
  • 2篇放射性
  • 1篇导管
  • 1篇医源

机构

  • 14篇呼和浩特市第...

作者

  • 14篇杨秀彦
  • 9篇毛宇
  • 5篇黎明
  • 4篇郭伟
  • 3篇李良
  • 3篇郝志娟
  • 3篇李恒善
  • 2篇张丽
  • 1篇云耀峰
  • 1篇范晨
  • 1篇马登云
  • 1篇李义
  • 1篇赵素清
  • 1篇黄乃祥
  • 1篇马新民
  • 1篇石立军
  • 1篇宋玉玲
  • 1篇刘俊清
  • 1篇张文华

传媒

  • 3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护理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经鼻胃肠管固定方法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经鼻胃肠管固定方法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3月入住我科123例留置经鼻胃或空肠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种方法在引起皮肤受损情况、固定情况、患者舒适度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一种新型经鼻胃肠管固定方法与传统经鼻胃肠管固定方法比较在3个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一种新型经鼻胃肠管固定方法固定牢固、皮肤过敏少、患者舒适度提高、取材方便、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杨秀彦郝志娟毛宇
关键词:鼻胃肠管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1年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临床教学效果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3月收入护生28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的带教;实验组接受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带教,对比效果。结果:对比综合学习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138例(98.57%),对照组综合满意129例(92.14%),(p<0.05)。实验组不满意2例(1.43%),对照组不满意11例(7.86%),(p<0.05);对比学习中的不良行为:实验组有3例(2.14%),对照组有15例(10.71%),(p<0.05)。实验组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理论能力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比常规带教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满意度高,综合能力强,建议推广。
杨秀彦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
携带化放疗微粒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将同时携带化疗微粒和I125微粒的覆膜食管支架微创置入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于出现梗阻症状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病变的范围、浸润深度,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 TPS)计算出所需的剂量,将I125微粒置于覆膜食管支架的外周捆绑悬挂式"弹仓"内,同时将化疗微粒用丝线捆绑在悬挂式"弹仓"的间隙中,在C形臂显示下将携带有化放疗粒子的食管支架一次性置入病变部位,然后经鼻腔置入螺旋形鼻肠营养管到十二指肠以下部位,术后给予全胃肠高营养1周后进半流食。结果:携带化疗微粒和I125微粒的覆膜食管支架均一次性置入到位。术中患者无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经过全胃肠高营养的支持治疗,患者营养状况逐渐恢复,血象未见异常变化,血生化和免疫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术后复查CT,无粒子移位、脱落现象。病灶向内外浸润程度好转。结论:一次性将同时携带化疗微粒和I125微粒支架治疗有癌性狭窄的中晚期食管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更主要的是,不仅解决吞咽困难的问题,同时又能抑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相互弥补了放化疗对肿瘤的治疗缺陷,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度,减少术后全身放化疗的剂量,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毛宇郭伟李良黎明杨秀彦郝志娟
关键词:食管I125化疗粒子
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于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间50名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考核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考核模式)和观察组(OSCE考核模式),各25名。比对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技能考核等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团队抢救协作、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病例分析、护理评估、监护技能操作等临床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实习护士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能力,促进护理人才培养,值得推荐。
梁雪娟葛敏飞唐玲玲李海丽杨秀彦
关键词:护理教学
网格化管理在护理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网格化管理在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应急小组和急诊科护理人员共32名,实施为期6周的网格化管理,包括科学分组、理论培训、小组防控程序、考核质控及情感支持等措施。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情绪反应显著改善(P<0.001),能力水平提升(P<0.05),院内接诊与诊断评估时间缩短(P<0.001),心理感知水平增强,其中自我决定感和一致感提升最显著(P<0.001),整体护理效率和应急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网格化管理能够有效优化护理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心理适应能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杨秀彦梁雪娟
关键词:情绪改善
良性疾病患者使用PICC导管的应用观察
2016年
探讨在良性疾病患者中推广使用PICC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88例PICC的患者,对比良性疾病患者和低免疫力患者使用PICC致感染率。结果 数据结果显示:良性组感染率2.13%,恶性组感染率9.76%。结论 只要严格执行PICC操作规范及无菌操作,良性疾病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几率较低,医护人员可放心将PICC用于输液大于7天的良性病患身上,最大程度发挥PICC的优势。
杨秀彦李义李恒善毛宇
关键词:良性疾病PICC可行性
纤维支气管镜下永久植入联合经皮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主大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
毛宇李恒善杨秀彦郭伟黎明李良吴建兰张丽乔文婷
气道内微创治疗是治疗肺癌所致气道狭窄或闭塞的有效办法之一,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晚期中央型肺癌常常引起中心气管狭窄,包括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和两肺五个叶支气管和右中间支气管,癌性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呼吸困难...
关键词:
关键词:肺癌纤维支气管镜
引流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装置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活动连接在固定装置上部,固定装置包括方形的固定片与T形的粘贴片,固定片与粘贴片活动连接,固定片底部与粘贴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
张丽毛宇杨秀彦
文献传递
高龄开胸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
2011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对预防高龄开胸患者术后呼吸道病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70岁以上高龄开胸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包括术前指导,深呼吸训练,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术后尽早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协助排痰,雾化吸入,适量真能剂应用,不能配合呼吸指导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果:本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明显减少,均顺利渡过手术恢复期。结论:做好高龄开胸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能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天数。术前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有效呼吸道护理是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杨秀彦
关键词:高龄患者开胸术呼吸道护理
携带化放疗微粒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毛宇杨秀彦黎明李良郭伟刘俊清宋玉玲郝志娟马登云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确诊时多属中属晚期。癌性狭窄严重影响病人营养摄入,危及生命。传统的外科手段,大多患者难于接受或存在手术禁忌症而不能手术。为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减苦,延长存活时间,将I125微粒置于覆膜食管支架的外...
关键词:
关键词:食管癌支架置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