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源锋 作品数:20 被引量:11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山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减少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法将106例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S-100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自主呼吸恢复、苏醒和拔管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丙泊酚用量高于观察组(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对照组的MMSE评分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的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相比单纯全麻时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要小,减少POCD发生。 凌泉 陈勇 李斌飞 林志光 杨源锋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喷昔洛韦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患者疼痛血清IL-2 IL-6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探究喷昔洛韦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患者疼痛、血清IL-2、IL-6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14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71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软膏涂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喷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带状疱疹结痂、水疱停止发展、疼痛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痛评分(VAS);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比较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CD3^(+))、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CD4^(+))、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CD8^(+))、CD4^(+)/CD8^(+)]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2、IL-10水平和CD3^(+)、CD4^(+)及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喷昔洛韦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能缓解神经疼痛,缩短症状消退时间,调节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杨源锋 苏圣贤 解小丽关键词:带状疱疹 神经疼痛 超声联合实验室检查对肿瘤患者输液港纤维蛋白鞘形成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实验室检查对肿瘤患者输液港纤维蛋白鞘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进行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肿瘤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的影像学(超声联合C臂下导管造影)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24 h、术后1周的超声检查(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和实验室检查[包括D二聚体(D-dimer,DD)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确定纤维蛋白鞘形成与血管内径、血流速度、DD、vWF的相关性。结果100例患者中,37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行超声联合C臂下导管造影证实为纤维蛋白鞘形成,发生率37%(37/100)。观察组37例,对照组63例。2组术前24 h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DD、vW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较术前24 h减小,DD、vWF较术前24 h增大(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1周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DD与vWF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24 h血管内径、血流速度、DD、vWF与纤维蛋白鞘形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1周血管内径、血流速度与纤维蛋白鞘形成之间呈明显负相关,DD、vWF与纤维蛋白鞘形成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患者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后,纤维蛋白鞘形成者的超声与实验室检查与术前比较发生明显变化,超声联合实验室检查在预测输液港纤维蛋白鞘形成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凌泉 陈勇 李斌飞 杨源锋 陈郡兴关键词:超声 肿瘤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 被引量:7 2022年 目前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同时或后期出现头痛、腹痛、关节痛、肌痛、骨痛和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相关症状。为了加强疼痛科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的认识,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的诊断水平和完善相关治疗方案,本文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的发病率、可能机制和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提供参考。 解小丽 林永健 李斌飞 苏圣贤 林志光 杨源锋 GONG Jason关键词:疼痛 新型冠状病毒 21G针头引导下单次腰麻的体会 2013年 目的:探索21G针头引导下单次腰麻的优势和操作要领。方法:回顾分析50例21G针头引导下的单次腰麻操作。结果:50例操作中,2例因进针顶到骨质而改变穿刺方向,其余均成功穿刺,腰麻效果好,符合手术要求,术后无头痛和腰背痛。结论:21G针头引导下行单次腰麻操作简便、创伤小,值得推广。 杨源锋 李斌飞 张志刚关键词:腰麻 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120例糖尿病(DM)末梢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普瑞巴林治疗,B组采用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C组采用脊髓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肌电图、血液流变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C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B组(P<0.05)。治疗1周及3、6、12个月,C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B组(P<0.05)。治疗后6个月,C组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A、B组(P<0.05)。C组全血黏度、毛细血管血浆黏度低于A、B组(P<0.05)。C组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A组与B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A、B组(P<0.05)。治疗1周及3、6、12个月,C组HbA1c水平低于A、B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P<0.05)。结论相较于药物与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脊髓电刺激治疗DM末梢神经病变的效果更好,能够持续性缓解患者神经疼痛症状,提高其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与HbA1c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解小丽 苏圣贤 杨源锋 林志光 温君琳关键词:脊髓电刺激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血液流变学 睡眠质量 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后血清TNF-α、SP表达及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究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SP)表达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19月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注射。比较2组气管导管拔管后6(T1)、12(T2)、24 h(T3)镇痛效果;观察2组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麻醉初始平面;比较2组麻醉前(t1)、切皮后10 min(t2)、气管导管拔出后10 min(t3)时血清因子水平[TNF-α、白细胞介素-6(IL-6)、SP],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术后6、24 h时镇静评分(Ramsay)、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T1时,2组VAS评分基本维持在3分以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麻醉初始平面较对照组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时TNF-α、IL-6、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研究组TNF-α、IL-6、S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组患者IgG、IgM、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IgG、IgM、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生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用于剖宫产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缩小麻醉平面,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镇静状态,且不会对新生儿身体状况有影响。 苏圣贤 解小丽 林志光 杨源锋关键词:超前镇痛 镇痛效果 新生儿评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与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输液港植入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诊断,对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有213例出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占比42.6%(213/500),其中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15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26例、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172例。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体内导管广泛性、弥漫性以及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0、100%(26/26)、100%(172/172)。结论: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可采用DSA进行有效评估,而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能够达到显著效果,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凌泉 陈勇 李斌飞 杨源锋 林志光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术前镇静药对老年患者NI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术前镇静药对老年患者Narcotrend指数(NI)的影响。方法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鲁米那组(L组)和对照组(C组)3组(n=20),术前30min肌肉注射咪达唑仑2mg(M组)、鲁米那0.1 g(L组)和生理盐水0.5 ml(C组),麻醉诱导用药为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丙泊酚靶控输注血浆效应室浓度为2.5-3.5μg/ml。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术毕迅速停药。分别记录患者入室时(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时(T3)和苏醒时(T4)的N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麻醉停药到苏醒的时间。结果在T1时间点,M组和L组的NI、HR、MAP比C组的NI、HR、MAP数值小(P〉0.05)。在T2、T3、T4 3个时间点,3组的NI、HR、MA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麻醉停药到苏醒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不同镇静药(咪达唑仑和鲁米那)可降低老年患者的NI数值。 刘瑾 杨源锋 李斌飞 秦莹关键词:镇静药 老年患者 NI 不同颈内静脉穿刺点的选择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7年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港)是一种完全埋藏于皮下且长期留置于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特别适用于肿瘤患者。输液港植入术多选择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有研究推荐中位穿刺点(环状软骨水平)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1]。随着超声引导技术的临床应用,经低位穿刺点(锁骨切迹上2cm)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的优势逐渐显现。 陈勇 李斌飞 凌泉 杨源锋 林志光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静脉穿刺点 经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颈内静脉穿刺 长期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