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娟

作品数:1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昌邑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甲基化
  • 10篇基因
  • 10篇儿童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瘤
  • 6篇ZO-1基因
  • 5篇金淋巴瘤
  • 5篇霍奇金
  • 5篇霍奇金淋巴瘤
  • 5篇基因甲基化
  • 5篇儿童非霍奇金...
  • 5篇非霍奇金
  • 5篇非霍奇金淋巴...
  • 5篇ZO-1
  • 4篇甲基化状态
  • 3篇启动子
  • 3篇细胞
  • 3篇恶性
  • 3篇恶性淋巴瘤
  • 2篇特异

机构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昌邑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杨明娟
  • 11篇曲凡
  • 10篇孟建辉
  • 10篇刁玉巧
  • 9篇朱秀丽
  • 7篇陈健
  • 4篇李梅
  • 2篇姜凯
  • 2篇刘蕾
  • 1篇刘建军
  • 1篇赵春华
  • 1篇王伟平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8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O-1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Ⅳ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以进一步寻找病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将55例确诊为NHLⅣ期(T细胞型40例,B细胞型15例)患儿的骨髓标本作...
曲凡杨明娟刁玉巧孟建辉朱秀丽陈健
关键词:ZO-1基因甲基化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
文献传递
ZO-1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析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Ⅳ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以进一步寻找病因及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将55例确诊为NHLⅣ期(T细胞型40例,B细胞型15例)患儿...
曲凡杨明娟刁玉巧孟建辉朱秀丽陈健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ZO-1基因甲基化状态
淋巴瘤Raji细胞Id4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细胞Id4基因是否发生了甲基化。方法体外培养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法检测Raji细胞的Id4基因甲基化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d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MS-PCR法检测显示Raji细胞的Id4基因存在高甲基化状态,RT-PCR法未检测出Id4 mRNA表达。结论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Id4基因呈现高甲基化状态,Id4基因表达沉默。
曲凡赵春华杨明娟孟建辉朱秀丽陈健李梅
关键词:淋巴瘤甲基化ID4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高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高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性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昌邑市人民医院2023年11月—2024年3月就诊的90例高龄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坎醇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临床痴呆程度[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干扰素(IFN-γ)、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DR评分、MDA水平、Hcy水平、IFN-γ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MoCA评分、MBI、SOD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能有效改善高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行为能力,降低氧化应激,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李红芳杨明娟刘蕾刘建军
关键词:高龄患者血管性痴呆
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儿童恶性淋巴瘤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Runx3基因甲基化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的患儿48例作为试验组,非恶性肿瘤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儿骨髓。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法检测骨髓细胞中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S—PCR法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前31例出现Runx3基因甲基化条带,阳性率为64.6%,对照组均未检测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7,P〈0.05)。试验组动态观察的42例Runx3甲基化阳性率呈递减趋势。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20例均有Runx3mRNA表达,试验组Runx3基因甲基化者均无表达。试验组临床缓解9例中均表达mRNA,复发1例与治疗前一样无表达。结论恶性淋巴瘤患儿骨髓细胞中Runx3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使该基因表达受阻,这与儿童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曲凡孟建辉杨明娟刁玉巧朱秀丽李梅
关键词:甲基化淋巴瘤儿童
ZO-1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Ⅳ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以进一步寻找病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将55例确诊为NHLⅣ期(T细胞型40例,B细胞型15例)患儿的骨髓标本作...
曲凡杨明娟刁玉巧孟建辉朱秀丽陈健
关键词:ZO-1基因甲基化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
隔物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隔物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按照1∶1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隔物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24±0.41)、(2.09±0.54)、(2.16±0.48)d,均短于对照组的(2.16±0.53)、(3.15±0.87)、(2.71±0.56)d(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腹部胀满、腹部胀痛、易饱纳差积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的8.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为(6.14±1.03)分,高于对照组的(5.61±1.21)分(P<0.05)。结论隔物灸联合小儿推拿可有效提高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症状积分,且具安全性。
王伟平杨明娟刘蕾夏爱燕徐惠卿
关键词:隔物灸小儿推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评价
小儿恶性淋巴瘤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其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Runx3基因又称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human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3,Runx3),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其失活的主要机制是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和杂合性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淋巴瘤Runx3基因甲基化报道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孟建辉刁玉巧杨明娟朱秀丽曲凡
关键词:RUNX3基因基因启动子区域小儿恶性淋巴瘤甲基化状态相关转录因子杂合性缺失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ZO-1基因甲基化状态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 protein-1,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2-01-15-2012-12-15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35例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Ⅳ期)患儿的骨髓标本作为研究组,20例非血液肿瘤患儿骨髓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CR)方法动态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骨髓中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法检测两组ZO-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用ZO-1基因经MS-PCR扩增后的甲基化条带进行凝胶成像系统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后的荧光强度(integrated option density,IOD)积分值,观察研究组化疗过程中IOD的动态变化。结果:MS-PCR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32例出现ZO-1基因甲基化条带,阳性率为91.4%(32/35),对照组20例,均呈非甲基化状态,χ2=15.11,P<0.01;动态观察研究组31例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治疗前为90.3%(28/31),化疗早期为80.6%(25/31),化疗后期为71.0%(22/31)。临床完全缓解3例,仍有2例可检出。治疗前与化疗早期、后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P=0.819。RT-PCR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35例提取总RNA,3例见到ZO-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8.6%(3/35),对照组20例均有表达,阳性率为100.0%(20/20),χ2=16.616,P<0.001。动态观察研究组31例ZO-1基因表达阳性率,治疗前为9.7%(3/31),化疗早期为19.4%(6/31),化疗后期为29.0%(9/31)。临床完全缓解3例,2例未见到ZO-1基因表达。治疗前与化疗早期、化疗后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3,P=0.500。性别(t=0.530,P=0.25)、年龄(r=0.080,P=0.25)与IOD值线性无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IOD值线性无关,r=0.093,P=0.25。骨髓中瘤细胞数与IOD值线性相关,且呈正相关,r=0.669,P=0.036 5。结论:ZO-1基因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中呈特异性高甲基化状态,导致该基因表达沉默
刁玉巧曲凡杨明娟孟建辉陈健李梅
关键词:儿童ZO-1基因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甲基化神经母细胞瘤
Id4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儿童恶性淋巴瘤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Ⅳ期患儿骨髓Id4基因甲基化情况,以探讨其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确诊为恶性淋巴瘤Ⅳ期[包括霍奇金病(HD),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治疗前、化疗前期、化疗中期、化疗后期、临床缓解以及复发病例的骨髓标本作为研究组,非血液肿瘤患儿20例骨髓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分别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骨髓细胞中Id4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Id4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S—PCR检测结果:治疗前27例出现完全性和部分甲基化条带,甲基化阳性率为64.3%(27/42例)。对照组均呈非甲基化状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态观察研究组27例(NHL21例,HD6例),NHL化疗前期15例出现ld4基因甲基化条带,阳性率为55.6%(15/27例);化疗中期阳性率51.9%(14/27例);化疗后期阳性率48.1%(13/27例);临床缓解9例,有4例检出,阳性率为44.4%(4/9例)。复发2例,甲基化状态消失后又重新出现。治疗前与化疗前、化疗中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化疗后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间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T-PCR检测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凡有Id4基因甲基化病例均无mRNA表达,对照组全部有表达。结论在儿童恶性淋巴瘤Id4基因呈特异性高甲基化状态导致该基因表达沉默,这与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随着化疗病情的变化,Id4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也随之变化。因此,Id4基因甲基化状态有可能作为恶性淋巴瘤患儿早期发现、疗效判断和微小残留检测的指标。
刁玉巧曲凡杨明娟朱秀丽李梅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甲基化ID4基因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