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显像
  • 2篇放疗
  • 2篇放疗后
  • 2篇SPECT
  • 1篇动态显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照射
  • 1篇照射治疗
  • 1篇皮肤
  • 1篇皮肤血管
  • 1篇皮肤血管瘤
  • 1篇涎腺
  • 1篇涎腺功能
  • 1篇小儿
  • 1篇小儿皮肤血管...
  • 1篇脑损伤
  • 1篇近距
  • 1篇近距离照射
  • 1篇近距离照射治...

机构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梁培炎
  • 3篇张伟光
  • 3篇杨小春
  • 2篇樊卫
  • 2篇戴军进
  • 1篇冯祝玲

传媒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PECT显像在NPC放疗后所致脑损伤中的初步应用
2000年
目的 评价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鼻咽癌 (NPC)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 ,对 1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有放射性脑损伤症状的患者和 8例未经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作半定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作统计学分析 . 16例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同期做电子计算机体层检查 (CT)对比 .结果  16例有放射性脑损伤症状的鼻咽癌患者双侧颞叶局部脑血流灌注 (rCBF)在横断面层面 -放射性曲线相应部位上可见局部放射性下降峰或曲线变窄小 ,峰值降低 ,其曲线局部下降峰值与鼻咽癌放疗剂量的生物效应剂量 (BED)值呈正相关 (r=0 8976 ,p <0 0 1) . 8例未经放疗的鼻咽癌患者 ,在横断面图像上其双侧颞叶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层面 -放射性曲线大致呈正态分布曲线 ,未见异常的局部下降峰或曲线变窄小 ,峰值未见降低 .SPECT显像检查发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阳性率高于同期CT检查 .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可以早期发现鼻咽癌放疗后所致的放射性脑损伤 ,并可以作出定性诊断 ;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放射性脑损伤程度与NPC放射治疗的生物效应剂量成正相关 .
梁培炎张伟光樊卫戴军进杨小春冯祝玲
关键词:SPECT放射性脑损伤
^(32)P近距离照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剂量率效应被引量:9
2002年
梁培炎杨小春张伟光
关键词:小儿皮肤血管瘤剂量率效应
SPECT核素动态显像定量评价鼻咽癌放疗后涎腺功能的价值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用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 ,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功能损伤情况的可行性 .方法 对 6 3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均行SPECT核素动态显像 ,利用SPECT机的R .O .Isequence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并定量分析涎腺的摄取、排泌功能 .结果  6 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 ,腮腺和颌下腺的排泌功能损伤 (无明显损伤、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损伤 )分别为 (19、7、7、4、89)和 (2 2、2 4、2 0、12、48)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0 5 ) ;腮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损伤分别为 (5 1、12、16、6、41)和 (19、7、7、4、89)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0 5 ) ;颌下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损伤分别为 (5 8、8、11、6、43)和 (2 2、2 4、2 0、12、48)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0 5 ) .结论 SPECT核素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方法是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功能受损程度的敏感、实用的方法 .放疗后以腮腺功能受损为主 ,而腮腺。
张伟光樊卫梁培炎戴军进杨小春
关键词:鼻咽癌涎腺功能SPE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