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昆山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昆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放疗
  • 6篇肿瘤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4篇适形
  • 4篇细胞
  • 3篇调强
  • 3篇适形放疗
  • 3篇疗效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地榆升白片
  • 2篇调强放疗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三维适形
  • 2篇三维适形放疗
  • 2篇升白
  • 2篇肿瘤化疗
  • 2篇晚期

机构

  • 15篇昆山市中医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杨华
  • 7篇李胜业
  • 4篇戴安伟
  • 3篇李张艳
  • 3篇杨文娟
  • 2篇王俐
  • 2篇陆琼
  • 1篇高湘湘
  • 1篇辛育龄
  • 1篇王良花
  • 1篇万云
  • 1篇王曦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乳酸脱氢酶水平对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为适应无氧环境,必须通过糖酵解获取生长的必要条件。LDH是一种糖酵解酶,在肿瘤细胞糖酵解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LDH和参与肿瘤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IF)关系密切[1]。大量研究证实,相当一部分肿瘤的预后与机体内LDH水平相关[2]。
王俐杨华高湘湘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贝伐单抗结直肠癌预后
不同放疗方式对胃癌周围组织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多野照射、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对胃癌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多野照射组(A组)、3D-CRT组(B组)和IMRT组(C组)。放疗后比较3组患者上腹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及胰淀粉酶等指标;随访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3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依次为A组0.05)。A组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胰淀粉酶异常及转氨酶升高比例均高于B组和C组(P<0.05);与肝功能及胰脏功能受损情况比较,血常规异常的发生比例较高(P<0.05)。A组放射性脊髓病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C组患者未见放射性脊髓病发生。随访3年生存率:C组>B组>A组,随访3年复发率:A组>B组>C组。结论相比于多野照射放疗技术,IMRT及3D-CRT可更好地减轻胃癌术后放射治疗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杨华李胜业
关键词:胃癌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
放疗联合电化学治疗表浅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李胜业杨华辛育龄
关键词:电化学治疗单纯放疗近期疗效手术难度大出血耐受量
调强放疗+扶正中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2018年
探讨调强放疗联合扶正中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调强放疗法,给予观察组调强放疗联合扶正中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35.0%、40.0%和30.0%,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扶正中药治疗方案,可明显减少毒副作用,改善免疫功能,推广应用价值高。
李胜业杨华
关键词:调强放疗扶正中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蛇床子素对胃BGC-823细胞的体外放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蛇床子素(Ost)对胃BGC-823细胞的体外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单药及联合放疗对BGC-823细胞的作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Ost对BGC-823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Ost及放疗对BGC-823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Ost对BGC-82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低细胞毒剂量的Ost(15μg/ml)对BGC-823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经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后,Ost联合放疗组细胞存活曲线较单纯放疗组左移,D0、Dq值变小,放疗增敏比SER=1.64。结论:低细胞毒剂量的Ost(15μg/ml)对BGC-823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引起放疗敏感时相G1期细胞阻滞,减少放疗相对抗拒时相S期细胞比例相关。
毛佳蕾杨华陆琼金丽娟
老年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效果及发生放射性肺炎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效果及分析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进行调强放疗的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放射性肺炎1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吸烟史、病理分期、年龄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无相关性(P>0.05),而肿瘤位置、糖尿病、同步化疗、再程放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P<0.05)。放射性肺炎和非放射性肺炎患者V30、V35、V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5、V10、V15、V20和全肺照射的平均剂量(ML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效果为病情无缓解9例(11.25%)、部分缓解59例(73.75%),完全缓解12例(15.00%),临床有效率为88.75%(71/80)。调强放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中,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93.75%(75/80)、12.50%(10/80)、22.50%(18/80),不良反应程度均为1、2级。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在调强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位置、糖尿病、V5、V10、V15、V20、MLD、同步化疗、再程放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王俐戴安伟李张艳杨华费明来
关键词:调强适形辐射性肺炎
MRI影像与CT影像融合探讨技术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影像(DWI)联合T2WI影像融合CT影像技术在局部晚期食管癌(LAEC)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LAEC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在放疗前进行常规MRI和CT及DWI检查,将图像融合后由3名放疗医师将靶区勾画出来,分别记录为甲乙丙三组,比较以CT作为基础勾画的图像和融合图像的勾画差异。结果:以CT作为基础勾画的靶区GTV和CTV体积、长度、厚度均高于融合图像,甲乙丙三组的CV值、Ratio值高于融合图像,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联合T2WI影像融合CT影像技术,在LAEC患者的放疗靶区勾画中不同医师的数据保持一致性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李胜业杨华
关键词:局部晚期食管癌
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31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杨华
地榆升白片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白细胞下降的临床观察
化疗是现今对肿瘤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但在化疗过程中造成的白细胞减少,常导致化疗被迫中断,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多年来,关于中医药对抗化疗副作用的研究已有不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结果仍难尽人意。四川地奥集团天府药业公司在...
杨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药物白细胞减少地榆升白片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泻肺汤抗肺腺癌机制研究及动物实验验证
2025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泻肺汤(XXFD)治疗肺腺癌的靶点和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方法从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及文献中检索XXFD有效化学成分及各成分相应的作用靶点;从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肺腺癌相关靶点,用Venny 2.1.0在线工具获得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作为XXFD治疗肺腺癌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获取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XXFD治疗肺腺癌的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XXFD组(生药量为1.8 g/20 g),每组5只。每日观察小鼠的整体情况,每隔3日测量并记录裸鼠瘤体体积。给药3周后处死小鼠,迅速剥离肿瘤组织并用电子天平称重,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蛋白53(TP53)、蛋白激酶B(Akt)、原癌基因(JUN)、肿瘤坏死因子(TNF)、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XXFD有118个潜在靶点,后续筛选得到度值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分别为TP53、Akt、JUN、TNF、HSP90AA1。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XXFD治疗肺腺癌的靶基因主要作用于基因调控、酶结合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XXFD治疗肺腺癌主要涉及癌症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及凋亡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XXFD组显著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减轻瘤体体积和质量(P<0.05),显著促进瘤体组织中P53蛋白表达(P<0.05),抑制TNF-α、p-Akt、c-JUN、HSP90蛋白表达(P<0.05)。结论XXFD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实现其在肺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刘艳霞顾展丞杨华陆琼钱丽君杨文娟曹宏
关键词:肺腺癌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热休克蛋白90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