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贺

作品数:155 被引量:678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2篇胰腺
  • 50篇胰腺炎
  • 48篇腺炎
  • 46篇急性胰腺炎
  • 24篇重症
  • 21篇手术
  • 21篇重症急性
  • 21篇重症急性胰腺
  • 20篇重症急性胰腺...
  • 17篇创伤
  • 15篇诊治
  • 13篇预后
  • 13篇外伤
  • 13篇急诊
  • 12篇细胞
  • 11篇教学
  • 10篇蛋白
  • 10篇术后
  • 9篇引流
  • 9篇诊治体会

机构

  • 13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53篇李贺
  • 82篇项和平
  • 52篇高明
  • 34篇张长乐
  • 32篇尹纯林
  • 24篇王伟
  • 24篇葛魏巍
  • 23篇姜大同
  • 17篇汪海平
  • 16篇程俊
  • 11篇汪亨通
  • 9篇洪磊
  • 8篇王召华
  • 8篇付锐
  • 8篇王天鹏
  • 7篇熊茂明
  • 6篇耿小平
  • 6篇孟翔凌
  • 3篇程晓虎
  • 3篇李永生

传媒

  • 14篇中华医学会急...
  • 13篇中华急诊医学...
  • 1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0篇安徽医学
  • 8篇肝胆外科杂志
  • 8篇创伤外科杂志
  • 7篇当代医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保健与生活
  • 3篇安徽医药
  • 3篇医学信息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8篇2025
  • 4篇2024
  • 15篇2023
  • 11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3篇2015
  • 19篇2014
  • 18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8例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的诊治方法,减少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8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者7例,传统疝修补术...
程晓虎项和平李贺高明张长乐
关键词:嵌顿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治疗体会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
程俊项和平李贺高明张长乐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淀粉酶
SHC SH2域结合蛋白1对肝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探究SHC SH2域结合蛋白1(SHCBP1)通过与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8A(KIF18A)相互作用对肝细胞癌(HCC)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及干性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ENCORI数据库分析SHCBP1、KIF18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HCC患者总体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SHCBP1与KIF18A表达在HCC组织中的相关性。分析SHCBP1、KIF18A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STRING数据库预测SHCBP1与KIF18A间潜在的结合关系。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系HHL-5、HCC细胞(Huh-7、SNU-449、Hep3B),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HCBP1、KIF18A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力;TUNEL、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评估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体外成球实验检测细胞成球能力;Western blot分析凋亡、转移相关蛋白及干性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SHCBP1、KIF18A表达均与HCC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脉管侵犯及远处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SHCBP1和KIF18A在H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P<0.05),并与预后不良相关。敲低SHCBP1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干性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此外,SHCBP1与KIF18A相互作用,KIF18A过表达可逆转SHCBP1干扰对HC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干性的作用(均P<0.01)。结论:SHCBP1可通过与KIF18A相互作用进而促进H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宋磊高明李贺孙远松王琪
关键词:肝细胞癌
血清vWF、LTF与Hct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乳转铁蛋白(LTF)及红细胞比容(Hct)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260例AP患者,依据《2012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分为SAP组(重症组)与非SAP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包括ELISA法检测的血清vWF、LTF水平)及入院24小时内CTSI评分、48小时内SOFA评分。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AP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并与SOFA、CTSI评分对比。结果:SAP组与非SAP组在年龄、心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Hct等指标差异显著。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ct与AP严重程度正相关(r = 0.581),vWF (r= −0.566)、LTF (r = −0.462)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证实三者均为SAP独立危险因素(均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lactotransferrin (LTF) and hematocrit (Hct) for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 (AP). Methods: A total of 260 AP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SAP and non-SAP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2012 Atlanta Classification. Baseline data, laboratory indexes (including serum vWF and LTF levels detected by ELISA) and CTSI scores within 24 hours of admission and SOFA scores within 48 hours were collecte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identified SAP risk factors and a combined prediction model. Diagnostic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ROC curve and compared with SOFA and CTSI scores.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SAP group and non-SAP group in age, heart rat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lymphocyte percentage and Hct.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c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AP (r = 0.581), while vWF (r = −0.566) and L
史航瑞孙远松李贺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红细胞比容急性胰腺炎
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诊治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临床急诊处理的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自2012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70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患者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的处理方式及预后关系.结果 62例...
付锐项和平李贺汪海平
创伤性肝破裂18例治疗体会
葛魏巍项和平李贺高明姜大同
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挫裂伤患者创面按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创面修复生物胶凝胶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碘伏消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治愈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用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丁波项和平高明李贺王伟葛魏巍程俊姜大同
关键词:挫裂伤创面愈合
血清AGP2、LBP及PCT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人院后24小时内血清中α-1-酸糖蛋白2(AGP2)、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及降钙素原(PCT)对AP患者病情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在入院24小时内收集患者血清。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国际会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将患者分为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on-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Non-SAP)组(n=15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n=71例)两组,比较两组间AGP2、LBP、PCT及综合评分指标的差异,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其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分析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SAP组与Non-SAP组比较,Ranson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AGP2、LBP、PCT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GP2、LBP及PCT水平与A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GP2、LBP及PCT为AP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示Ranson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AGP2、LBP以及PCT为AP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因素(均AUC>0.7)。而AGP2、LBP及PCT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AUC=0.895)对SAP的预测性能优于AGP2(AUC=0.844)、LBP(AUC=0.728)及PCT(AUC=0.799)指标的单独使用。结论AP患者人院24h内血清AGP2LBP及PCT水平对早期预测AP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三者联合时预测价值更高。
王宇鹏宋凯孙远松姜大同李贺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脂多糖结合蛋白降钙素原
早期区域动脉灌注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SAP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肝素的治疗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治疗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急诊外科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随机分组为普通治疗组(23例)及CRAI组(28例),普通治疗组按胰腺炎常规治疗方法治疗,CRAI组通过股动脉置管,持续泵入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液学指标等情况。结果 CRAI组的胰腺坏死率、胰周感染率、死亡率分别为10.71%、21.43%、7.14%,均低于普通治疗组的43.48%、56.52%、3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AI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5.22±3.71)d、(6.94±1.23)d、(4.57±1.02)d,均低于普通治疗组的(40.34±4.47)d、(20.44±2.15)d、(17.84±3.3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AI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较普通治疗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AI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更好,可降低患者胰腺坏死率、胰周感染率及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安全可靠。
李贺付锐孙远松尹纯林汪海平王召华闵安李申涛
关键词: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肝素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征与治疗策略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6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2周内者占80.33%(2 ̄28天)。53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1.9天,2周内恢复的占86.8%;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平均治愈时间为9.75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有:发生在手术后早期(4周内);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较少发生肠绞窄;主要原因为炎症粘连;保守治疗有效。
熊茂明钱福永李贺陆震孟翔凌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