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祖娴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少年
  • 2篇生活压力事件
  • 2篇青少年
  • 2篇人格特质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婚恋
  • 1篇大学生婚恋观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危机
  • 1篇知觉
  • 1篇生活变动事件
  • 1篇亲密度
  • 1篇青少年自我意...
  • 1篇人格
  • 1篇中学生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意识
  • 1篇辣椒酱
  • 1篇婚恋
  • 1篇婚恋观

机构

  • 4篇广州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广州市教育科...

作者

  • 4篇李祖娴
  • 3篇聂衍刚
  • 1篇田婧妤
  • 1篇李婷
  • 1篇万华

传媒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少年自我意识、生活事件与心理危机特质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意识、生活事件与心理危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意识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危机脆弱性量表和自我压弹力量表对847名初高中学生调查。结果①自我意识与危机脆弱性呈显著负相关(r=-0.430,P≤0.01),与自我压弹力呈显著正相关(r=0.482,P≤0.01);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危机脆弱性显著正相关(r=0.258,P≤0.01);②半数以上的青少年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处于良好范围,有8.8%的青少年危机处理能力非常脆弱;③自我意识能预测危机脆弱性26.3%的变异量,能预测自我压弹力33.6%的变异量;④生活事件对危机脆弱性能预测12.2%的变异量。结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生活事件能较好地预测心理危机。
聂衍刚李婷李祖娴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意识心理危机
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攻击行为不仅包括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语或身体行为,也包括指向的对象在知晓的情况下通常有避免伤害的动机,在本研究中,攻击行为主要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敌对和愤怒四个方面。我们通过对生活压力事件和人格特质的调查,探讨两者与攻击...
李祖娴
关键词: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
文献传递
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攻击问卷、青少年大五人格特质问卷和生活压力事件问卷,对从广州市整群随机抽取的4所中学的84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青少年攻击行为在年级、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少年和师长同伴交往的压力对他们的攻击行为表现影响最为广泛,而神经质、宜人性与外倾性对青少年的攻击也有广泛的预测力。青少年体验到的压力会通过影响神经质、宜人性和严谨性3种特质影响其攻击行为的发生。结论生活压力事件和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并且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宜人性和严谨性在生活压力事件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聂衍刚李祖娴万华胡春香
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人格
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其自身婚恋观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3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大学生的婚恋观显著相关(r=0.190,P<0.01),对父母关系知觉的3个维度高低分在大学生婚恋观上有显著差异(t=3.74,P<0.001);2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结构(F(1,59)=5.904,P<0.05)、年级(F(3,328)=3.629,P<0.05)和恋爱次数(F(3,328)=4.962,P<0.01)上存在差异;3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的亲密度和矛盾性分别能预测大学生婚恋观的情感表达(2.9%)、对婚姻的期待(8.6%)和恋爱稳定性(1.7%)。结论父母婚姻关系对大学生婚恋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预测作用,双亲家庭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年级和恋爱次数上有不同差异。
李祖娴聂衍刚田婧妤
关键词:婚恋观亲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