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 作品数:20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用巢式PCR法检测武汉地区育龄妇女细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
- 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简称B19),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红细胞病属,是一种单链、线状DNA病毒。B19感染多发生在秋末、春季和夏初,几乎呈世界范围分布。B19可引起许多临床...
- 邓雪锋朱云云菅新艳冯志鸿董衍明李毅
- 关键词:育龄妇女B19PCR细小病毒
- 文献传递
- 细小病毒磷脂酶(vPLA2):抗病毒药物的靶标
- 人类细小病毒 B19(human parvovirus B19)分布广,危害很大,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再生障碍危象和儿童传染性红斑症(第五号症)是 B19 病毒感染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许多疾病与该病毒有关,...
- 李毅
- 关键词:细小病毒磷脂酶抗病毒药物
- 文献传递
-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se Snyder)肠道纤维素酶GHF7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可再生性能源物质。白蚁是自然界能够降解纤维素的为数不多的昆虫之一,其对纤维素的降解与体内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密切相关。本文报道了以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黑胸散白蚁(Retic...
- 杜蕾蕾杨红彭建新李毅李爱英洪华珠
- 关键词:黑胸散白蚁纤维素酶
- 文献传递
- B19病毒11kDa蛋白对Hela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11 kDa蛋白作为B19病毒的一个非结构蛋白,可能在病毒复制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11 kDa蛋白对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首先通过原核表达纯化获得GST-11 kDa融合蛋白,并制备免疫血清,利用免疫血清验证了11 kDa蛋白在Hela细胞呈胞浆定位。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发现11 kDa蛋白能上调细胞内NF-κB转录活性,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表明11 kDa蛋白能够引起细胞内IκB-α的降解。同时,11 kDa蛋白还能够上调细胞内炎性因子IL6启动子的活性,而该反应主要依赖于NF-κB通路。结果表明,11 kDa蛋白通过参与细胞内信号途径激活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
- 董衍明黄玉彭建新李毅
- 关键词:人细小病毒B19
- 人细小病毒B19-VP1u保守区外C端氨基酸对sPLA2活性的影响
- 2012年
- 为探寻人细小病毒B19-VP1u保守区外氨基酸序列对sPLA2活性的影响,依次截短B19-VP1u保守区外C端的氨基酸序列,表达纯化截短突变的蛋白后分别检测其sPLA2活性。结果显示,截短7个氨基酸时,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截短15个氨基酸时,酶活性显著降低;截短23个氨基酸时,几乎没有酶活性。表明保守区外C端的第8~24个氨基酸之间的序列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推测其在维持酶的正确三维结构中起重要作用。
- 黄玉赵丹李毅
- 关键词:B19SPLA2C末端
- 用巢式PCR检测育龄妇女人群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调查人类细小病毒B19在武汉地区普通人群,尤其是育龄妇女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武汉地区2家医院的血液样本1700份,分为两组。以血清中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第Ⅰ组(普通组,包括男性和女性)阳性检测率为4.50%,第Ⅱ组(妇女组)阳性检测率为8.33%。结论武汉地区育龄妇女的B19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很有必要对孕妇进行诊断从而预防新生儿感染B19病毒。另外,由于巢式PCR具有灵敏、特异、简便等优点,适合于用来检测血液样本中的人细小病毒B19。
- 邓雪锋朱云云营新艳冯志鸿董衍明李毅
- 关键词:人类细小病毒B19巢式PCR
- 家蚕浓核病毒(伊那株)(Bombyx Mori Densovirus,BmDNV-1)非结构蛋白基因NS2的克隆与表达
- 2009年
- 本文对家蚕浓核病毒伊那株的非结构基因NS2进行了克隆和表达,以期进一步研究其功能。以伊那株的全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出NS2基因,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到DH5a感受态细胞中培养筛选阳性克隆pET-28a-NS2,并抽提质粒进行验证。重组质粒经BamHI和HindIII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正确,然后转化到表达菌株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NS2融合蛋白,通过10%SDS-PAGE检测表明:经1mMIPTG诱导4h后,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大,得到的NS2融合蛋白约56.0KD,并经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正确。
- 王媛李毅
- 关键词:NS2克隆
- 人类博卡病毒(HBoV)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人类博卡病毒(HBoV)非结构蛋白NS1,制备抗NS1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扩增HBoV非结构蛋白NS1基因,将其克隆至pMAL-c2X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原核表达融合蛋白MBP-NS1,并获得了其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到1∶32000。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了融合蛋白,制备抗NS1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机制提供可靠的工具。
- 孙彬李京京欧阳锦凤陈莹李毅
-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浓核病毒研究概述被引量:3
- 2011年
- 浓核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浓核病毒亚科,病毒颗粒为二十面体,无包膜,直径在18~30nm左右,基因组为单链DNA,末端具有发卡结构,大小为4~6kb,只感染无脊椎动物细胞。本文介绍了浓核病毒基因组的表达策略、宿主域及其决定因子、昆虫对浓核病毒的抗性机制,以及浓核病毒在卫生和农业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也概括了浓核病毒对无脊椎动物养殖业潜在的威胁。
- 刘凯于彭建新洪华珠李毅
- 关键词:浓核病毒抗性基因组进化
-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se Snyder)肠道内两种鞭毛虫共生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se Snyder)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一种低等木食性白蚁,肠道内共生有大量的原核生物和鞭毛虫。本文报道了对采自湖北地区的黑胸散白蚁肠道内两种鞭毛虫共生细菌系统发育分析的...
- 陈文杨红彭建新李毅洪华珠
- 关键词:黑胸散白蚁系统发育分析鞭毛虫共生细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