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松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科技馆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设计被引量:3
- 2009年
-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于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中,其外形似鹦鹉螺壳体。通过建筑形态、内部空间、功能流线、景观、节能技术、主体结构等的介绍,表达了博物馆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设计宗旨,体现了21世纪公共博览类建筑的创新风格。
- 李岩松郜江高一鹏
-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展厅外墙
- 环板穿筋式钢筋与型钢连接构造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板穿筋式钢筋与型钢连接构造,所述构造包括空心钢管,还包括:环设于所述空心钢管外侧的N个钢环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纵筋、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纵筋与拉筋,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钢环板沿水平...
- 李亚明李岩松张良兰徐晓红贾水钟郜江贾海涛
- 文献传递
- 上海天文馆工程建设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以天文馆工程项目为背景,建立了结合委员会式和矩阵式的大型建设工程动态风险管理组织模式,构建了动态风险管理体系,开发了集信息化施工、动态跟踪和远程监控于一体的大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动态风险管理平台,实现了施工全过程和动态的风险识别、评估、跟踪、预警和应急管理。
- 李岩松徐晓红郜江李瑞雄
- 关键词:风险管理信息化施工
- 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引导式人群疏散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筑空间复杂,人群密度大,紧急情况下的人群自由疏散容易导致应急管理事件,应合理安排疏散引导提高疏散效率。介绍了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疏散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如人群密集、复杂结构空间及安全保障等;从标识牌和引导员2种引导模式对现有的引导式人群疏散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希望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提升应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 李岩松李建勇陈剑秋
- 关键词:人群疏散标识牌
- 数字化健康监测技术在上海天文馆的应用实践
- 2025年
- 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技术,在文化建筑场馆项目建立结构健康监测及可视化监控系统项目。上海天文馆作为全球最大的天文科普场馆,其独特的建筑外形与其丰富的展陈融于一体,成为地标性的公众文化建筑。以该项目为例,结合场馆运行客流分布,形成异型复杂组合结构监测布置方案,以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科学管理,对结构全生命周期的性能损伤和退化进行评估、预警和反演,建立结构健康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对大型文化建筑场馆安全运行和智能维护提供解决方案。
- 徐晨李岩松贾海涛
-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
- 一种智能化建筑综合运维资源智慧共享平台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智慧园区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的建筑运维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产业园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和实践。针对传统建筑运维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该文设计了一种智能化建筑综合运维资源智慧共享平台。该平台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技术,有效地将运维资源需求方和运维资源供给方联结在一起,按需匹配运维资源供给和资源需求。同时,该平台系统通过搭建分布式架构为终端设备提供了本地化的智能运维计算分析和反馈服务,对采集的设备运维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构建建筑运维数据信息化体系。在该平台运行后,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对设备进行智能化预测运维管理,系统还能对突发的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告警和提醒。整个系统在上海市科技馆智能建筑运行1 a,成功地降低了科技馆的运维成本,提高了整个馆体的运维效率。
- 陆文辉李岩松
- 关键词:物联网
- 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分析——以上海自然博物馆设计实践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地处上海市中心的静安雕塑公园,被山海关路、石门二路、北京西路、成都北路围合。作为市级大型博物馆,其建设规模、展品存量、展示手段,位居国内3大自然博物馆之列,每年预计有超过120万参观者造访。该项目的绿色低碳目标,决定了对这个建筑的设计必须基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分析。
- 徐晓虹李岩松
- 关键词:绿色建筑
- 建筑自清洁材料应用研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
- 2023年
- 为减少外墙清洗带来的环境污染,达到节约用水与清洗试剂等目的,对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继而采用专项涂层施工工艺,对建筑表面进行深度清洗。将纳米自清洁材料涂层应用于建筑表面,经现场测试及同区域位置环境类比分析,得到建筑表面涂刷纳米自清洁材料涂层能够减少周边环境污染以及提高建筑自清洁能力的结论。
- 李岩松陆勇贾海涛
- 关键词:减少污染
-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光环境设计被引量:2
- 2016年
-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光环境设计从建筑形态、功能布局、使用要求等因素整体考虑、技术体系集成应用,为观众营造了新颖的视觉体验,也为员工创建了良好的内部光环境氛围。具体光环境设计集成应用主要由:自然光采光体系、建筑外遮阳体系和人工照明体系3部分组成,在设计中注重了与建筑构件、展示内容、室外景观的有效融合。
- 李岩松
- 关键词:博物馆光环境
- 可持续发展,建筑先行——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探索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自然博物馆建筑现状的分析与理论思考,探索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建筑的功能定位,明确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的原则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与措施,为当代建设博物馆建筑提供参考。
- 李岩松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