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勇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牙种植
  • 4篇牙种植体
  • 4篇种植体
  • 4篇拔牙
  • 3篇牙乳头
  • 3篇乳头
  • 2篇牙周
  • 2篇咬合
  • 2篇正畸
  • 2篇美学
  • 1篇单侧
  • 1篇第三磨牙
  • 1篇电图
  • 1篇牙齿移动
  • 1篇牙矫治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干细胞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组织
  • 1篇氧化氮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40...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李宝勇
  • 4篇王娟
  • 4篇贾保军
  • 4篇黄征难
  • 3篇袁柳
  • 3篇雷鸣
  • 3篇丁寅
  • 3篇杨海青
  • 2篇潘峰
  • 2篇王美青
  • 1篇周丽娟
  • 1篇冯洁
  • 1篇刘民
  • 1篇李菲菲
  • 1篇沈焕
  • 1篇王光
  • 1篇何勇

传媒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第七届全国口...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前牙区即刻种植的美学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前牙区即刻种植永久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方法:22例前牙缺失病例,行不翻瓣拔牙同期植入28颗种植体,上前牙24颗采用非埋入式种植术式,下前牙4颗采用埋入式种植术式,种植体愈合3-4个月进行永久修复.随访时间为1...
黄征难李宝勇王娟贾保军雷鸣杨海青刘素阳袁柳宋慎琳
关键词:拔牙牙种植体牙乳头
正畸矫治安氏Ⅰ类边缘病例模糊综合评判系统的建立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应用模糊数学方法,从给出明确矫治设计的安氏Ⅰ类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病例中获取信息,将之用于边缘病例的诊断。方法:从给出明确矫治设计的88例安氏Ⅰ类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病例中,随机抽取70例,利用逐步判别分析,获得诊断所需的7项主要指标,用其余18例检验判别函数式,计算各指标的贡献率,建立拔牙与非拔牙集合,构建模糊数学模型。据此模型计算临床病例在两集合中的得分值并根据其值大小确定分类。结果:该模型对15例边缘病例可给出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模型设计较合理,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何勇丁寅李菲菲冯洁李宝勇
关键词:口腔正畸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数学模型
前牙区即刻种植2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前牙区即刻种植永久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方法:22例前牙缺失病例,行不翻瓣拔牙同期植入28颗种植体,上颌前牙24颗采用非埋入式种植术,下颌前牙4颗采用埋入式种植术,种植体愈合3~4个月进行永久修复。随访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iller牙龈边缘组织退缩分类及Jemt牙龈乳头指数,分别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2个月后的牙龈边缘退缩及牙龈乳头状况;根据Albrektsson种植体成功标准,观察所植入的种植体状况。结果:28颗种植体留存率100%。Miller分类,18颗种植体牙龈边缘无退缩;8颗种植体牙龈边缘Ⅰ类退缩;2颗种植体牙龈边缘Ⅱ类退缩。种植修复体近远中Jemt牙龈乳头指数均为Ⅱ级以上。结论:前牙区即刻种植,延期修复是一项较成熟的手术方法,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黄征难李宝勇王娟贾保军雷鸣杨海青刘素阳袁柳宋慎琳
关键词:拔牙牙种植体牙乳头
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咬合干扰与升颌肌活动的关系
<正>目的阐明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咬合干扰与升颌肌表面肌电活动的关系。方法使用T-ScanⅢ咬合测定分析系统记录20名健康志愿者、20名正常咬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
李宝勇王美青
关键词:下颌第三磨牙咬合干扰
文献传递
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颌后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的36例患者,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9±2.1)mm,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共植入42枚种植体,其中瑞士Straumann种植体22枚、韩国奥齿泰SSⅡ种植体13枚、法国安多健种植体7枚。术后3-4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同时观察种植体的稳定性和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情况。随访期(12.2±3.6)个月。结果:36例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2.83±1.12)mm,41枚种植体成功负载,种植体稳定,骨结合状况良好,无不良自觉症状。1枚种植体术后5周脱落,脱落2个月后重新种植,成功负载。结论:单纯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能有效治疗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上颌后牙缺失,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满意。
黄征难李宝勇刘民贾保军王娟宋慎琳
关键词:牙种植体上颌窦底提升
前牙区即刻种植的美学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前牙区即刻种植永久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方法:22例前牙缺失病例,行不翻瓣拔牙同期植入28颗种植体,上前牙24颗采用非埋入式种植术式,下前牙4颗采用埋入式种植术式,种植体愈合3-4个月进行永久修复。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iller牙龈边缘组织退缩分类及Jemt牙龈乳头指数,分别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2个月后的牙龈边缘退缩及牙龈乳头状况;根据Albrektsson种植体成功标准,观察所植入的种植体状况。结果:28颗种植体留存率100%。Miller分类,18颗种植体牙龈边缘无退缩;8颗种植体牙龈边缘Ⅰ类退缩;2颗种植体牙龈边缘Ⅱ类退缩。种植修复体近远中Jemt牙龈乳头指数均为Ⅱ级以上。结论:前牙区即刻种植,延期修复是一项较成熟的手术方法,但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才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黄征难李宝勇王娟贾保军雷鸣杨海青刘素阳袁柳宋慎琳
关键词:拔牙牙种植体牙乳头
牙周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组织内iNOS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牙周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变化。方法:48只10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正常组,每组24只。近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分别于加力后1、2、3、7、14、21d,2组各处死4只动物,制作切片进行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较牙周组织中iNOS的表达变化。结果:加力2、3、7、14、21d时,实验组iNOS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鼠牙周组织炎症使牙齿移动过程中iNOS表达升高,影响牙周组织改建。
李宝勇丁寅潘峰王光沈焕
关键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正畸牙齿移动牙周炎
视觉反馈诱导下升颌肌不同水平主动收缩的表面肌电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索持续紧咬、咬合力水平和视觉反馈三因素对正中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肌电活动水平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应用T-Scan III咬合分析仪和BioEMG III肌电图仪同步记录25例健康正常成年人以轻度、中等、最大咬合力做正中紧咬时双侧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的肌电活动,并以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咬合力水平、力值视觉反馈和维持因素对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析因分析结果显示,双侧TA和MM的肌电活动水平均随咬合力增高以及力量维持而增强(P<0.001),而且咬合力水平与维持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力值视觉反馈下仅一侧肌电(右侧TA和左侧MM)维持在目标水平(P>0.05)。结论:维持一定的咬合力水平将增加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维持努力与咬合力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咬合力水平视觉反馈对降低肌电活动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周丽娟李宝勇王美青
关键词:咬合力肌电图
外源性雌激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骨分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检测外源性雌激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DLSCs加入无酚红成骨诱导培养液和不同浓度的17β-E2[分为E10^(-7)、E10^(-8)、E10^(-9)组和对照组(成骨诱导培养液+无水乙醇(0.01%)]-雌二醇[分为E10^(-7)、E10^(-8)、E10^(-9)组、ICI组(成骨诱导培养液+ICI182780)、E10^(-7)+ICI组(成骨诱导培养液+1×10^(-7)17β-E2+1×10^(-7)ICI182780)],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测定其增值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活性、Ⅰ型胶原合成能力。结果添加外源性雌激素后,细胞增殖加快,生长密集,呈螺旋状排列。PDLSCs的增殖发生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第3、5天雌激素干扰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此后雌激素干扰组细胞增殖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药物浓度组间,E10^(-7)组对细胞增殖影响最为明显,其细胞增殖水平高于E10^(-8)、E10^(-9)组(P<0.05)。ALP表达显示动态变化,自第3天开始,各组ALP表达均升高,而雌激素干扰组AL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药物浓度组间E10^(-7)组ALP表达增加高于E10^(-8)、E10^(-9)组(P<0.05),与ICI组、E10^(-7)+I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SCsⅠ型胶原合成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趋势,且与药物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雌激素对PDLSCs成骨分化过程有促进作用,该作用与雌激素浓度密切相关。
潘峰丁寅李宝勇
关键词:干细胞人牙周膜干细胞雌激素成骨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