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蓬洲
- 作品数:40 被引量:2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 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通过分别浸泡在氘代吡啶和氘代丙酮溶剂中的煤的核磁共振成象,观察了溶剂在煤中的渗透、扩散过程和溶胀作用。并得到了煤的大分子网络中的动态小分子的分布情况。由核磁共振成象技术获得了煤的化学和物理结构信息。
- 马志茹张蓬洲丁广良李丽云叶朝辉
- 关键词:煤溶胀大分子结构NMR
-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煤中复杂化合物的结构
- 利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煤中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已有不少报导,但常规的核磁共振谱分辨率差,只能计算平均分子结构,因此,它不能提供确切的结构信息。
- 张蓬洲赵秀荣李华敏钱树安
- 关键词:化学位移核磁共振技术波谱仪
- 文献传递
- 用FTIR法对煤沥青热氧化过程中结构转变的研究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采用KBr-CsI压片法研究了若干热氧化煤沥青和中间相样品的红外光谱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沥青的热氧化反应分二段进行,第一阶段发生脂肪性取代基团的氧化,脂链的消耗导致生成羧酸,羧酸酐,脂醚和酮等含氧化合物。而酚羟基则发生缩合反应失去水转成芳醚。脂链氧化消失后转入第二氧化阶段,芳香氢的氧化。芳氢氧化导致芳核缩聚增大。氧化沥青中的QI具有和全沥青相似的结构,不同点仅在脂链少,含OH,COOH取代基较多,芳香氢较少。
- 梁德儒钱树安张蓬洲王茂章
- 关键词:煤沥青热氧化
- 吡啶溶胀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核磁共振成象是近2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技术。自从1973年Lauterbur发表第一篇核磁共振成象(NMRI)论文以来,这一技术发展很快,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核磁共振成象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煤结构的研究中。然而,由于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同时在固体煤中质子间存在有强的自旋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使T_2值变小,并且导致谱线增宽,因此限制了成象的分辨率。目前有关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的文献报道的很少。Dieckman等人通过使用多脉冲质子去偶技术和投影重建核磁共振成象方法,获得了几个干燥煤样的二维核磁共振图象,并区分了他们的基本微观结构。空间分辨率约为200μm。我们用吡啶饱和蒸气处理了抚顺西露天长焰煤和老虎台气煤等几种煤,通过质子密度成象,观察了进入煤样中的溶剂的分布情况,并获得了一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
- 马志茹张蓬洲丁广良李丽云叶朝辉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象煤吡啶溶胀
- 用固体核磁共振和电子能谱研究我国高硫煤的结构被引量:29
- 1996年
- 用固体NMR和XPS技术研究了我国三种(广西合山煤、湖南辰溪煤、浙江长广煤)高硫煤的结构特征。由固体NMR测试结果计算出了煤的十二种结构参数和芳香簇团的大小,获得了三个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由XPS测试结果得到了煤中各种不同形态硫、氮的结合能数值。根据前人所做的模型化合物的结果,得知三种煤中硫元素主要以噻吩硫形态存在,氮元素主要以吡啶和吡咯的形态存在。
- 王丽张蓬洲郑敏
- 关键词:固体核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构特征
- 一种涂层碳化硅纤维的生产方法及反应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层碳化硅纤维的生产方法,采用高频加热钨丝基体,以组成比例为H<Sub>2</Sub>∶CH<Sub>3</Sub>SiCl<Sub>3</Sub>∶CH<Sub>3</Sub>SiHCl<Sub>2</S...
- 张蓬洲任兆鑫宋丽萍温月芳
- 文献传递
- 碳化硅纤维生产中的尾气回收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纤维生产尾气的回收方法及装置,是将尾气通过-40~-80℃的冷凝装置冷凝,分离CH<Sub>3</Sub>SiCl<Sub>3</Sub>、CH<Sub>3</Sub>SiHCl<Sub>2</Sub...
- 张蓬洲任兆鑫宋丽萍温月芳
- 文献传递
- 抚顺烟煤的固体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和电子能谱的研究
- 了抚顺西露天长焰煤的镜煤质以及该镜煤质的吡啶不溶物、吡啶可溶苯不溶物、超临界抽提后的残煤为原料,用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等近代物理方法,研究了该煤的大分子结构,得到了上述样品的芳香度参数(fa)、碳原...
- 张蓬洲杨煌吴奇虎
- 关键词:烟煤核磁共振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谱法
- 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煤结构Ⅰ.我国一些煤的结构特征被引量:21
- 1993年
- 用^(13)C CP/MAS 技术对我国十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煤样上完成了自旋晶格弛豫,变化接触时间和偶极去相实验。测定了质子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T_1~H,在旋转坐标中的质子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T_(1ρ)~H,交叉极化接触时间 T_(CH)和芳香、脂肪两个区域内的偶极去相时间T_G 和 T_L。将这些数据与标准的 CP/MAS 一起在精选的化学位移范围内积分可得到12个结构参数,令这些参数与煤中碳含量相关联,发现它们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密切关系。用 NMR 测定的桥碳数计算出每个煤样的芳香簇团大小,再根据计算的结果,设计出各种煤的芳香组结构模型。
- 张蓬洲李丽云叶朝辉
- 关键词:变质程度交叉极化化学位移
- 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煤结构 Ⅱ.泥煤、褐煤及其腐植酸结构特征被引量:1
- 1993年
- 泥煤的13C CP/MAS NMR 研究已见报道,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由泥煤的13C CP/MAS NMR 可直接得到芳香度参数,其芳香度 fa 值反映了不同类别植物残体的组成,并可追踪泥煤各组分分解演化过程。Atalla 等人报道了纤维素的13C CP/MAS NMR 表征的结果。Kolodziejski 等人归属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13C NMR 谱。土壤中的腐植酸的13C 固体高分辩 NMR 研究见Wilson 等人的报道。Hatcher 研究了由泥煤中提取的腐植酸13C CP/MAS NMR 的表征,发现泥煤中的腐植酸是高度芳构化的物质。
- 张蓬洲李丽云叶朝辉
- 关键词:N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