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维莉

作品数:2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电化学
  • 5篇掺杂
  • 4篇电化学沉积
  • 4篇电化学活性
  • 4篇树脂
  • 4篇噻吩
  • 4篇聚苯
  • 4篇聚苯乙烯
  • 4篇聚苯乙烯磺酸...
  • 4篇化学活性
  • 4篇高氯酸
  • 4篇高氯酸锂
  • 4篇苯乙烯
  • 4篇苯乙烯磺酸钠
  • 3篇电极
  • 3篇电致变色
  • 3篇聚噻吩
  • 3篇酚醛
  • 2篇导电
  • 2篇升温速率

机构

  • 22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湛江卷烟包装...

作者

  • 22篇张维莉
  • 19篇蒋海云
  • 6篇吴若梅
  • 2篇胡忠良
  • 2篇谭益民
  • 1篇曾晓希
  • 1篇龚健健
  • 1篇吴申庆
  • 1篇王继刚
  • 1篇黄道军
  • 1篇江南
  • 1篇赵学辉
  • 1篇赵德坚
  • 1篇肖颖喆
  • 1篇袁志庆
  • 1篇汤建新
  • 1篇张诗浩
  • 1篇周香

传媒

  • 3篇包装工程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包装学报
  • 1篇化学工程与技...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低共熔体掺杂的水溶性聚噻吩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共熔体掺杂的水溶性聚噻吩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致变色技术领域。首先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掺杂放入含3,4乙烯二氧噻吩,高氯酸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得到含有大量均匀分散的阴离子水沉...
蒋海云吴威张维莉曾海兰
文献传递
玉米秸秆炭材料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
玉米秸秆是一种产量丰足的农业废弃物,它不仅可以用来发电、作为肥料,也可以作为新型炭材料前驱体用作电池电极、传感器。催化剂以及重金属污染修复剂。本文利用热重分析仪考查了不同炭化温度、不同升温速率下玉米秸秆的热失重行为;利用...
张维莉
关键词:重金属
利用开放性实验培养工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强调了开放性实验在培养工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开展开放性实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提高开放性实验的效果,建议处理好开放性实验与课内实验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蒋海云吴若梅江南肖颖喆张维莉
一种酚醛树脂炭/聚噻吩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酚醛树脂炭-聚噻吩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改性酚醛树脂炭和噻吩及其衍生物单体作为主要成分,在FeCl<Sub>3</Sub>的催化作用下直接压制聚合成电极。该方法可直接在超级电容器生产条件下实现...
蒋海云张维莉周香胡忠良张诗浩
文献传递
一种低共熔体掺杂的水溶性聚噻吩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共熔体掺杂的水溶性聚噻吩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致变色技术领域。首先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掺杂放入含3,4乙烯二氧噻吩,高氯酸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得到含有大量均匀分散的阴离子水沉...
蒋海云吴威张维莉曾海兰
一种热固性树脂较低温下炭化石墨化的方法
一种热固性树脂较低温下炭化石墨化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促使难石墨化炭前躯体在较低温下炭化过程中同时石墨化的方法。在热固性树脂低聚体中掺入一定比列的硼系化合物,通过共混共聚固化得到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将该材料放置在坩埚中,在...
蒋海云吴若梅张维莉
耐久型铝及铝合金超疏水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制作一种耐久的超疏水涂层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铝或铝合金表面糙化、清洗、腐蚀并清洁后,在其表面涂覆耐久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和聚丙烯的复合涂层。以使其表面...
张维莉吴若梅蒋海云
文献传递
不同制备方法对P(BT-co-EDOT)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2025年
采用恒电位法(恒电位聚合)和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聚合)将2,2'-二噻吩(BT)和3,4-乙撑二氧噻吩(EDOT)电化学共聚,制备出P(BT-co-EDOT)薄膜。系统探究了不同聚合方法对薄膜电化学性能和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不同聚合方法导致薄膜性能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制备的薄膜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电致变色性能。其中,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薄膜展现出以下特性:颜色对比度为42.99~48.66、光学对比度为28.8~38.8%、光学带隙为1.78~1.79 eV、着色效率为220~395.0 cm^(2)/C。而恒电位法制备的薄膜由于在反应过程中保持恒定电位,聚合过程更稳定,其电致变色性能总体优于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薄膜,具体表现为:更高的颜色对比度(42.32~66.37)、更显著的光学对比度(30.2%~42.4%)、更窄的光学带隙(1.75~1.78 eV)以及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85.9%)。然而,恒电位法制备的薄膜在动力学性能方面稍逊,响应时间略长于循环伏安法制备的薄膜,且着色效率相对较低(236.9~337.1 cm^(2)/C)。综上,恒电位法更适合制备高性能电致变色薄膜,而循环伏安法则在快速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张雪华曾海兰朱津张维莉
关键词:电致变色
一种免胶阻燃竹质板材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胶阻燃竹质板材的加工方法。包括:将竹原纤维在混合溶剂中浸泡,得到浸泡物,浸泡物与镁基蒙脱土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浆体,混合浆体与氯化铜溶液混合、搅拌,得到交联混合浆体,交联混合浆...
蒋海云谭益民蒋浩为张维莉
碳化硼改性酚醛树脂的裂解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将B4C与酚醛树脂(PF)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固化形成复合材料B4C-PF。以热重分析为主要手段,分析了B4C-PF的裂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裂解反应过程分为两个主要的阶段,前一裂解阶段的代表性机理函数为1-(1-α)1/4,说明决定该阶段反应进程的是B4C的扩散速率。后一裂解阶段的代表性机理函数为(1-α)-2-1,说明决定该阶段反应进程的是B4C与反应物之间的反应活性。后期B4C的扩散速率对反应进程仍有一定的影响。
蒋海云王继刚吴申庆赵学辉胡忠良吴若梅张维莉
关键词:酚醛树脂碳化硼裂解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