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玉米
  • 5篇鲜食
  • 3篇甜玉米
  • 3篇糯玉米
  • 3篇鲜食玉米
  • 3篇高产
  • 2篇杂交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食味
  • 2篇食味品质
  • 2篇鲜食糯玉米
  • 2篇高产栽培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1篇低纬
  • 1篇低纬高原
  • 1篇低纬高原地区
  • 1篇行距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机构

  • 12篇德宏州农业技...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张碧胜
  • 9篇张晓梅
  • 6篇勾宇宏
  • 3篇肖卫华
  • 2篇徐文果
  • 2篇杨雅凌
  • 1篇何月秋
  • 1篇李自卫
  • 1篇黄必华

传媒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农村实用技术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德宏山地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1
2025年
探究农药减量增效的植保实践方案,为玉米虫害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调查了云南德宏芒市勐戛镇山地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的情况,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进行了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5%茚虫威2种农药的药效试验。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生为害,玉米不同生育期的被害株率、被害指数、百株虫量和不同虫龄比例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为害最重。2种不同施药模式下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5%茚虫威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有显著的影响,施药后3~14 d玉米的被害株率、被害指数均呈显著减小的变化趋势。2种不同施药模式下同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相对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但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具有省工、省时、省药的优势。草地贪夜蛾防治对玉米增产具有积极的作用,不同试验处理下参试品种‘云瑞62’的产量均显著提高,较对照处理增产25.28%~28.93%。综上所述,在草地贪夜蛾的大面积统防统治上推荐应用无人机飞防喷雾技术来保护植物,另外还需要开展全面普查和实施田间管理实践以防止玉米虫害爆发,这些措施对于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尤为重要,今后要注重加强该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
李学梅丁家盛张碧胜岳元保张培花银馨张晓梅张晓梅王根权
关键词:田间药效试验
芒市甜糯玉米品种种植对比实验
2025年
为筛选出适合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按照2023年云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品种展示方案要求,引进7个甜玉米、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实验,甜、糯玉米分别以云甜玉8号(CK1)和石糯2号(CK2)为对照。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表现最好的是瑞甜18号实产折合产量带包叶鲜穗23351.2kg/hm^(2),比对照种云甜玉8号增产59.6%,其次是瑞雪甜10号和瑞雪甜4号;糯玉米品种表现最好的是瑞彩糯618实产折合产量16394.6kg/hm^(2),比对照种石糯2号增产55.9%,其次是大玉糯12号和DYN19-6。综上所述,甜玉米瑞甜18号、瑞雪甜10号、瑞雪甜4号和糯玉米瑞彩糯618、大玉糯12号、DYN19-6高产,抗性好,食味品质好,适宜进一步推广。
郭涛张碧胜许元辉徐运西
关键词:甜玉米糯玉米
27个优良玉米自交系间配合力分析及利用潜力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选育出强优势组合。[方法]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27个自交系8个性状做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在同一亲本的性状之间或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MDH3-200、辽鉴2号、南202、冀丰51-2、南637等自交系在多数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表现优良,且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可以用来改良和扩增云南地区相应类群的种质资源。测验种德32自交系是扩增温带玉米比较好的热带种质资源。在72个组合中,恩4824×德32、南202×德32、渝9537×德32、ZNC4-4-2×德12、渝8954×德32产量较高,表明这12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热带、亚热带玉米生产和育种上将有发挥增产作用潜力。[结论]该研究为自交系的利用和强优组合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张晓梅勾宇宏徐文果张碧胜何月秋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不完全双列杂交一般配合力杂种优势
德宏州特用玉米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特用玉米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类型和用途,阐述德宏州特用玉米发展现状,对该地发展特用玉米的优势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德宏州特用玉米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碧胜
关键词:特用玉米
云南省冬季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16年
从产地要求、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云南省冬季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张晓梅张碧胜匡双便
关键词: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德宏州鲜食甜玉米种植技术被引量:5
2019年
德宏州秋冬甜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左右,由于鲜食甜玉米给德宏州农户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几年来种植户越来越多,但种植水平参差不齐,播种时间把握不准,田间管理不到位,导致很多农户的玉米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作者就德宏州鲜食甜玉米提供几点种植参考意见。
李自卫冯绍卫肖卫华张碧胜勾宇宏杨雅凌陈娟李林江
关键词:甜玉米
德宏州不同行距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玉米是德宏州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随着玉米育种、栽培技术的发展和田间管理水平的提高,玉米种植的密度和最佳行距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行了5种不同行距处理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行距增加,玉米产量有下降趋势,不同行距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行距50 cm、株距35 cm产量最高,达8 382.0 kg/hm^2,较行距75 cm、株距23 cm对照增产17.9%,增产效果明显。
勾宇宏肖卫华张碧胜张晓梅
关键词:玉米行距
低纬高原地区鲜食糯玉米品种对比试验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低纬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热量资源,具有种植鲜食糯玉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筛选适合低纬高原地区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为品种布局及糯玉米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地大面积栽培品种“云糯3号”为对照,引进“瑞糯1号”“花鲜糯”等11个糯玉米品种在,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对比试验,调查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食味品质等。[结果]“斯达糯52”的鲜穗产量为15006.8 kg/hm^(2),位居第1,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花鲜糯”的鲜穗产量为14513.9 kg/hm^(2),位居第2,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瑞黑糯1号”的鲜穗产量为14175.6 kg/hm^(2),位居第3,食味品质总评分为88分;“瑞佳糯3号”的鲜穗产量为14175.6 kg/hm^(2),位居第4,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瑞佳糯4号”的鲜穗产量为12750.1 kg/hm^(2),位居第7,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1分。[结论]“斯达糯52”“花鲜糯”“瑞黑糯1号”“瑞佳糯3号”“瑞佳糯4号”5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鲜穗产量和蒸煮品质最优,可在低纬高原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张晓梅汤超云张碧胜勾宇宏徐文果罗怀宇
关键词:低纬高原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
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的抗病丰产性评价
2025年
为筛选适合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种植的优质鲜食糯玉米品种,本研究于2023年选用德彩糯、瑞糯8号、云糯9号、斯达糯68、斯达糯70和甜蜜糯29共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以云南主栽品种石糯2号为对照,在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鲜穗产量、品质评分等指标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鲜穗产量为10528.30~14834.08 kg·hm^(-2),均高于对照品种,感官品质和蒸煮品质的总评分在78~88分,全部品种田间均未发生大斑病、白斑病、灰斑病,2个新品种(斯达糯70、甜蜜糯29)有锈病发生,其他品种未发生锈病。相对于其他品种,新品种德彩糯和云糯9号生育期适中,株型半紧凑,长锥穗型,籽多粒重,田间整齐度好,农艺性状稳定,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食味品质优,适合进一步在芒市地区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陈以相张晓梅勾宇宏勾宇宏郭涛张碧胜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食味品质
德宏州山区夏玉米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7年
云南省德宏州山区主产粮食作物为玉米,年耕种面积达5万hm^2,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0%以上,所以玉米被列为人们的主要经济支柱。然而德宏州玉米667 m^2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基于此,介绍了德宏州玉米生产情况,分析了德宏州山区夏玉米发展的限制因素,对德宏州山区夏玉米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张晓梅张碧胜匡双便勾宇宏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