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才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18例男性感染HPV的基因型分布特点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男性人群中的分型组成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对618例就诊患者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618例受检者中,HPV阳性256人,感染率为41.42%,感染较高的基因型分别是:6亚型、11亚型、52亚型、16亚型。单一感染有163例,占比64.68%,多重感染有93例,占比35.32%;多重感染的患者中,高、低危HPV混合感染比例最高(65.59%)。男性HPV感染者中21~40岁年龄段感染占比最高。结论:男性HPV感染主要以6、11、52和16亚型为主,多发于21~40岁单重HPV感染比例高,年龄与患病率无关。
- 郝广曙赵洁张登才潘志凤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 CK7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石清芳王玥元田芳张登才王称周庆云唐兆瑞蔺茹赵洁孙建平杨思昂潘志凤郝广曙
- 1.课题来源与背景:宫颈癌发病率居中国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上皮内病变(SIL)是宫颈鳞癌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进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的变化,相对应的生物学标记物是否有助于筛查出易进展为癌的上皮内病变已成为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颈癌病理诊断细胞增殖
- 细胞角蛋白7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究细胞角蛋白7 (cytokeratin7,CK7)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4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存档病理蜡块及其相关的病历资料,其中包括正常宫颈鳞状上皮100例(正常组)、宫颈鳞癌100例(宫颈鳞癌组)、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 100例(LSIL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 100例(HSIL组)、宫颈腺癌50例(宫颈腺癌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p16、Ki-67和CK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对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对LSIL与HSIL的鉴别价值,并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及CINⅢ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及非感染患者的p16、Ki-67和CK7表达情况。结果 五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鳞癌组、宫颈腺癌组、HSIL组、LSIL组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宫颈鳞癌组、宫颈腺癌组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HSIL组、LSIL组(均P<0.05),HSIL组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LSIL组(均P<0.05);p16、Ki-67和CK7表达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均显著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p16、Ki-67和CK7表达联合检测鉴别LSIL与HSIL的AUC均显著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CINⅡ级和CINⅢ级患者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HPV感染组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结论 CK7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多呈现阳性表达现象,其与p16、Ki-67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诊断价值,且HR-HPV感染可促进CK7阳性表达。
- 王玥元赵洁田芳张登才石清芳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7宫颈癌癌前病变P16KI-67
-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53、HER-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p53、HER-2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onTM法检测137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53、HER-2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37例中,p53、HER-2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61.3%(84/137)、29.2%(40/137)和76.6%(105/137);p53、HER-2和Ki-67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及大体类型差异不显著(P>0.05);p53在肿瘤大小、不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HER-2在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改良Dukes分期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Ki-67在肿瘤大小、不同浸润深度及改良Dukes分期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p53与Ki-67呈正相关(r=0.201,P<0.05),Ki-67与HER-2、p53和HER-2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p53、HER-2和Ki-67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有利于对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进行评估,为今后结直肠腺癌的个性化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董亮钱震施蓉蓉张丽华张登才马法库王欢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P53HER-2KI-67
-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CD44^+/Oct4^+癌干细胞的形态及分布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CD44可作为结直肠腺癌干细胞的一个特异性的标志物,近年发现胚胎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在结直肠腺癌中有表达。目的:观察CD44+/Oct4+细胞在原发性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数量、位置及分布方式。方法:取108例结直肠腺癌、18例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及18例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标本制成48点共3块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定位CD44+/Oct4+肿瘤细胞,观察计数并在苏木精-伊红切片的对应位置上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结果显示,癌旁正常肠黏膜中未见CD44+/Oct4+细胞,在伴不典型增生的腺瘤中可见极少量CD44+/Oct4+细胞,结直肠腺癌中可见到少量CD44+/Oct4+细胞。双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腺管样结构基底膜侧或共壁腺体的共壁侧,呈小灶状或散在点状分布;细胞呈卵圆形或立方状,胞浆稀少,胞核规则,均质深染,呈卵圆形或高柱状。其数量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579,P<0.01),与肿瘤浸润深度有一定关联(r=0.236,P<0.05)。结果提示CD44+/Oct4+细胞可能是结直肠腺癌干细胞。
- 张登才刘斌张丽华张彩兰杨艳丽苏勤军史敏董亮哈英娣
- 关键词:干细胞结直肠腺癌CD44^+
- SMARCA4缺失型子宫肉瘤1例
- 2025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伴下腹胀2月余”,于2023年5月30日入院。阴道超声检查示:宫腔内非匀质团块,息肉样变可能,其他待查。盆腔MRI示:(1)宫腔、子宫肌壁及子宫周围不规则软组织占位,考虑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突破宫底部肌层向双侧宫旁间隙延伸,局部与乙状结肠界限不清;(2)腹主动脉旁及双侧髂内外血管旁多发增大淋巴结;(3)盆腔少量积液。
- 郝广曙潘志凤张登才王玥元李波赵洁
- 关键词:子宫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 CD44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 钱震董亮张登才苻莉史敏张丽华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CD44KI-67
- 宫颈癌普查中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运用价值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普查中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运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584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病理活检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鳞状细胞癌20例,CINⅠ58例,CINⅡ28例,CINⅢ34例。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83.23%、87.45%。结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应用于宫颈癌普查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筛查率,不可忽视无症状及宫颈光滑的人群,值得临床普遍推广应用。
- 周庆云石清芳王玥元张登才
- 关键词:宫颈癌
-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53、Her-2及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P53、Her-2及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兰州军区总医院137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53、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
- 董亮钱震施蓉蓉张丽华张登才马法库王欢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P53HER-2KI-67
- 黑斑-息肉综合征二例
- 2025年
-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也称为波伊茨-耶格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0%~5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但也存在散发及越代遗传现象[1]。丝/苏氨酸激酶1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1,STK11)基因突变是PJS发病的最常见原因,50%~90%是由该基因突变引起,而17%~50%的患者无家族遗传史[2]。
- 马姣王亚平陈颢予张登才蒋成鹏
-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