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

作品数:49 被引量:2,060H指数:1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6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教学
  • 7篇教育
  • 4篇网络教学
  • 4篇教师
  • 4篇非正式
  • 4篇非正式学习
  • 3篇学习资源
  • 3篇师专
  • 3篇人工智能
  • 3篇媒体
  • 3篇课程
  • 3篇纪录片
  • 3篇教师专业
  • 2篇大学生
  • 2篇电影
  • 2篇动机
  • 2篇新媒体
  • 2篇信息技术
  • 2篇信息素养
  • 2篇性学

机构

  • 37篇扬州大学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浙江越秀外国...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青年政治...
  • 1篇扬州工业职业...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第二...
  • 1篇国电南瑞科技...
  • 1篇南瑞集团有限...
  • 1篇国网电力科学...
  • 1篇国网上海市电...
  • 1篇国电南瑞南京...

作者

  • 48篇张浩
  • 5篇祝智庭
  • 4篇吴秀娟
  • 3篇杨凌霞
  • 2篇陈盼
  • 1篇汤雯雯
  • 1篇倪厂清
  • 1篇张成军
  • 1篇王静
  • 1篇陈良亮
  • 1篇霍颖超
  • 1篇顾小清
  • 1篇戴传超
  • 1篇赵轩
  • 1篇张显球
  • 1篇庄耀
  • 1篇张宝辉
  • 1篇张琪
  • 1篇孙发勤
  • 1篇李叶芃

传媒

  • 5篇中国电化教育
  • 3篇现代教育技术
  • 3篇软件导刊
  • 3篇远程教育杂志
  • 3篇软件导刊.教...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第七届全球华...
  • 1篇江苏教育
  • 1篇电影新作
  • 1篇出版广角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图书馆工作与...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电视研究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艺术研究(哈...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25
2010年
可用性评价是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评价软件或产品是否易用、好用、令用户满意。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用户为教师和学习者,较之其它软件平台,对其可用性的评价在传统可用性评价维度,如可学习性、高效性、可记忆性、容错性、适意性等因素之外,需考虑师生教学相关的可用性因素。本文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的文献梳理,归纳分析了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实践现状。
张浩杨凌霞韦学恩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测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活动观
本文提出从活动设计的角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阐述了以活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念,接着结合文献和案例研究归纳出信息技术支持的基于课程的学习活动类型以及活动的编列原则。而后,论述了活动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张浩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教师专业技能
文献传递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被引量:195
2014年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实质上是以反思性学习为核心内容的深度学习。其关键任务是发展反思性学习能力以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其理论基础是深度学习理论和反思性学习理论。文章概述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的概念内涵及实现过程,通过分析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反思是否能促进深度学习",发现反思性学习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实质上属于深度学习的范畴,而深度学习能促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也是其要达成的目标之一。而"如何通过反思来促进深度学习",文章则通过将反思性学习的理念纳入到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中,构建了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阐述了在深度学习的导入、主体以及评价等阶段中反思活动的方式及作用。
吴秀娟张浩倪厂清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
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图谱评量系统设计研究
信息时代教育的形态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领域中的每一个行为主体,教师群体必须主动应对以在这场交革中适应并发展自我.该文首先分析了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的内涵与外延,接着比照国内外相关知能标准及指标体系...
张浩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文献传递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路径被引量:5
2020年
媒体融合是当下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新的媒介环境和技术背景,新媒体成为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新动能,网络视频进入产业迸发期,全媒体矩阵提升纪录片传播影响力。媒体融合背景下,融合思维拓展纪录片类型,为公众提供更多的真实内容文化产品;垂直开发实现产业链结构最优化和价值最大化;技术赋能增强了纪录片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塑造。
张浩刁玮祎
关键词:媒体融合纪录片
末日科幻的中国式想象——以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为例
2024年
在如今“想象力消费”的时代,《流浪地球》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本土市场的空缺,彰示着中国式的科幻想象正步入世界舞台。不难发现,该系列电影对于末日情景的想象暗含着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探索和回应,显现出科幻电影民族化道路上对于国族的自我身份定位、人物角色的行为路径、科学技术的超经验预测和灾难图景的自我整饬等不同维度的时代设想,以未来式的中国视野,置于大国叙事与未来叙事并置的交合空间,打造了“中国科幻”的想象样板。
王群张浩
关键词:科幻电影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目标与实施策略被引量:6
2025年
文章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分析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提出大学生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技术基础、信息处理与专业应用、创新与技术应用及伦理意识与社会责任感4个核心要素,探讨大学生数字素养面临的问题及培育目标,进而提出培育策略,即革新课程体系,筑牢大学生数字技术基础;依托专业实训塑造大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打造综合学习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与技术应用能力;开展伦理教育,增强大学生伦理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汤倩雯殷子涵张浩
关键词:AI大学生
基于博弈论权重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风险预警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博弈论权重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风险预警方法及装置,从充电设备选取了17个指标建立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变异系数法和CRITIC法确定指...
石纯洁陈良亮孟繁昌黄江哲季振亚张浩朱庆周斌窦真兰童贤靓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知能发展及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在教育信息化的境域中,教师专业知能的发展与评价可依据发展性评价理念,以图谱评量系统为平台,绘制个人专业发展路线图,并以此为蓝本在行动学习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知能评价的整合。
张浩祝智庭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数字素养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启示被引量:5
2024年
数字素养作为数字化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能力,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发展领域之一。本研究基于CSSCI期刊中数字素养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数字素养的历史沿革、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探讨了数字素养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的数字素养研究主要围绕转型期的数字社会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数字时代素养表达、国际性的素养研究介绍解读三个主题展开,重点聚焦于弥合数字鸿沟。研究从五方面提出建议:开展面向多样化群体的数字素养现状调查,构建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聚焦基于数字素养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开发面向多元群体的数字素养教育系列课程,推动国民适切性数字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
汤倩雯张浩殷子涵
关键词:数字社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