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
- 作品数:33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关中北朝造像碑龛楣道教图像考释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对关中地区道教与佛道混合造像碑上的一些典型石刻图像进行考释和解读,可以发现当时佛道信徒在建造造像碑时就把早期的神仙传说题材作为其进行创作的思想源泉,在造像碑上刻画大量表现传统宗教中的长生和成仙思想的图像。这对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整体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该地区造像碑从一开始就与我国传统宗教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中国化和世俗化的特征。
- 张方郑文
- 关键词:造像碑宗教艺术
- 关中北朝造像碑图像专题研究
- 造像碑是五、六世纪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遗存。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注意到它与佛教艺术之间的联系,而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造像碑与我国传统宗教艺术的关系却鲜有人提及,本文试从此角度对造像碑艺术作...
- 张方
- 关键词:造像碑宗教艺术
- 文献传递
- 我国垄断行业改革研究
-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是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在论述我国垄断行业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电信业和邮政业打破垄断改革进程的得失,目的是期望找到适合我国垄断行业进一步改革的方法和对策。在研究中,本文依靠西方垄断理论(主要是...
- 张方
- 铁勒同罗部的盛衰和迁徙被引量:3
- 2006年
- 铁勒同罗部是中世纪活跃在我国北方草原的一支重要的部族,其早期先是在反抗突厥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后来又在外族的打压下走向分裂,部分同罗部众逐渐迁入内地,成为唐中期藩镇争夺的一支重要力量。天宝十四载,在安禄山发动的叛乱中同罗兵士便成为叛军所倚重的一支奇兵。详考铁勒同罗部在隋唐时期的兴盛、分裂和迁徙的全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厘清有关这个部族的诸多问题。
- 张方
- 略论关中地区道教造像碑的史料价值被引量:5
- 2009年
- 关中地区是我国早期道教盛行的地区之一,南北朝时期新天师道与楼观道先后活动于这一地区。这些教众结邑社、造神像,留下了大量的道教文化遗存。目前为止,在关中地区发现的北朝时期的道教与佛道混合造像碑石(包括一些流失海外的)大约有六七十通,约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如此大量集中的道教文化遗存是研究我国早期道教的重要资料,但由于材料公布时间相对较晚,一些重要的金石著作和《道家金石略》均未收录,其材料仅陆续发表在一些考古与美术史学者的论文与著作中。
- 张方
- 关键词:早期道教造像碑史料价值南北朝时期文化遗存天师道
- 孟至才与光绪五年琉璃厂书铺参案
- 2018年
- 琉璃厂是清代以来北京最有影响的文化街,其东以古玩店为主,西以书铺为主。琉璃厂的书铺大约兴起于康熙年间,极盛时多达200多家,是京城官员的重要文化休闲场所。
- 张方
- 关键词:光绪康熙年间休闲场所文化街古玩店
- 明代全真龙门派的传承与分布
- 2018年
- 龙门派是全真道影响最大的支派,关于其形成时间和过程,目前尚缺乏关键史料证据,教内及学界的看法也难以统一。但是,这个宗派的存在和流行却是事实,从明代开始,在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西、湖北、云南、北京等地均有依照'龙门派字谱'取名的全真道士在活动。从明代各地龙门派的派字来看,龙门派产生并非来自一个源头。在龙门派字谱出现的早期,一些丘祖法裔通过对丘处机的追溯来确定自己的辈字。后来,随着龙门字谱传播与影响日益增大,各地一些认同丘祖的道派又开始从不同的字辈依附到龙门派之中。这一过程在时间上是延续的、在空间上是多源的。因此,龙门派的复兴并不是依靠法脉的单线传承,龙门派字谱被广泛认同是其重要原因。龙门派字谱成为明代各地丘祖法裔的认同符号,在全真教内部师承混乱、认同淡化的情况下,起到了强化内部认同的作用。
- 张方
- 关键词:明代全真道
- 全真女冠与元代社会被引量:1
- 2011年
- 元代社会道德观念的限制使得妇女的宗教活动更多地需要女性宗教师,而全真女冠们禁欲苦修的信条又契合元代社会道德观念对守节妇女的要求,得到了上层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形成了继唐代女冠热后又一个女性信仰道教的热潮。在这场热潮中虽然很多全真女冠表现出了封建社会女性难得的独立意识和平等精神。但是,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大环境下,即使在标榜平等的全真教内,她们也很难获取真正的平等。
- 张方
- 关键词:全真教女冠元代社会贞节观念
- 永乐宫重阳殿的地狱经变图与元代神仙道化剧被引量:4
- 2013年
- 永乐宫重阳殿王重阳仙传壁画中有十幅度化丹阳的地狱经变图,其中的故事情节未见于全真诸史传,是画工根据史传中一句关于"地狱"的记载创作出来的,画工在创作这十幅地狱经变故事时受到了元代神仙道化剧中丹阳故事的影响。
- 张方
- 关键词:神仙道化剧
- 先秦两汉“天人合一”观述论
- 该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天人合一'概念进行简单的释义.首先对'天人合一'概念的提出作了一番历史考察,认为'天人合一'是由汉代的董仲舒首次提到,而到宋代的张载才真正明确地提出.后来人们便用这一概念来概括中国古代天人之...
- 张方
- 关键词:天人合一神人合一先秦两汉天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