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恒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岩溶
  • 7篇油田
  • 7篇塔河油田
  • 4篇塔里木盆地
  • 4篇盆地
  • 4篇古水系
  • 3篇旋回
  • 3篇岩溶暗河
  • 3篇塔中隆起
  • 3篇微相
  • 3篇良里塔格组
  • 3篇发育
  • 3篇暗河
  • 3篇奥陶系
  • 3篇北部
  • 3篇沉积微相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学
  • 2篇旋回地层
  • 2篇旋回地层学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玉门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18篇张恒
  • 15篇蔡忠贤
  • 5篇何君毅
  • 3篇张恒
  • 3篇李源
  • 2篇殷鸿福
  • 2篇张娟
  • 2篇李斌
  • 2篇张凡
  • 2篇姚凌青
  • 2篇鲁新便
  • 2篇黄定华
  • 2篇张娟
  • 2篇唐鹏
  • 2篇漆立新
  • 1篇段怡春
  • 1篇何新明
  • 1篇刘显凤
  • 1篇吴金平
  • 1篇滕长宇

传媒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内核偏移到板块运动被引量:5
2001年
以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质量分布为前提,可推出固态内核不能稳定平衡于球心位置的结论;以内核对球心位置的偏移为前提,可推出液态外核中热对流不均的结论.以这两点为基础,可以建立一个简约然而自洽的全球运动模型,即:内核偏移引起外核中热对流结构不均一特定部位的地幔柱因差异活化而上升→慢柱上升引起岩石圈新生和撕裂→裂解的板块漂移并会聚于新的位置,其质量导致内核重新向这一方向偏移→引起新的对流不均.由此循环往复,形成一种确定和周期性的运动.它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使地球运动的机制简单而行为复杂.地外因素可以暂时干扰或打断这一运动,但却不能改变它的永久规律.
黄定华吴金平段怡春郭浩张恒姚凌青张凡李斌王君慧殷鸿福
关键词:地幔对流地幔柱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大型岩溶暗河类型、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2025年
由于多期岩溶作用叠加改造,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奥陶系形成了类型丰富、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的古岩溶暗河系统,具有广阔的勘探与开发前景。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数据,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恢复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构造、古地貌和古水文面貌,阐述了大型岩溶暗河的平面形态和垂向分层特征,通过分析大型岩溶暗河发育的主控因素,揭示了其特殊的形成条件,最终建立了多样的岩溶暗河地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13条大型表生岩溶暗河系统,在平面上呈现出单支状、树枝状和迷宫状等多种形态,垂向上自东向西发育7层可对比的洞穴层。塔河油田奥陶系大型岩溶暗河的发育受控于特殊的强制性汇聚型岩溶水动力场,这些水动力场具备得天独厚的补水、导水、汇水和排水条件。大型岩溶暗河结构的多样性与水动力场类型的多变性密切相关,塔河油田奥陶系形成了背斜汇流型、岩溶峡谷型、单斜面流型和向斜汇流型4种岩溶暗河发育地质模式。上述成果为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暗河型储层的深入认识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德彬高济元张恒张恒蔡忠贤吕艳萍汪彦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
塔中西北部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
2017年
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旋回的分析是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研究的基础。运用小波变换和INPEFA测井旋回分析技术对塔中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层序旋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层序和8个准层序组。其中,SQ1、SQ2主要分布在良里塔格组中下段,均可进一步划分3个准层序组;SQ3主要分布在良里塔格组上段,可细分为2个准层序组;SQ3几乎对应于良里塔格组泥质条带灰岩段,为一个夭折的层序。基于研究区良里塔格组储层的测井评价,阐述了层序地层格架内储层的分布特征,认为SQ2控制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这对于深入探讨良里塔格组储层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鹏蔡忠贤漆立新云露张恒井康康何君毅
关键词:小波变换旋回地层学层序地层格架良里塔格组
海西早期大型树枝状岩溶暗河发育条件与地质模式——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B94井区为例被引量:4
2023年
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类型多样的古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其中,海西早期大型岩溶暗河系统是最重要的储集空间之一。基于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利用地震属性提取技术,重建了B94井区奥陶系古构造、古地貌和古水文条件,描述了该区岩溶暗河的空间展布特征,揭示了岩溶暗河形成的地质控因,建立了岩溶暗河发育的地质模式。研究表明:塔河油田B94井区奥陶系位于2个次级鼻凸之间的向斜部位;该区处在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区,主要发育中高幅度的岩溶地貌,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地势坡降,地表水系异常发育,呈近对称的树枝状,且从北向南汇流,最终汇入一条岩溶峡谷;该区岩溶暗河平面分布范围广,呈树枝状展布,垂向发育深度相对稳定,主要分布在T56以下120 ms;由于地表水向地下的转化频繁,岩溶暗河内部充填较为严重,暗河中下段充填更加明显;显著的地势坡降、次级背斜之间的向斜构造和NNE,NNW向走滑断裂共同控制了岩溶暗河的发育,形成了向斜汇流型岩溶暗河发育模式。这一认识可直接指引B94井区奥陶系的井位部署工作。
汪彦汪彦杨德彬张恒杨德彬何新明张恒刘遥蔡忠贤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古岩溶洞穴充填作用研究进展——以塔河油田为例
2025年
与岩溶相关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在全球油气田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深层—超深层条件下,其内部结构和充填改造作用表现出高度复杂性。明确古岩溶洞穴中充填物类型及充填程度,对储集空间有效性评价、开发策略优化及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岩溶洞穴充填相和洞穴碎屑充填相划分的方案,总结了洞穴内部充填结构地质认识的主要理论进展。通过调研古岩溶洞穴充填物识别与预测、充填程度判识的技术进展,总结了目前塔河地区构建的岩溶洞穴充填模式。研究表明洞穴充填相的识别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1)现代地表洞穴碎屑质充填相成因类型和古岩溶洞穴充填的划分;(2)针对于洞穴充填物的识别与预测、洞穴充填程度的判别。早期采用的方法普遍为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定性、半定量化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利用机器学习强大的泛化能力进行充填物、充填程度的识别与预测成为该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方向;古岩溶洞穴充填模式建议在古岩溶缝洞系统的层次性结构框架内,利用水文地貌与洞穴发育部位的耦合关系,并结合实钻井揭示(或是采用预测手段)的洞穴内部充填物类型进行构建。在岩溶洞穴充填作用研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古岩溶洞穴充填物类型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岩石物理组分的差异,而并没有体现充填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2)针对洞穴充填物的识别精度不足,导致无法完整地识别洞穴内部充填物序列;(3)目前普遍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得到的洞穴充填预测的结果只能对泥质含量进行预测,无法对所有充填物充填程度进行准确评价,因而古岩溶暗河网络充填程度空间差异分布预测仍待深入攻关。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洞穴充填物类型和充�
高济元张恒张恒蔡忠贤王诺宇
关键词: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地层裂缝层控性发育特征研究——以柯坪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例
2023年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而裂缝系统是影响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裂缝的空间发育分布不仅影响着储层的岩溶改造,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油气的运移聚集。近年来,随着在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的走滑断裂带取得一系列重大油气勘探发现,断裂的控储、控藏作用逐渐得到重视。为研究碳酸盐岩地层中裂缝的空间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柯坪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野外露头剖面进行了详细解剖。结果表明,裂缝在垂向地层中具有层控性发育的特征,层序边界、岩性界面、岩层界面等沉积界面控制了碳酸盐岩地层裂缝的发育,裂缝的终止端多位于该类界面处或附近;同时,裂缝的发育还受岩层厚度的影响,当岩层厚度较小时,裂缝密度总体上随岩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岩层厚度超过一定值1.0~1.5 m时,裂缝密度趋于恒定。碳酸盐岩地层裂缝的层控性发育对流体在地层中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力学界面处裂缝的大量终止促使裂缝系统内流体的主要流动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岩溶作用的发育和分布,力学界面附近是形成区域性岩溶孔洞、洞穴系统的有利部位。
陈兰朴张恒张恒
关键词:奥陶系碳酸盐岩层控岩溶
塔中隆起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良里塔格组作为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含油气层引起广泛关注,沉积微相揭示了水动力特征及其沉积环境,高能相带是后期储层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沉积微相的展布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沉积微相的研究依然薄弱。基于大量的岩心、薄片以及钻井、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以及古地貌恢复技术,总结了研究区发育的主要岩相类型和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建立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模式,对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展布作出了全面的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识别出10种岩相:亮晶砂屑灰岩、亮晶鲕粒灰岩、亮晶鲕粒球粒灰岩、亮晶生屑砂屑灰岩、生物格架灰岩、含生屑藻粘结灰岩、泥质藻粘结灰岩、生屑泥晶灰岩、砂屑泥晶灰岩和泥晶灰岩;(2)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划分出台内颗粒滩、台内生物丘、灰泥丘、滩间海和台内洼地5种沉积亚相;(3)基于古地貌的恢复和地层厚度的研究,证实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属于碳酸盐岩缓坡沉积类型,并将其缓坡类型划分为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的沉积相模式。
何君毅蔡忠贤张恒曹自成沙旭光
关键词:良里塔格组岩相沉积微相沉积相
中扬子海盆古-中生代之交沉积环境变化规律及动力学特征被引量:2
2001年
从随机动力系统角度,在厘米级的岩性变化尺度上,定量分析了鄂东二叠系大隆组顶部和三叠系大冶组底部的沉积行为及动力学特征.多种统计学方法研究表明:二叠系大隆组顶部的沉积过程为稳定的Markov过程,地层相关性弱,岩性变化处于随机状态;三叠系大冶组底部的沉积过程为非稳定的Markov过程,地层相关性渐强,岩性变化处于有序状态.在沉积旋回的跃迁方式上,前者表现为混沌,后者则具有周期特征.两者的沉积过程虽连续,动力学性质却截然不同.故古-中生代之交的这一沉积界线也是一个动力学意义上的突变界线,是地质环境经连续变化达到临界状态后发生突变的一种沉积响应.
黄定华李斌姚凌青张凡张恒殷鸿福段怡春王君慧
关键词:随机动力系统沉积环境沉积旋回混沌动力学特征
塔中隆起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
良里塔格组作为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含油气层引起广泛关注,其沉积微相揭示了水动力特征及其沉积环境,高能相带是后期储层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沉积微相的展布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顺西地区良里塔格组沉积微相的研究依然薄弱...
何君毅蔡忠贤张恒
关键词:良里塔格组岩相沉积微相沉积相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柯坪露头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沉积微相
2021年
为进一步明确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沉积环境,采用野外地质剖面研究和室内薄片分析相结合,参考Flugel的碳酸盐岩缓坡常见微相类型划分方案,识别出10种微相类型:生屑粉晶白云岩、纹层状泥质泥晶白云岩、纹层状微粉晶白云岩、薄层粉晶白云岩、凝块微-粉晶白云岩、包壳凝块粉-细晶白云岩、藻砂屑细晶白云岩、泡沫状绵层白云岩,泥晶砂屑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据岩石微相组合演化序列和沉积相分析,认为肖尔布拉克组为缓坡沉积环境,碳酸盐岩缓坡划分为后缓坡、浅缓坡和深缓坡3种大相及若干亚相类型,建立沉积相模式。
井康康蔡忠贤张恒朱智超陈伟牛芳年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微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