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臣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尼莫地平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VD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尼莫地 平加培磊能组(40例),先用尼莫地平 10 g静滴,每日 1次,连续 10~14 d后改口服40 mg;每日 3次并用培磊能 2. 5 mg,每日 2次,共 3 个月。对照组(30例)单纯尼莫地平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相同。比较两组MMSE、HDS、ADL、SSS 4种量表得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3 个月后4种量表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培磊能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较佳药物组合。
- 李森美陈显光巫顺秀张庆臣吴育彬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尼莫地平培磊能药物疗法
-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与CT表现相关研究
- 1994年
-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与CT表现相关研究朱广迎,钱铭辉,张庆臣,吴彩云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意外后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悲哀、焦虑、紧张、早醒、纳差、易激动等,国外研究[3]表...
- 朱广迎钱铭辉张庆臣吴彩云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抑郁症量表CT
- 针刺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早期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一周以内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12d后进行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35例(占87.3%),对照组有效21例(占52.5%),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使用针刺加西药治疗比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好、并且安全、可靠。
- 林敉祥朱首豪沈庆伟王少贞张庆臣
- 关键词:常规药物治疗早期脑梗死针刺疗效观察常规西药治疗显著性差异
- Starnfor A型主动脉夹层所致神经系统损害2例
- 2013年
- 病例1 患者男,60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1d入院。入院1d前患者骑车时突发双下肢无力,伴腹胀,小便不能解出。当地医院行头颅CT、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转入我院。
- 陈波张庆臣
-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神经系统损害双下肢无力头颅CT腹部CT入院
- 卒中后抑郁与大脑对情绪控制的侧化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首先简单回顾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的历史。然后对它的临床学与原发情感障碍性疾病的关系和发生机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复习,最后提出这一研究领域中应注意的问题。
- 张庆臣
- 关键词:卒中抑郁大脑情绪控制
- 脑血管意外伴发抑郁症状群的多因素相关研究被引量:61
- 1993年
- 对出院后门诊复诊的40例脑血管意外(CVD)病人伴发的抑郁症状群(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多因素相关研究后发现,PSD总的发生率是55%。按病灶位于半球内前后左右,将样本分为多个亚组分析后发现,不管是PSD发生率还是量表评定的抑郁程度,左侧病灶组(尤其是左侧前部)虽有高的趋势,但统计上差异无显著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部位以外的其它因素,如疾病本身的严重度、社会支持的程度等的作用增大。作者认为康复期CVD病人PSD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张庆臣徐长忠梅又雪吴彩云徐培锡朱光迎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抑郁症康复
- 针药结合治疗早期脑梗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针刺药物联合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机制。方法:将8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指标检测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 1) ;2两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增加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 1) ;3两组治疗后频谱形态改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 5 )。结论:早期脑梗死针药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好的血管舒缩调节功能。
- 林敉祥朱首豪沈庆伟王少贞张庆臣林丽卿
- 关键词:脑梗死针灸疗法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
- 感冒后发“羊癫疯”要警惕病毒性脑炎
- 2006年
- 杭州 钱小姐
前段时间,我与两位同伴一起外出办事,在路上我们几位年轻人一边走着一边高兴地聊天。毫无征兆,刚刚还兴高采烈说着话的刘小姐突然脸色大变,没等我们弄清楚怎么回事,只见她瘫倒在地,口吐白沫,身子抽搐,可把大家吓坏了,一时不知所措。大家以为她是得了“羊癫疯”,结果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病毒性脑炎。请问病毒性脑炎的发作会像“羊癫疯”一样吗?
- 张庆臣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羊癫疯感冒后检查后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1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阿司匹林(aspirin,ASA)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ABCD3评分测定186例动脉源性TIA患者的分值,根据分值分为低、中、高危3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给予ASA 100mg口服和奥扎格雷160mg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LMWH脐周皮下注射。观察1月内TIA控制率和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低危组的治疗组和对照组TIA控制率和脑梗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中、高危组的治疗组TIA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危组的治疗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MWH联合ASA治疗ABCD3中高评分值TIA和脑梗死发生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用ASA。
- 郭舜源张庆臣陈波林高平施天明顾苏兵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非痴呆型皮质下小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MRI、DTI表现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非痴呆型皮质下小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SSV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26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和24例正常对照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常规MRI分析两组脑叶萎缩、皮质下白质疏松和腔隙性脑梗死等影像学参数的差异;通过DTI技术测量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及内囊后肢的分量各向异性(FA)和平均扩散率(MD)的差异;对VCIND-SSVD组患者MoCA总分及其子项评分与FA和M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常规MRI显示脑叶萎缩、皮质下白质疏松和腔隙性脑梗死等影像学参数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与认知功能无明显相关(均P>0.05)。VCIND-SSVD组双侧额叶FA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CIND-SSVD组双侧额叶MD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间顶叶、颞叶、枕叶、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及内囊后肢的FA、M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CIND-SSVD组患者双侧额叶FA值下降程度与MoCA评分及注意力、语言功能、抽象概括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等子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43~0.71,P<0.05,<0.01),MD值升高程度与MoCA评分及注意力、语言功能、抽象概括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等子项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0.67,P<0.05,<0.01)。结论 VCIND-SS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双侧额叶白质损伤有关,DTI在VCIND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郭舜源张庆臣丁忠祥陈波顾苏兵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脑血管障碍神经心理学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