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孝鸣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耳鼻咽喉
  • 2篇鼻咽
  • 2篇鼻窦
  • 2篇鼻窦炎
  • 1篇早期诊断及治...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感染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鼻窦炎
  • 1篇治疗儿童
  • 1篇中耳
  • 1篇中耳炎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感染
  • 1篇侵袭性
  • 1篇侵袭性真菌性...
  • 1篇肿瘤
  • 1篇窦口
  • 1篇蝾螈瘤

机构

  • 6篇福州市第二医...

作者

  • 6篇张孝鸣
  • 2篇肖志勇
  • 1篇林华
  • 1篇林中尧
  • 1篇张虹
  • 1篇陈瑜萍
  • 1篇李其兴
  • 1篇阮晓怡
  • 1篇胡顺临

传媒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大学基础...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0例鼻内窥镜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窭炎的病变特点、手术方法及鼻内窥镜术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福州市二医院2008-2011年收治的3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病变窦腔予以开放并清除窦腔内真菌块及脓液,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效果好,是治疗真茼性鼻窦炎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张虹肖志勇陈瑜萍李其兴张孝鸣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非侵袭性鼻内窥镜
对耳鼻咽喉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的诱发因素分析
2015年
对耳鼻咽喉外科手术病患在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提供相关研究依据对耳鼻咽喉外科手术在术后发生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778例耳鼻咽喉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6例病患在术后发生感染的诱发因素进行了探讨,其中包含诱发感染的位置、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手术进行的时间和使用抗生素等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研究的778例病患中,其中有26 例(占 3.34%)病患发生了术后感染,在这26例病患中有10例病患发生呼吸道感染,占到参与研究病患的38.46%;其中有5例病患占19.23%发生消化系统感染;有6例病患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占参与研究病患的23.07%;其它方面的感染病患占到19.23%,5例。通过利用Logistic 对本次参与研究的病患发生术后感染的情况分析之后,研究发现,引起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引起手术并发症的位置、住院期间接受治疗的时间、手术进行的时间、使用抗生素,进行统计分析后,OR值是14.47、14.55、13.72、13.93。研究结论:耳鼻咽喉病患在接受外科手术后所引起的感染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为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耳鼻咽喉病患在接受手术后诱发感染,应当在病患接受医院治疗期间对病患的住院时间、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详细的干预及控制。
张孝鸣
关键词:耳鼻咽喉术后感染
对耳鼻咽喉发生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对耳鼻咽喉发生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50例耳鼻咽喉发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通对真菌进行培养、鉴定的方法诊断患者感染的真菌类型,并采用相应的抗真菌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这5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确诊,其耳鼻咽喉发生感染的真菌类型分别为曲霉菌、毛霉菌以及念珠菌。我院通过对曲霉菌感染的患者使用浓度为3%的两性霉素B溶液进行治疗,对毛霉菌感染的患者使用浓度为1%的伊曲康唑溶液进行治疗,对念珠菌感染的患者使用浓度为1%的制霉菌素溶液进行治疗后,耳部发生真菌感染患者的治愈率为100%,鼻部发生真菌感染患者的治愈率为90.91%,咽部发生真菌感染患者的治愈率为100%,喉部发生真菌感染患者的治愈率为92.31%。结论 :临床上对耳鼻咽喉发生真菌感染的患者应首先进行病情诊断,明确其感染的真菌类型,然后再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张孝鸣
关键词:耳鼻咽喉真菌感染
鼻旁“良性”蝾螈瘤1例
2006年
林华张孝鸣
关键词:鼻肿瘤蝾螈瘤
用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讨用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4例(77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34例患儿(41耳),观察组有30例患儿(36耳)。为对照组患儿使用鼓膜切开置管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纯音听阈测试的阈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纯音听阈测试的平均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听力水平。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张孝鸣
关键词: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
鼻窦CT在慢性鼻窦炎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9例慢性鼻窦炎术前CT及内窥镜的检查结果,探讨CT诊断、内窥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关系。结果:CT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94 .9% (37/ 39) ,内窥镜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89.7% (35 / 39) ,CT结合内窥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10 0 %。所测上颌窦病变CT平均值为30 .94Hu。结论:鼻窦CT结合内窥镜检查能够准确评估鼻腔鼻窦病变的性质和范围,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疗效。
肖志勇张孝鸣阮晓怡林中尧胡顺临
关键词:鼻窦鼻窦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