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堃
- 作品数:423 被引量:2,256H指数:2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充填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充填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
- 王鹏飞张堃魏星李忠付亚辉王谦庄岩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
- 文献传递
- 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
- 任程王谦李忠张堃
- 指总伸肌劈开入路联合袢钢板技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尺骨冠状突骨折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单纯外侧指总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communis,EDC)劈开入路联合袢钢板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elbow,TTE)损伤中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TTE患者临床资料。男4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7.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摔伤28例,高处坠落伤20例,交通事故伤12例。所有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1~14 d,平均4.8 d。通过CT测量冠状突骨折块的高度、大小并予以精确分型。60例患者均行单纯外侧EDC劈开入路联合袢钢板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固定20例、微型钢板固定32例、桡骨头假体置换8例;16例采用骨钻孔缝线、44例采用带线锚钉修复重建外侧副韧带复合体;10例肘关节残余不稳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其余患者术后使用可调张力性支具固定。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关节炎和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记录肘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包括肘关节屈曲、伸直和前臂旋前、旋后;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9~17周,平均11.7周。术后4例出现肘关节僵硬,均于术后12~15个月行内固定物取出肘关节松解术;10例出现异位骨化,未行特殊治疗。末次随访时,肘关节ROM为屈曲85°~135°(平均116°),伸直0°~20°(平均11°);前臂旋前55°~75°(平均70°),旋后60°~90°(平均83°)。根据MEPS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为55~100分,平均86.1分;获优40例、良1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83.3%。结论单纯外侧EDC劈开入路暴露充分,袢钢板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牢靠稳定,可恢�
- 杨佳瑞何晓乔瑞王志猛李树灏黄伟王晓龙樊伟衡立松朱养均张堃
- 关键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尺骨冠状突骨折
- 肩胛骨骨折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损伤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9--2012-09收治的138例肩胛骨骨折,包括24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14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138例获平均16.2个月(12—24个月)的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1.8周(10-14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Mudey评分平均85.6分(54~100分);术后疗效按Hardegger疗效评价标准判定:优87例,良32例,可15例,差4例,优良率86.2%。结论肩胛骨骨折患者应全面评估损伤情况,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和手术指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争取肩关节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
- 宋哲张堃王鹏飞李忠庄岩薛汉中孙亮李明
-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内固定
- 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西安红会医院收治的997例髋部骨折病人资料,男382例,女615例;平均年龄为72.3(17~102)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9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47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34例。根据术前双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分为双下肢血栓组、非双下肢血栓组。对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术前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合并内科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两种以上的内科疾病、无内科疾病)等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97例髋部骨折病人中66例(6.62%)术前发生双下肢DVT。双下肢血栓组与非双下肢血栓组病人的性别、骨折类型、术前D-二聚体水平、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合并内科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病人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95%CI(1.153,12.367),P=0.028]、受伤至手术时间>7 d[95%CI(1.087,3.178),P=0.023]为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DVT的发生率约为6.62%;病人的年龄>6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 d是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孙健平薛汉中王鹏飞张斌飞李明杨娜田丁李忠张堃
- 关键词:髋骨折发生率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三维模型。按胫骨平台三柱分型重新进行分型,在3D打印模型上确定手术入路及手术体位,并进行骨折的准确复位及钢板放置的选择等模拟手术。结果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能准确反映出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可准确的进行骨折的三柱分型,可初步实现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前手术设计。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可作为术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 王欣文张堃朱养均宋哲
- 关键词:3D打印胫骨平台骨折模拟手术
- 顺势牵引架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 王谦任程李忠张堃
- "去旋转透视法"-- 一种脊柱侧凸顶椎区椎弓根置钉实用技术
- 顶椎区置钉对于改善冠状位侧弯畸形,水平位椎体去旋转及矢状位胸腰椎序列维持又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去旋转"透视技术顶椎区置椎弓根螺钉对24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矫形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目的...
- 庄岩王鹏飞王宝辉张堃
- 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265例65岁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0例(41.51%),女155例(58.49%),平均年龄76.43岁(...
- 李明孙亮任程路遥段宁马腾王谦薛汉中李忠张堃
- 关键词:手术时机髋部骨折老年术后并发症
-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在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前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lood flow imaging technique,B-flow)评估滤器内血栓的价值。方法 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后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术前行下腔静脉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B-flow检查,以下腔静脉血管造影结果为标准,计算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联合B-flow检出滤器内血栓的准确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下腔静脉血管造影检出滤器内血栓11例,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出8例,二维超声联合B-flow检出10例;与下腔静脉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照,二维超声联合B-flow诊断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的准确率(90.9%)高于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63.6%)(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B-flow在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前评估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中有较高价值。
- 严婷张红王鹏飞张堃冯海洋任燎原
-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彩色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