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负压封闭引流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期进行清创+VSD,Ⅱ期外踝上皮瓣修复术+VSD。结果本组患者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5例皮瓣及伤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经过清创及伤口换药2周后自行愈合。随访4~12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一种良好方法。VSD能够提供良好的术后引流,减轻水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瓣的成活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邓桂杜远立张坤金涛
- 关键词:外踝上皮瓣负压封闭引流皮肤软组织缺损
- 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临床观察
- 2018年
- 研究用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病例数为3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骨搬运术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住院花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运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后康复效果良好,且手术时间段,治疗花低。
- 王华张坤谭虎成
- 关键词:胫骨慢性骨髓炎康复
- 以问题教学法为基础的临床路径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探讨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以问题教学法(PBL)为基础的临床路径(CP)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骨科实习的临床实习生119名,根据所采取的带教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组58例采取PBL+CP教学法,在带教完成后对比两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考核成绩更高(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分析表达能力、查找资料能力、学习交流能力、教学模式理解度以及学习兴趣积极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PBL+CP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考核能力,并改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骨科综合型人才,更好的适应临床实践及工作。
- 张坤陈彩娥
-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骨科临床带教
- 预扩张皮瓣及植皮治疗四肢大关节部位瘢痕增生挛缩畸形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观察对四肢大关节部位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患者采用预扩张皮瓣和植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修复治疗的四肢大关节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患者93例临床基本资料,按照其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植皮治疗的41例命名为植皮组,对接受预扩张皮瓣治疗的52例名为扩张组。随访24个月,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扩张组A&F0-6级量表外观和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植皮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扩张组患者VSS量表评分、患者FMA评分显著高于植皮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组患者和ADL评分与植皮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扩张组再手术率11.5%,显著低于植皮组41.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扩张皮瓣在治疗四肢大关节部位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方面,相比与植皮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在降低再手术率、改善患者皮肤外观、功能水平,提高患者术后关节康复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 张坤
- 关键词:四肢大关节瘢痕增生再手术率
-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被引量:5
- 2011年
- 目前我国社会已进入老龄化,膝关节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如何更好治疗膝关节疾病,成为医疗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人工关节置换术作为本世纪骨科手术的重大突破之一,其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等的疾患,
- 张坤杜远立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心理治疗功能锻炼康复
- 肿瘤干细胞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肿瘤干细胞(CSCs)在体内保留了致瘤性,并提高了肿瘤的耐药性,是导致常规放化疗抵抗以及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目前CSCs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李远强张坤孙丽丹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靶向给药系统
- 蛋白磷酸酶2A在肿瘤中的功能和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在信号转导途径中异常激活的级联反应可将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细胞,并且赋予肿瘤细胞对治疗产生抗性的存活特性。一系列级联反应涉及各种肿瘤,包括由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介导的那些,例如RAS,PI3K/AKT和PKC,并且在级联反应中,信号传导是涉及"开"和"关"的动态过程。蛋白磷酸酶的失活,蛋白磷酸酶2A(PP2A)家族可以被看作是有缺陷的"关闭"开关,使开关卡在"开"的位置导致存活和/或增殖途径的信号持续传导。本文将阐述PP2A作为肿瘤抑制剂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
- 张坤袁程孙丽丹许新华
- 关键词:蛋白磷酸酶2A肿瘤SET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特点与Th17/Treg平衡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以2022年3月~2024年2月217例RA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及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水平。依据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湿热痹阻证(108例)、寒湿痹阻证(43例)、痰瘀痹阻证(35例)、肝肾亏虚证(31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分布情况、Th17/Treg及其相关因子、28个疾病活动度(DAS28)。结果:病例组Th17细胞、Th17/Treg及其相关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4种中医证型RA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计病程存在显著差异(P<0.05);4种中医证型RA患者Treg、Th17细胞水平、Th17/Treg、IL-17、IL-23及DAS28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4种证型RA患者DAS28评分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RA患者高疾病活动度占比最高,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RA患者中疾病活动度占比最高。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RA患者外周血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同时Th17/Treg细胞相关因子也表达异常;不同的中医证型患者间活动度存在明显的差异;RA患者的中医证型与Th17/Treg平衡和疾病活动度有关。
- 张坤陈彩娥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疾病活动度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 弥漫性肺泡出血被引量:5
- 2021年
- 本文通过1例弥漫性肺泡出血的钩端螺旋体病例,展示了该病影像上从少量出血到大量出血,直至病变吸收消散的动态演变过程,简述重型钩端螺旋体肺出血综合征(SPFL)的发病、影像及治疗,分析并总结了疾病的诊断思路,为诊断提供参考。
- 阮航简竹王迎难倪吉祥张坤
- 关键词:弥漫性肺泡出血钩端螺旋体大量出血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