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东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3篇鼻内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耳炎
  • 2篇鼻内镜
  • 2篇鼻咽
  • 1篇蛋白
  • 1篇低频
  • 1篇滴耳
  • 1篇滴耳液
  • 1篇电凝
  • 1篇电凝止血
  • 1篇眩晕
  • 1篇血清
  • 1篇氧氟沙星

机构

  • 11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11篇张卫东
  • 1篇吴国学
  • 1篇高明
  • 1篇吴蔚
  • 1篇徐光
  • 1篇武天坤
  • 1篇陈平
  • 1篇张秀娟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应用效果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光张卫东
关键词:鼻内镜电凝止血顽固性鼻出血
依巴斯汀对过敏性鼻炎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对过敏性鼻炎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过敏性鼻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晨起抽取空腹血检测免疫球蛋白、人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和炎性因子。应用SPSS18.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前IgM、IgG、IgA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gM、IgG、IgA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 M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G、IgA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IgM、IgG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Ig A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VCAM-1、IL-4、IL-10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CAM-1、IL-4、IL-10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CAM-1、IL-4、IL-10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VCAM-1、IL-4、IL-10比较,P均<0.0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效果理想,有效的改善症状,改善机体免疫,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张卫东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
氧氟沙星滴耳液在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滴耳液在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化脓性中耳炎6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研究组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照组应用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以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为(6.1±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情感、感情指数、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评分及总得分[(24.26±1.45)、(23.56±1.78)、(24.26±1.26)、(22.13±1.25)、(94.21±5.74)分与(17.47±1.56)、(18.42±2.45)、(16.23±1.23)、(19.56±3.26)、(71.68±8.5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2水平为(12.41±1.89)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6±2.14)μg/ml,IL-6、IL-8水平[(14.43±1.83)、(16.27±1.89)μ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26±1.26)、(18.12±1.41)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张卫东
关键词:氧氟沙星滴耳液化脓性中耳炎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泪囊炎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例行检查、冲洗泪囊,将抗生素眼液和泪囊碘油滴入结膜囊造影。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则使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之后两组患者持续3~5d使用抗生素。向鼻腔里滴人呋喃西林鼻液,5次,d,治疗4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眼液滴入结膜囊,3次,d,共滴4周,定时清洗泪道,跟踪调查6个月-1年。结果全部患者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治愈患者41例41眼,占82.0%,有效手术5例5眼占1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23例23眼,占46.0%,有效治疗6%,总有效率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失败4例4眼,2例外伤导致的鼻腔结构异常;2例鼻内造孔封闭;对照组手术失败8例8眼,6例骨孔过小,彼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例泪囊未切开。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有很多优点,出血少、并发症降低,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张卫东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无效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女性患者居多,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较多等特点,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张卫东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鼻咽癌组织及血清的NRSN2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及血清neurensin-2(NRSN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诊治的鼻咽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84例、术前血清标本45例及术后血清标本32例,选取同期4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癌组织和血清NRSN2水平,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手术前后血清的NRSN2水平差异,分析鼻咽癌组织NRSN2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组织NRSN2水平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84例鼻咽癌组织的NRSN2水平为11.141±0.801,高于癌旁组织的1.165±0.071,45例鼻咽癌患者的血清NRSN2水平为9.208±0.841,高于49例健康体检者的1.127±0.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血清NRSN2水平与组织NRSN2水平呈正相关(r=0.445,P=0.002)。鼻咽癌组织NRSN2水平与性别、年龄、N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T分期、TNM分期及VCA-Ig A滴度有关(P<0.05)。32例鼻咽癌患者的术前血清NRSN2水平为10.231±0.979,高于术后的6.907±0.713(P<0.05)。组织NRSN2水平诊断鼻咽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95%CI:0.891~0.971),最佳截断值为3.490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4%和100.0%。结论鼻咽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NRSN2水平均升高,且术后血清NRSN2水平降低,其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对鼻咽癌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张卫东吴蔚张秀娟
关键词:鼻咽癌血清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氧化应激和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内微循环和氧化应激水平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R)、C反应蛋白(CRP)、过氧化脂质(LPO)、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6—2019-06在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治疗的96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甲钴胺片、地塞米松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疗程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伴随症状改善时间及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患者耳内微循环和氧化应激水平相关指标PAR、CRP、LPO、NO、SOD变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愈显率分别为75%和91.67%,治疗后PAR降低,应激和微循环CRP、LPO水平降低,NO、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PAR降低、CRP、LPO水平降低,NO、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确切,能较好改善患者临床伴随症状,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耳内微循环,益于患者康复,安全性高,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聋低频下降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武天坤高明吴国学张卫东陈平
关键词:突发性聋氧化应激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对婴幼儿耳聋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对婴幼儿耳聋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不同程度耳聋的婴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本次研究就所有患儿临床诊断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300只耳)耳聋婴幼儿患者经过系统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确诊30只正常耳,正常耳比例为10%;其余270只耳中有148只耳为周围性通路异常,比例为54.8%,122只蜗后病变耳,比例为45.2%。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是婴幼儿耳聋临床诊断的关键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以推广应用。
张卫东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婴幼儿耳聋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探讨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方法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120例中耳炎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患者都是经过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随访半年到一年时间,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过0.5-24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总有效率提高了28.33%,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有效率高,而且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层讨论。
张卫东
关键词:耳内镜中耳炎鼓膜置管术疗效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5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再综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嗅觉减退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涕、鼻塞、头痛的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四方面VSA评分上,观察组症状平均分为(3.12±1.42),对照组症状平均分为(4.3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围手术期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卫东
关键词: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儿童慢性鼻-鼻窦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