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北奇

作品数:41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心肌
  • 13篇缺血
  • 8篇心肌缺血
  • 6篇食品
  • 6篇实验室
  • 5篇食品安全
  • 5篇梗塞
  • 4篇蛋白
  • 4篇血液
  • 4篇血液稀释
  • 4篇预防控制机构
  • 4篇热休克
  • 4篇热休克蛋白
  • 4篇脑缺血
  • 4篇控制机构
  • 4篇疾病预防
  • 4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疾控
  • 4篇疾控机构

机构

  • 20篇河北省医学科...
  • 14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卫生厅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北省医科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张北奇
  • 16篇于占久
  • 12篇马宁
  • 11篇黄卫华
  • 10篇李绍连
  • 10篇李力
  • 9篇刘继敏
  • 6篇周锡英
  • 5篇张硕立
  • 4篇师贵文
  • 4篇符云峰
  • 3篇朱方
  • 3篇李晓军
  • 3篇苗智慧
  • 3篇张世联
  • 2篇孙爱励
  • 2篇王燕凌
  • 2篇李素琴
  • 2篇孙纪新
  • 2篇王景贤

传媒

  • 8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河北医药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老年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年份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4篇198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索地平再灌注对猴缺血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的形态学定量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应用立体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自身对照模型定量观察和分析了新型钙离子拮抗剂尼索地平(Nisoldipine,NIS)实施冠脉内再灌注对猴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马宁于占久张北奇董力朱方
关键词:尼索地平心肌缺血线粒体形态学
依那普利阻抗高钠盐饮食引发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高钠盐饮食引发高血压可能的阻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体重(174±23)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钠盐组(HS)、高钠盐+L精氨酸组(HS+Arg)和高钠盐+依那普利组(HS+En),每组10只。各组均饲喂普通饲料,但NC组饮用去离子水;HS组饮用1.5%氯化钠溶液,HS+Arg组和HS+En组分别饮用L精氨酸(4g·kg-1·d-1)、依那普利(30mg/·kg-1·d-1)1.5%氯化钠溶液。实验第8周末大鼠用戊巴比妥钠(50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静总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开腹抽取腹腔静脉血及剖取肾脏。采用化学法测定NO3-/NO2-(NOx),用放免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1(ET1)。结果与NC组比较,HS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P<0.001)。体重、肾重、肾重/体重比率均明显增加,血浆和肾组织NOx和AngⅡ含量均明显降低;与HS组比较,HS+Arg组及HS+En组大鼠血压、体重、肾重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和肾组织NOx和AngⅡ含量皆明显升高,均与NC组相近。结论高钠盐损害内皮功能,引起NO生成减少及AngⅡ生成增加,导致血压升高,依那普利与L精氨酸一样具有对抗高钠盐引发高血压的作用。
张杰孙纪新张北奇符云峰
关键词:依那普利L-精氨酸一氧化氮高血压
血液稀释对大白鼠心肌缺血后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1989年
近年血液稀释法(血释)已广泛试用于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用于心肌缺血的研究虽然很少,但却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血释对犬缺血性泵衰的实验表明,经血释处理后其血液动力学和肺含水量等均有显著改善,而不影响心肌酶。
于占久王景贤张北奇孙爱励周锡英胡晓东
关键词:心肌缺血血液稀释心脏功能
食品化学污染物风险监测质量控制关键点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06-01实施以来,2010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系统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其中,食品化学污染物风险监测是国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风险监测计划和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点,以保证风险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及持续性。
李力李绍连刘继敏黄卫华张北奇师贵文
关键词:食品化学污染物
2011年北戴河暑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2013年
目的:对北戴河暑期主要食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方法:对北戴河区内的宾馆、集贸市场、饭店、超市、熟食店、路边小吃摊点等经营场所,经营的熟肉制品、乳制品、水发水产品及鲜水产品、生活饮用水、凉拌菜、蔬菜、水果七类食品,检测主要影响指标。结果:总合格率纯净水、蔬菜和水果均为100%;水发水产品及鲜水产品为87.50%(35/40);熟肉制品为80.00%(32/40);乳制品为85.0%(34/40);凉拌菜为理化检测为100%,微生物检测为55.0%(22/40)。结论:纯净水、蔬菜和水果全部合格,熟肉制品、乳制品和水发水产品及鲜水产品食品安全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有待加强管理和提高。
师贵文梁勇秦振顺李绍连张北奇刘继敏
关键词:暑期食品安全
牛初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老年糖尿病大鼠保护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4
1995年
牛初乳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牛初乳制品,现实了其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四氧嘧啶模型老年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牛初乳具有明显的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之功效。
马宁张北奇张硕立周锡英于占久朱方孙玉芝张爱荣
关键词:牛初乳糖尿病自由基抗衰老
不同应激刺激后大鼠心脏、肝脏热休克蛋白(HSP70)的产生规律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热处理、心肌缺血及缺血预适应后大鼠心脏、肝脏热休克蛋白 (HSP70 )的产生规律。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不同应激刺激条件下各组动物心、肝组织产生HSP70的含量。结果 心肌组织对热休克、缺血等外源性应激刺激呈高敏感性 ,且随刺激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的热休克蛋白含量也不同 ;而肝脏的反应则比较迟钝 ,对多数损伤反应的应答呈现一致性 ,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热休克蛋白作为研究指标时 ,应考虑到它的多源性和非特异性 ,慎下研究结论。
张北奇王燕凌洪丽华苗智慧
关键词:心肌缺血缺血预适应应激热休克蛋白
输入不同液体对犬缺血心肌的影响
1991年
以8只犬形成自身对照的心肌缺血模型:自左前降冠脉和左旋冠脉随机选出两个基本一致的分支并同时结扎30分钟,以同样灌注压力和速度分别输入辅酶Q_(10)及生理盐水,共2小时。每只犬心肌分成三个区域:1):给药区;2) 盐水对照区;3) 正常区。实验结束时分别从三个区域取材测定MDA含量、NAG酶活性,线粒体横截面积、密度及此表面、局部心肌收缩力、心肌缺血和坏死区面积。结果:给药区MAD含量、NAG酶活性、线粒体横截面积和心肌坏死量、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低于盐水对照区,(MDA含量:nmol/100mg·pro 278.37±51.07,203.08±36.67和633.06±93.47,P<0.01;NAG酶;U/g0.19±0.02,0.17±0.04和0.38±0.06,P<0.05;心肌坏死量:18±2%和30±1%)而局部心肌收缩力和线粒体密度等明显高于盐水对照区,提示辅酶Q_(10)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马宁于占久张北奇董林旺韩彩丽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辅酶Q
热应激和短暂心肌缺血对大鼠心肝组织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热应激及短暂心肌缺血对大鼠心、肝组织损伤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热休克组和短暂心肌缺血组,每组6只,应激后20h取心、肝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及HE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和HSP70的表达。结果(1)热应激及短暂心肌缺血后大鼠心、肝组织均有病理改变且HSP70表达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2)短暂心肌缺血后心肌中HSP70表达量显著高于热应激后的表达量(P<0.05),而肝脏在两种刺激后HSP70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心肌缺血对心脏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强于热应激,而对肝脏的影响两者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刺激引起心、肝组织中HSP70表达机制不同有关。
王燕凌苗智慧张北奇洪丽华王慧娟夏晓红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反应心肌缺血
河北省疾控机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现状及建议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河北省疾控系统食品检测能力现况,分析发现新形势下食品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订相应政策、改善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应用专用调查表对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食品检测人力资源、取得资质、检测能力及仪器配置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全省从事食品检测人员1 089人,全省平均职称比例高级99人(9.1%)、中级389人(35.7%)、初级498人(45.7%),103人(9.5%)无职称;学历比例硕士26人(2.4%)、本科230人(21.1%)、大专521人(47.8%)、中专及以下312人(28.7%);资质情况,省、市两级CDC实验室计量认证通过率为100.0%,县区级CDC通过率为64.7%;检测能力依据《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中食品检验能力要求,市级CDC平均达83.3%(69.1项);县区级平均达72.4%(30.4项);常用仪器设备省市两级基本普及,而县级拥有率仅10%~20%。结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食品检测能力不均衡,尤其市县两级应合理配置检验资源,尽快提高食品检测能力。
李力李绍连黄卫华张北奇刘继敏
关键词:食品检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