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保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压裂
  • 2篇压裂裂缝
  • 2篇水力压裂
  • 2篇干热岩
  • 2篇测斜
  • 2篇测斜仪
  • 1篇地层变形
  • 1篇地应力
  • 1篇电弧
  • 1篇电压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油气开采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气田
  • 1篇青海共和盆地
  • 1篇热储
  • 1篇温差效应
  • 1篇物理模拟

机构

  • 7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张保平
  • 6篇周健
  • 2篇曾义金
  • 2篇蒋廷学
  • 2篇陈作
  • 2篇徐胜强
  • 1篇段玉婷
  • 1篇薛承瑾
  • 1篇何川
  • 1篇周林波
  • 1篇胡天跃
  • 1篇李克智
  • 1篇贾长贵
  • 1篇张旭东
  • 1篇吴春方
  • 1篇闫鑫
  • 1篇赵晓
  • 1篇刘红磊
  • 1篇张旭
  • 1篇李洪春

传媒

  • 5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Applie...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压裂裂缝测斜仪监测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为了更好地认识青海共和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压裂裂缝的方位和长度,指导该盆地换热井井位部署,优化压裂设计,采用地面测斜仪监测了X1井3个压裂阶段的裂缝,获得了该井3个压裂阶段形成垂直裂缝的长度和方位,并将监测结果与目的层地质特征结合,分析了共和盆地目标地层天然裂隙对裂缝复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X1井目的层的天然裂隙在压裂过程中被部分激活,造成压裂裂缝的水平分量接近50%,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压裂裂缝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热储裂缝的换热体积。这为今后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井压裂优化设计和换热井井位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健曾义金陈作张保平徐胜强
关键词:干热岩地应力
干热岩热储体积改造技术研究与试验被引量:5
2020年
干热岩的岩性、力学特性和开发利用方式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差异较大,其储层改造不能直接采用页岩油气与致密砂岩油气压裂技术,需要研究适用于干热岩的改造技术。为此,利用井下花岗岩岩心和大尺寸露头岩样,采用高温测试和真三轴物理模拟系统,测试分析了高温岩石力学特性,模拟研究了裂缝起裂与扩展形态特征,分析了高温下花岗岩的脆塑性、岩石破坏特性以及天然裂缝对裂缝破裂压力、扩展路径和形态的影响特征,提出了“低排量热破裂+胶液扩缝+变排量循环注入”体积改造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了室内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花岗岩在高温下塑性强、脆性差、水平应力差大,岩石以张性和剪切混合破坏为主,天然裂缝和温差效应可显著降低破裂压力、提高裂缝复杂性与改造体积。研究结果对于干热岩热储高效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陈作张保平周健刘红磊周林波吴春方
关键词:干热岩温差效应
基于地面测斜仪的“井工厂”压裂裂缝监测技术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更好地认识大牛地气田"井工厂"压裂模式中裂缝的形态和方位,指导该区块其他井组合理部署井网及优化压裂设计,采用地面测斜仪对R井组的2口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进行了监测,获得了每条压裂裂缝的方位与长度,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索研究了水平井组同步压裂工艺对裂缝复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R井组2口水平井的同步压裂过程中,由于诱导应力场的影响,使得部分井段压裂裂缝的复杂性增加,从而增大了改造体积,改善了压裂效果。研究结果为今后的压裂设计优化和井网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健张保平李克智张旭东徐胜强
关键词:测斜仪大牛地气田
水力压裂引起地层变形和倾斜场数值模拟研究
水力压裂测斜仪可以通过地面和井下两种方法监测压裂过程中地层裂缝形态,从地面测量的数据可以反演出裂缝方向和倾角等信息,从井下测量的数据可反演出裂缝的长度、高度、中心深度等几何参数.本文通过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和分层模型,建立...
曾义金张保平周健
关键词:油气开采水力压裂地层变形数值模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rface and downholedeformation induced by hydraulic fracturing
2014年
Tiltmeter mapping technology infers hydraulic fracture geometry by measuringfracture-induced rock deformation, which recorded by highly sensitive tiltmeters placed atthe surface and in nearby observation wells. By referencing Okada's linear elastic theory andGreen's function method, we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surface and downhole deformationcaused by hydraulic fracturing using the homogeneous elastic half-space model and layeredelastic model.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t much difference in the surfacedeformation patterns between the two models, bu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downhole deformation patterns when hydraulic fracturing penetrates a stratum. In suchcases, it is not suitable to assume uniform elastic half-space when calculating the downholedeformation. This work ma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version results oftiltmeter monitoring data.
何怡原张保平段玉婷薛承瑾闫鑫何川胡天跃
关键词:SURFACETILTDOWNHOLETILTLAYERED
高能电弧脉冲压裂技术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掌握高能电弧脉冲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影响其压裂效果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高能电弧脉冲压裂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可知,高能电弧脉冲压裂所产生的冲击波压力与放电电压、脉冲能量和放电时间有关。室内试验显示,电弧压力脉冲能在混凝土试样中的模拟井筒的井壁上造成裂缝,裂缝呈径向分布,在近井筒区域无明显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能电弧脉冲压裂中,随着放电电压和单次能量的增高,产生的脉冲压力峰值会增大,造成的电弧脉冲裂缝的缝高和缝长也会增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高能电弧脉冲压裂提供了试验数据。
周健蒋廷学张保平赵晓李洪春
关键词:放电电压
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80
2013年
为了给彭水地区页岩气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进行了页岩储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一套页岩储层水力压裂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方法。利用声发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了页岩压裂裂缝的产生与扩展演化过程,观察了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并探讨了压裂液黏度、地应力差异系数、压裂液泵注排量等因素对水力裂缝形态及其扩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裂液黏度降低、地应力差异系数减小,水力裂缝沿着天然裂缝方向延伸,将原有天然裂缝沟通并形成网络裂缝。根据泵压曲线变化结果,提出在实际压裂施工过程中采用变排量的方式提高压裂改造体积,这可为页岩气压裂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张旭蒋廷学贾长贵张保平周健
关键词:页岩气水力压裂物理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