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景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基于Stair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被引量:3
- 2019年
- 萨提亚模式作为一种积极向上、自信统一、内外和谐的心理学模式,非常适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教育及训练指导,帮助大学生迈向身心统一、充满信心地创新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力量、勇气、喜悦,建立更和谐的团队关系,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周燕黎鸿雁贾柠宁李静张佳景马波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 农业高校“产学研创”协同育人成效实证研究——以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客观分析社会多方主体参与高校协同育人工作成效对高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使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在大学生培养、地方人员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就业创业带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学生科研成果转化参与度、协同育人契约机制、农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产学研创”协同育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张佳景刘全明赵雄伟
- 大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当前大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健全公寓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公寓安全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创新公寓安全管理教育方法和加强公寓安全要素建设4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 王佳惠赵金辉张佳景
- 关键词:学生公寓安全管理
- “九○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对策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对本校部分院系"九○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学生在政治信仰、人际交往、抗挫折能力和道德认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提出用新颖授课方式进行思想引导;构建良好有效沟通方式,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摆脱网络沉迷,加强自我管理;采用多元化教育方式,指导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对策。
- 张佳景杜磊王佳惠
- 关键词:思想道德网络管理人际关系
- 高校产赛学研培养体系下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在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找准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是提高培养体系育人成效的关键环节。对此,从创新知识水平、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术水平和创新素质水平5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各项影响因素,发现创新知识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术水平和创新素质水平对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而提出要抓住显著正相关因素,通过建设“微专业”、引入企业项目、融入思维方法教学、打造行走课堂等方式来推动培养体系建设,为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 孙磊张佳景周玉宏索雪松闫琳颉
-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
- 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9
- 2020年
- 高校大学生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持有高度认同是当前时期有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结合近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选取创新创业基本认知、创新创业教学培养认同、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参与3个领域展开调研。调研结果发现,学生对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认知情况较好,但也存在学科背景和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对创新创业必修课程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专创融合、思创融合课程认知度较低;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种类非常广泛,但参与比例仍有待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学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活动现实应用性是影响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度的重要因素,建议从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三创融合3方面强化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
- 张佳景高晓倩
- 关键词:高校学生
-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特色及中国方案思考被引量:11
- 2019年
- 文章旨在探究中国特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形态及方案,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助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发展,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版,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 周燕贾柠宁李静张佳景马波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 大学生农业数字素养五维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 2025年
-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大学生农业数字素养五维模型,涵盖数字农业知识素养、农业信息与学习素养、农业数字技术应用素养、数字沟通与协作素养、数字安全与问题解决素养等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并选取农业类高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基于此,高校要立足新农科建设和农业转型升级,培养大学生的农业数字素养,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 张佳景史剑锋张斯琪
- 关键词:现代农业大学生
- 论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引量:4
- 2012年
- 信息网络化的到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同时网络也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应分析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培养一支新型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杜磊张佳景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代网络
- 农业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涉农高校大学生农业数字素养与培育
- 2025年
- 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核心动力,提升数字素养是破解农业现代化人才瓶颈的关键路径。基于涉农企业、涉农高校的一手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系统解析农业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大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和培育供给现状。结果表明:数字农业产业背景下,涉农企业对数字农业信息处理素养、农业数字社区与实践创新素养等7项能力表现出明确需求,对复合型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大幅增加;实践导向的高校培养环节对农业数字素养提升影响显著,校企协同培养、真实场景训练能有效达成数字素养供需协同;部分数字素养呈现出企业高度看重,但高校培养场景设置不足的现实情况,急需建立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强化数字技术应用与农业新业态融合。为此,建议涉农高校从3个维度全面开展数字素养培育,以系统化解企业高校供需错位难题:构建“思维+”递进式教育体系,重塑数字农业知识逻辑;构建“数字+”融合式训练体系,激活统筹与迁移能力;构建“企业+”浸润式实践体系,拓展职业应用素养。
- 张佳景
- 关键词:大学生